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薛的文章中提到了用恐懼指數來判斷市場情況。看完後,我自己也用恐懼指數比對了近期市場走勢。短期來看預測還真的蠻準的。正如老薛所講:當指數小於10之時,當時的價格是短週期內相對很低的點,當指數大於60之時,意味著未來將有一次暴跌。

在驚嘆恐懼指數的神奇之餘,我也產生了疑問。究竟是什麼原理呢,讓這個指數能預測市場呢?在簡單蒐集的資料後,我大概瞭解了恐懼指數的基本情況。

數據來源

首先我們先看他是從哪來的。一開始,我以為來源可能是一個金融機構、或者某研究所之類的。不過在我找到了數據來源後發現。似乎和我想的不太一樣。

恐懼指數是有一個叫 alternative.mealternative.me)的網站提供的。這是個什麼網站呢?我在知乎上,找到了別人對他的介紹。

Alternative Me是個蒐集免費軟體的網站。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我們平時用一些軟體,比如PS、Office、AE之類的大都用的是盜版。但在公司工作,這些軟體如果公司沒買你用了盜版,就會出問題。比如經常會在新聞裏看到一些公司用盜版喫上官司賠錢的案子。Alternative Me 就是一個專門收集同類替代免費軟體的網站。

看到這的時候,我也是一臉懵逼。一個和區塊鏈、數字貨幣完全不沾邊的網站。為什麼會提供了恐懼指數呢? 在繼續查詢了這個網站開發團隊後,我似乎想到了答案。。。

原來這個網站只有兩個開發人員。從簡介也不難看出,這兩個人應該都是極客。如果是極客,那就和數字貨幣關係比較大了。畢竟區塊鏈技術,也就是這羣程序員搗鼓出來的。 不過從這裡,我們也知道了。恐懼指數並非來自金融機構,更大的可能是兩位牛逼的程序員做出來的。而且他們還免費提供了API。

指數構成

知道了它是從哪來的,接下來一起看看他究竟是什麼。從瀏覽器的自動翻譯中,我們能看到他的成分並不複雜,一共由6個數據源構成。

其中影響指數60%權重的來自於市場表現:波動率(25%)、市場動量/成交量(25%)、比特幣優勢(10%)。

剩下的40%權重來自互聯網搜索熱度,或者問卷調查。

在這40%當中,對reddit、twitter的關鍵詞分析佔15%,Google趨勢(類似我們的百度指數)佔比10%

還有15%比較有意思,來自一個問卷調查。在網站頁面上就有投票入口。我也順便去投了一票。

這40%的權重,多多少少讓我覺的有些不是那麼權威。因為搜索關鍵詞指數,與問卷調查似乎都是比較容易操控的事。

總結

從恐懼指數的來源與構成,可以大概推測出來。他是由兩個技術極客開發出來的。他的構成實際比較簡單,而且其中40%的信息來源,可能並不是特別權威。如果有人惡意刷關鍵詞,批量註冊賬號填問卷。都會對最終的指數造成影響。所以完全的根據恐懼指數來判斷市場,可能邏輯並不是特別嚴密。

不過市場本身就是不可預測的,也不可能會有什麼指數準確無誤。將恐懼指數,只作為投資參考的一個角度是沒什麼問題的。


參考資料:

恐懼指數來源Alternative Me|alternative.me/

恐懼指數構成|alternative.me/crypto/f

知乎Alternative Me網站介紹|zhihu.com/question/2644

「力場 lichang.io」公鏈挖礦第一社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