凱諾設計室 Canopy Design Studio,基於研究、實際項目而設立,每期6-12人、5-10周,在設計室講師的帶領下,從無到有生成完整方案,基於線上教學,打破地域限制,回歸設計專業基於studio教學的本質,主題涵蓋建築、景觀、城市、藝術、人機交互、用戶體驗設計等領域。

這是凱諾第78個設計室

2019UIA霍普杯競賽設計室

導師簡介

Jason Fu

院校經歷

2019.09-2023.08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rchitecture PhD

2017.08-2019.08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aster of Urban Design, 助研

已獲榮譽

2019.02

Silver Medal in Fourth Bauhaus Award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2017.01

Gold Medal in Second Bauhaus Award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2017.01

Honorable mention in Second Bauhaus Award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2017

The Design Work 「Memorial Cemetery」 Exhibited in Venice for the First Association Exhibition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taly

2017

Member of Bauhaus International Design Association

2017

Member of Bauhaus Academy of Art and Culture in Beijing

2016.12

Third Prize in 2016 First 「Art & Tech」 National Stud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petition

2016.09

Honorable Mention in the UIA-HYP CUP 2016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eti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適用專業

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

關鍵詞

消極空間/積極空間;室內/室外;廣普城市/場所精神;單維度/系統性; 社會性/生態性; 敘事性/研究式設計邏輯

課程詳情

競賽官方解題

建築師能以積極的方式改變環境並影響人們的未來,他們可以創造「樂活空間」來為人們帶來幸福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來實現這個目標會更加容易。當建築與其周邊環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建築的內外邊界變得模糊的時候,場地的所有積極因素都可以幫助建立建築內部的美妙氛圍。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反其道而行之,通過建築設計來為周邊帶來積極影響。

在大城市,缺乏辨識度的地方有很多,它們往往與文化、歷史和傳統都割裂開來。我們將這些孤立的、未融合的地區稱為「城市邊緣地帶」或者「城市衰退區」,比如那些社會矛盾尖銳或是貧困的社區。由於失敗的規劃或缺乏規劃,這些地區通常是破碎的,急需重建。因此,建築師的任務就是要去了解這些地區的特徵,並為其創造獨有的「場所精神」,通過挖掘消極區域內鼓舞人心並且吸引人的特質,完成消極空間向積極空間的轉變,在一個「不快樂的環境」中設計和建造一個「快樂的建築」,這樣的創造被定義為「樂活空間」。要達到這個目的,建築應該與城市環境和周邊景觀和諧共生,與人和歷史緊密聯繫。建築不能脫離現狀環境和重大歷史事件。一座與周邊環境相融合的建築會形成一個有機體系,而其中對人的考慮無疑是不容忽視的,因為人性是所有體系的核心。除此之外,人類活動也應該作為這個體系的關鍵部分來考慮。因此,建築師不僅要設計能夠融合周邊環境的建築形式,還要提出與空間相對應的活動和功能。對於建築師來說,能夠從各個維度上對建成環境有全面的願景是非常重要的。所有這些考慮須以一種真正生態性的方法來落地實施。在建立一個人工生態系統時,具有可持續性的建築幹預是最為理想的,這種幹預帶來的好處還可以同時為周邊社羣帶來積極影響。一個在各方面都負責任的建築幹預絕不能僅僅考慮建築內部的舒適性和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更要考慮到一個區域的整體改善。

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更大的背景下去思考建築。從可持續性、社會性和歷史的角度,把他們的建築作品看作過去事物的總結以及改善未來的積極力量,把居住環境看作與城市其他區域、景觀、氣候、物理和社會背景相融合的人工生態系統。建築師可以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環境,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

導師解題: 建築的「非建築性」

http://www.tomngo.net/

「樂活空間」, 通常指涉地是一種能夠引發人們積極行為和情緒的建築空間或者城市空間。空間在此背景中作為媒介或者工具,引導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很大部分當代現存的(消極)空間通過參與社會、經濟與文化等各個層面的演變,導致多數城市空間和建築空間由於受到資本、科技和政治等的侵擾,在逐漸喪失其自治性並且走向了使用者的對立面,成為了現實問題的培養皿。如何從消極的環境中,提煉出一個獨特的並且具有可操作潛力的修正主義邏輯鏈條,是空間的消極性到積極性轉變的社會性價值所在,而並不僅僅是在建築本體層面提供一個答案。

在全球化語義下的多數城市,正如庫哈斯在瘋狂的紐約中以曼哈頓為例所描述的那般: 其(曼哈頓)是錯亂與癲狂的,以一種非理性的野蠻生長的方式走向了空間的虛無,而此過程卻又充滿了生命的質感;它在無意識的奔跑洪流中,衍生出了不能被任何設計語言所歸納的狀態。來源於這種消極系統中的一般性消極空間,卻擁有其存在的正當性,所有符合當前消極空間系統約束下的行為和意義在不停地被生產和創造出來。在這其中,場所精神,作為建築學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其定義出現了異化,甚至被忽略,從而導致了場所精神在現代主義環境中的消亡。正如羅西在城市建築學中所說:場所或者場所精神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即特定位置與其中的建築物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超越空間實體的具有特異性的抽象存在。然而,當設計師試圖通過重建場所精神的能量場域時,經常陷入一種自導自演地啞劇之中:他們以建築空間為切入點,刻意忽略了其他更亟需重視地非建築學問題,卻試圖以一種簡單的空間烏託邦意識重塑整個或者局部空間區域,最終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諸多設計行為,例如對場所精神的重建失去了現實意義。

