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最好的解藥?”——有時候未必是這樣的。

注意到我的題頭圖片了嗎?關於服藥,這幾個關鍵詞可能是大家關注最多的,除此之外,或許並沒有多少人關心一件事:藥物與食物或者食物成分之間,會不會發生什麼神奇的反應?對於人體和藥效會不會有什麼好或壞的影響呢?

比如:喫藥的時候能用茶水送服嗎?喫藥的時候能喫水果嗎?喫藥的時候可以喝酒嗎?……

之前的推文裏,認真臉評斷過“食物相剋理論”——傳統民間禁忌中神奇言論最爲猖獗的領域——明明是個僞概念,卻在生活中被口口相傳爲”真理“(其實在各種動物、人體實驗中均沒有觀察到什麼異常反應。當然,去年的315已經被打假了)。

但是,食物成分與藥物成分之間,卻是真真切切可以碰撞出”火花“的。那麼,這樣的火花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是驚喜還是驚嚇呢?

我猜你並不怎麼知道。

今天,再次請來我的好朋友,美麗溫柔善良博學的藥師曉琳,讓專業人士給我們普及一下藥食之間的愛恨情仇,如果你覺得有用,別忘了轉發給親朋好友,讓你愛的人也知曉如何躲開一些不必要的傷害、或者幹擾。

本文內容授權自公號【藥醬】

公號ID:medi-baby

感謝原作者曉琳的支持

有高達93%的藥品可受到食物不同程度的影響。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失眠的人一般會在睡前服用安定類藥物,於是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晚飯時喝了酒,第二天起牀之後可出現暫時性健忘症。嗯嗯,這就是酒精和安定類藥物發生了作用。

藥物和食物在人體內走的是同“一條路”,因此,在服藥期間,搭配合理的食物,可促進藥物的吸收,增強其療效,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反之,如果食物搭配不當,則會降低療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和大家多麼的息息相關,快拿個小本本,知道了這些知識,你就會是朋友圈裏最靚的仔,看好你哦。)

食物與藥物的紛紛擾擾

藥物的作用效果會因食物攝入發生兩個方面的變化。

其一,有時,某些攝入飲料或特定食物使藥物的功效(主效應)減弱,可能會導致疾病惡化。比如,房顫,很多情況下要抗凝,很多人使用的抗凝藥物是華法林,而華法林要安全地發揮其效用,需要一個指標叫做INR在一個區間內:太高容易出血,太低又起不到抗凝的作用。有些食物如果進食不當,就會影響INR的水平,導致其較大幅度地波動,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芫荽葉(懵不懵?芫荽葉是個什麼植物呢?木有關係,貼心如我,給你PO了暖圖)_配圖見,對華法林有直接的拮抗作用而影響其抗凝效果。

其二,有時,藥物的主要作用沒有變化,但食物可能對藥物的副作用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意外的副作用或者增強副作用本身。舉個例子,喝車不開酒,開酒不喝車,這是大家的共識,喫抗生素的時候也不能喝酒,這個現在相信大家也都有很強的意識了(至少藥醬的粉絲我有信心)。

用藥後若飲酒,會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使乙醇在體內氧化爲乙醛後不能再繼續被分解氧化,從而導致乙醛在體內大量蓄積……可產生“乙醛蓄積綜合徵”,表現爲噁心、嘔吐、劇烈頭痛、顏面赤紅(這裏友情插一句啊,下次勸酒不要再說喝酒臉紅的人能喝,人家是已經中毒了好嗎?),呼吸困難,低血壓等。

此處傳送門,這裏有

一封酒與藥的情書

,詳細描述了他們的愛恨情仇。

在服用安定、利眠寧等鎮靜安眠藥時,不宜同時飲酒,以免增加中樞抑制作用,發生過度抑制甚至猝死。

食物到底對藥物幹了什麼?

(怒摔!快來圍觀!“負心漢”的大型翻車現場)

進食本身就會影響部分口服用藥的吸收。食物或營養素(內什麼,服藥期間千萬別亂加保健品好麼~)可直接與藥物結合、吸附、或通過影響胃腸道內pH、胃排空等,影響藥物的吸收。

藥物的本質是化學物質,用藥時有必要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吸收部位恰當選擇食物。務必仔細閱讀用藥說明書【相互作用】一欄,合理安排進食時間和進食量,以期達到最佳藥物吸收。

如果你喫的是高脂肪食物:啥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你在家做了三斤五花三層的紅燒肉,隔壁小孩都饞哭了你也沒分他一塊,而是自己全喫了,這就是你進食高脂肪食物的過程),且如果今天你喫了灰黃黴素和其它脂溶性抗生素,你喫進肚子裏的大量脂肪可促進這類脂溶性抗生素的吸收,也可降低某些其他藥物的吸收(如鐵劑)。

如果你喫的是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飲食會讓左旋多巴的吸收減少。高蛋白飲食可與藥物競爭蛋白結合位點而導致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藥物吸收減少。

如果你喫的是高糖食物:我懂得,高糖食物使人快樂,又有誰能抵擋住它們的誘惑呢,呵,來一塊巧克力,來一杯熱可可,來一塊棗糕,來一個泡芙……糖皮質激素能增加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故應用糖皮質激素時,應限制糖的攝入量,以低糖飲食爲好。

