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低速電動車的‘春天’不知道在哪裏。”

  看着濟南許久未見的藍天,雷丁汽車經銷商陳經理的話中透露着一絲迷惘。自從去年工信部、發改委等六部委印發的《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出臺,低速電動車行業迎來了“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的“大浪淘沙”,有些業內人士悲觀地認爲其很難再成“大氣候”。《電動大咖》在上一篇文章探訪山東汽車市場(上)| 正在“消失”的低速電動車,爲讀者展現了濟南的低速電動車現狀。

  不過,這個行業面臨的處境比他最初預想的還要艱難。

  焦慮的經銷商們

  李偉(化名)已經連續三週沒賣出去一輛車了,以前生意即使再清淡,每個月也能賣個4、5輛,現在基本上是“顆粒無收”。

  “人不上來,我也沒有辦法。”李偉告訴《電動大咖》,四年前他開始進入低速電動車行業,成爲雷丁汽車旗下的比德文電動車經銷商,而自己的門店位於濟南最大的低速電動車批發市場——黃臺電動車批發市場,根本不愁銷量。前兩年市場火爆的時候,李偉每個月可以賣出20多輛,即便是三樓,消費者也願意上來詢價。

  據李偉介紹,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年初,低速電動車政策起伏明顯,山東不少地方都先後發佈了開展清理違規低速電動車行動的通知,許多想買車的市民也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現在政策一有‘動靜’,消費者就能在網上獲得信息,畢竟低速電動車還遊離在灰色地帶,地方說它違法,它就無法上路,大家想買也不敢買,也就沒什麼人來了。” 在和筆者聊天的過程中,李偉不停地搓着手,眉間的皺紋就沒舒展開過,新國標久久未出臺,他也不敢輕易進貨,門店裏零星停着幾輛電動三輪車,顯得空空蕩蕩。

  與李偉同樣感到焦慮的還有文章開頭提到的陳經理,作爲雷丁汽車的經銷商,他形容自己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客流量,我也急啊,可是也沒辦法。”

  除了焦慮,經銷商們還能做什麼?

  被迫“轉型”

  “我從2016年就不怎麼賣低速四輪車了,感覺市場大環境會變。”

  在低速電動車市場摸爬滾打近十年,王林(化名)的嗅覺比一般經銷商要靈敏得多。據他介紹,2016年工信部沒有將四輪低速電動車列入“乘用車”範疇,而是依舊歸類爲低速電動車,他便覺得“好日子”快到頭了。

  作爲金彭電動車的經銷商,王林一開始主要銷售四輪低速車,但在2016年之後,他陸續減少店裏四輪車的庫存量,轉而以三輪電動車和兩輪電瓶車爲主。

  在筆者稱讚王林轉型夠快時,他連連搖頭表示無奈:“我也是被迫‘轉型’,三年前國家就說要制定低速電動車產品技術標準,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切的消息,我們等不了啊。”

  在王林的門店裏,筆者確實沒有看見低速四輪車,不過與之前幾家低速電動車門店的冷清不同,王林的店裏一直都有客戶上門,但還是以詢問兩輪電瓶車的居多。“這是正常現象,隨着夏季到來,普遍不裝空調的低速電動車會進入銷量低谷,8月之後,這個市場會稍微有好轉。”王林解釋道。

  與王林一樣被迫“轉型”的經銷商並不少,之前焦慮的陳經理也是其中之一。雖然自己是雷丁汽車的經銷商,但現在對面的愛瑪電動車門店卻成爲陳經理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四輪低速電動車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陳經理於一年前接手了對面的愛瑪電動車,畢竟兩輪電瓶車要好賣得多。

  不過,這些“轉型”的經銷商們並沒有因此開心起來,反而更多了一些迷惘。消費者是否就此告別低速電動車,選擇“消費升級”?相關從業者是該“與時俱進”還是“偃旗息鼓”?在筆者看來,留給經銷商們思考未來抉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下一站在哪?

  陳經理告訴《電動大咖》,經銷商們的迷惘,大多來源於政策的不確定。

  2016年,工信部報送了《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立項申請,但具體的標準一直未出臺,低速電動車市場長期以來的無序狀態也並未有好轉。不過,今年低速電動車市場即將迎來史上最殘酷的“大清洗”。

  《電動大咖》瞭解到,山東明確要求在一年內完成對低速電動車整頓清理工作。2018年,山東遵照六部委對低速電動車的整頓思路實施外,將整頓清理時間進一步明確,即2019年底就會完成山東全省的低速電動車企整頓清理工作,並預留了三年過渡期,鼓勵通過置換、回購、報廢等方式加速淘汰在用低速電動車。

  對於經銷商而言,留給他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是在寒冬中繼續堅持,等待“春天”的到來?還是轉戰其他行業?

  對此,陳經理也沒有給出答案。他看着濟南的藍天,喃喃自語道:“雖然濟南的春天已經來了,但我卻做好了過冬的準備。”

  低速電動車企是不是也做好過冬的準備?《電動大咖》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爲大家揭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