當我們深究消極空間的運作體系,會意識到在多數情況下,現實中的(空間)問題解決是需要社會學、政治經濟學或者心理學中的某一理論的切入,引進新的系統性認知空間體系,使得主導當前的空間規則和邏輯得以升級,從而間接地完成從消極空間到積極空間的設計。 例如,當前中國農村作為一個邊緣空間意向的凋零,不是建築學意義上的衰敗或者類型單一,而是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所導致的人口空心化的必然結果。因此,如果想為農村設計住宅、公共空間或者商業空間,首先需要做的是調研當地現有產業或者空間結構,基於此,提出合理的建築或者城市空間策略,以期弱化單維度建築化的視角對現實問題的誤判。因此,通過回應建築在現實語境中的角色突破與意義還原的歷史需求,並尊重建築的非建築屬性,避免單純的現代主義的唯功能化傾向,才能再現建築的完整性和自主性。

競賽要求

https://pr2016.aaschool.ac.uk/submission/uploaded_files/DIP-02/qin.zhao-A0%20Final%20drawing%20.jpg
  • 參賽者需選擇一個衰退的城市或者景觀區域,傾向於城市邊緣地帶(世界任意地區)。所選場地需包含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設計方案應作為一個整體考量。【註:衰退區域可以是城市中結構鬆散的區域,城市規劃未涉及或沒有產生積極影響的邊角地區,未整合進城市/景觀中的區域,或自發建造的街區。它們可以是相對封閉孤立的區域,也可以是困難的社區,或是社會矛盾尖銳的、貧困的、破碎的需要重建的地區等等。簡而言之,它們是對大眾或投資者都缺乏吸引力的地方。】
  • 所選地址必須是真實存在的,參賽者應展示他們的設計將如何幹預並提升所選建築及周邊環境的質量、價值、社會生活、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並將其轉化為有吸引力的空間。
  • 建築的周邊環境可以選擇不同尺度,但需保證建築物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參賽者應選定一個區域並與建築物(建築羣)形成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
  • 參賽者可以對場地內的功能或活動類型進行提議,但它們應該是混合的(至少包含2種不同的功能),且這些用途和功能應涵蓋建築物本身以及周邊環境。
  • 建築物規模可為4000㎡左右,但不侷限於此。只要合理,任何尺度都是可行的。
  • 設計方案應致力於改善當地的環境,為當地的居民帶來益處。

最終作品

https://koozarchdotcom1.files.wordpress.com/2018/02/1-2.jpg

該設計室的主要教學目的是通過對建築及其相關學科理論的引入,輔以優秀案例的分析,學員可以從背景分析、概念引入、細節深化以及敘事性圖面表達等多個層面習得研究式設計思維,從而為接下來的作品集製作和將來的境外碩士學習,提供一個完整而又深刻的案例演習。

參加對象

  • 本設計課程偏向建築設計課程,報名同學需有一定的建築學或相關專業背景;歡迎態度認真,樂於挑戰和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的同學
  • 參加級別建議:大四或大五或在讀碩士研究生
  • 不歡迎中途以任何理由退出的同學
  • 熟練掌握Rhino或SketchUp,Adobe Photoshop及 Illustrator

報名條件

  • 提交報名資料通知入選後購買
  • 已經報名凱諾的學生,可用53凱諾幣兌換
  • 單獨購買8904元
  • 確認入選後無法退課

時間安排

報名截止:06月21日 23:55

開課時間:06月23日 20:00

暫定6月23日 – 8月14,共6到8周。每週1-2節課(具體時間和頻率開始後決定),上課時間暫定為北京時間週三和週日,晚上8點。如果有需要,歡迎設計室進行中途聯繫老師單獨進行1對1上課。

進度安排:

Week1

題目講解 & 優秀案例分析 & 研究式設計思維 & 場地選擇與介紹

Week2

前期概念分析 & 背景敘事性分析+critique

Week3

前中期概念深化 & 背景敘事性分析+critique

Week4

中後期概念深化 & 分析圖 + critique

Week5

分析圖 & 效果圖 & 技術性圖紙+critique

Week6

排版表達& 細節修改 +critique

Week7 and 8

圖紙深化& 細節修改+期末評圖

報名方式

點擊官網鏈接:

凱諾空中設計課 - Canopy Air Studio?

www.canopyu.com

獎勵介紹

  • 將選出2位入圍獎和1位最佳設計獎
  • 最佳設計獎將獲得4凱諾幣
  • 獲獎者將受凱諾公眾號採訪,作品有可能錄入凱諾年刊

更多設計乾貨,請關注凱諾君的公眾號:凱諾空中設計課(ID: CanopyU)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