以爲經歷了吸收環節,藥物順利進入血液的大江大河了麼?哼哼,接下來,食物對藥物代謝的影響,主要通過影響肝藥酶(記住這三個字)的活性而起作用。

有些朋友覺得有些藥太苦了,氣味太大了,所以會非常”機智“的選擇用果汁服藥,然而、可是、不過,國內外的研究發現,葡萄汁、葡萄柚汁、橙汁、果汁等飲料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柑橘苷類化合物,這種成分抑制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從而抑制藥物在肝臟的代謝,影響治療效果。

何爲代謝?藥物、食物——人體攝入的幾乎所有化合物都需要通過肝臟的“驗視”。肝細胞也會對所有來自體外的化合物進行化學結構轉化,貼上“合格”標籤、進行拆分和重新包裝:這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爲己所用的過程稱爲代謝。

負責轉化的藥物的工作人員簡稱肝藥酶。如果因爲處理大量食物成分,超負荷勞作用力過猛,那麼你的藥來了的時候,它的處理效率還能高麼?

其實啊,咱們這個工作人員的能力是分級別的,有高級(專業術語叫快代謝型)、中級(正常代謝型),甚至還有低級(慢代謝型),這就意味着不同的工作人員加工出來的藥物的作戰能力是有差別的,有特種兵、有普通兵,還有豬隊友……所以,有一些藥物(如氯吡格雷)還要進行基因檢測,判斷你家的“工作人員”的能力……又說多了,sorry啊。

再扯回來,咱們可以利用果汁這波神奇的操作爲喫藥做一點好事,如,臨牀常用葡萄汁送服環孢黴素以增加該藥生物利用度。但是除非是大夫囑咐你用果汁服藥,否則不要輕易嘗試啊。

下面要掏出本子了啊!

【葡萄柚汁抗高血壓藥,高脂血症治療藥】

葡萄柚成分抑制肝臟中的藥物代謝並提高藥物的血液濃度。 結果,藥物太有效鳥(居然有一天會爲藥物太有效了而發愁),血壓可能降低,可能引起頭痛和頭暈。

【可樂 解熱鎮痛藥】

如果阿司匹林在胃中被碳酸氣體酸化,吸收會更差,效果可能會減半。 一些退熱藥和止痛藥複方製劑中,以阿司匹林爲主要成分的藥不應與可樂一起服用(我再多句嘴,都已經要喫藥去退熱和止痛了,還要喝可樂嗎?能不能安安靜靜的抱着你的茶壺做一個合格的禿頭養生女孩?)

【牛奶抗生素,骨質疏鬆症藥物,便祕藥物等】

爲了保護胃,有些人有意識地用牛奶喝藥。 對於此項神仙般的操作,我竟無言以對,然而,當飲用抗生素或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會與牛奶,鈣和鎂結合藥物,這會降低療效。此外,便祕藥也容易產生胃部不適等副作用,因此藥效會減弱。所以呀,抱緊你的水壺好嗎?答應我,因爲你會發現,不僅對於喫藥它是萬能的飲品,而且沒有什麼是一杯水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杯!

【奶酪,鱷梨,紅酒,啤酒抗抑鬱藥】

這些個食物我居然只喝的起啤酒麼?

這些食物含有許多被稱爲“酪胺”的物質。抗抑鬱藥,抗焦慮藥,阻礙酪胺(面部潮紅,頭痛等,血壓急劇升高)的分解。

上面這只是幾個例子。您正在服用藥物,與食物和飲料相結合可能會使效果減半,或者它可能過於有效並導致危險。我們建議您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一次,一些說明書上有提示說明。如果您對如何服藥有疑問,請諮詢醫生或藥劑師。

噹噹噹當__

乾貨來啦!重點來啦!總結來啦!快來看啊!

所以呢,凡碰到需要喫藥的情況,最好還是多問一句醫生:”服藥期間有啥忌口、有啥要注意“,不同專科看病開藥時,也得主動提醒醫生,下面教給大家一個言簡意賅和醫生溝通的句式,超實用哦:「現在我因爲XX疾病在喫XX藥物,和現在開的藥不會衝突吧」,這樣更便於醫生開出合適的、相互作用小的藥物。

好啦,今天就到這裏!發現沒,民以食爲天啊,和喫掛鉤的都沒有小事啊,所以:

喫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喫餓得慌,而且喫好喫的還會提升幸福感哦)

喫藥(喫藥當然重要了,解決病痛嘛)

喫飯+喫藥(那就是今天的科普內容啦,全方位的講了一下關於食物和藥物的紛紛擾擾,我覺得可能用曖昧比較合適呢,哈哈,無非就是食物負了藥物(藥效降低,影響吸收),以及食物和藥物你儂我儂(提高藥效,促進吸收)……

好了,關於食物與藥物的愛恨糾纏就說到這裏了,在下告辭!

撰文 曉琳,李文麗

編輯榛子

每個人都會生病,每個人都會喫藥。

About 藥醬

一位兒科藥師媽媽

曾飄過日本,現就職於北京兒童醫院

懷揣着人人都能降低藥害事件風險的夢想

在這個小小公衆號上應援你的用藥困惑

遂謙碎碎念

世界很大,未知很多,我們要多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喜歡記得傳播

感謝作者原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