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意義?

我們和其他任何一種動物都是地球上的存在的生物。只是因為我們有工具 所以我們成為了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但為什麼我們可以肆意虐殺其他生物? 可以把穿山甲吃成絕種?可以把那麼多植物砍成滅絕??誰給人類這樣的權利???


「我們和其他任何一種動物都是地球上的存在的生物。」——沒毛病

「只是因為我們有工具 所以我們成為了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姑且正確

「但為什麼我們可以肆意虐殺其他生物? 可以把穿山甲吃成絕種?可以把那麼多植物砍成滅絕??」——因為人強大,有能力虐殺,有能力吃,有能力大範圍砍伐植被。

「誰給人類這樣的權利???」——力量就是權力。

綜上,人為什麼能為所欲為?客觀答案是,因為人的實力允許他為所欲為。

如果你想問人該不該: 非持續性消耗資源/虐待動物,我的答案是: 不應該。


那麼如果人類只是一種低智商但戰鬥力極強的猛獸的話,是否就有虐殺其他動物的權力?


人類對動物的虐殺的動機複雜多樣,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便是經濟貿易。人們捕殺動物,獲取其身體器官,然後將其製成名貴的工藝品並進行非法交易流通,這個過程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利潤。


盔犀鳥是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目標,東南亞森林棲息地的減少,威脅著這種不同尋常的鳥類的生存。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我來到這片潮濕悶熱的森林中尋找一種鳥,我開始懷疑這麼做是否值得。

圖片

圖片

位於泰國南部的布迪蘇蓋帕迪國家公園地形極其陡峭,伸手就能碰到前方的道路。在雨水漫蓋的地上行進,每走一步都有可能滑倒。昆蟲在鼻子和耳邊聒噪,倘若多駐足一會兒,四下打量,就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山蛭蠕動著肉乎乎的小身體,懷著對血的渴望,向你逼近。


我和同伴一起搜尋的鳥是古老的盔犀鳥,它們相貌奇特,如今已經越來越稀有。我們一行的領隊是泰國科學家皮萊·潘士威,她被人稱作「盔犀鳥之母」,從 1978 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研究並保護這種鳥。同行的還有攝影師蒂姆·拉曼、一位攝像師、皮萊團隊的幾名成員,以及山下村子裡的幾名村民,他們幫我們搬運物資、搭建帳篷。我們知道這趟旅程將充滿艱險——這些鳥很害羞,但其數量正在急劇減少,因此尋找它們也成了某種冒險。


我們終於抵達了事先確定的目標樹,藏在一個距離這棵樹大約 40 米開外的掩體里,掩體用迷彩布和樹枝搭建而成。這是一棵龍腦香樹,屬於熱帶闊葉木,目測有 55 米高,比這片森林中的大部分樹都要高。在它的側面,從下往上一半多一點的地方凸出來一個樹瘤形成的洞,洞里有一隻雌犀鳥,幾個月前它把自己封閉在裡面產卵。從我們所在的地方看不到洞的裡面,但我們知道,鳥爸爸會飛回來送食物,我們只需等待。


我們等了好幾個小時,偶爾竊竊私語一陣,但大部分時間腦子裡想的都是巨大的林蟻(身長可達 2.5 厘米,長著嚇人的上顎,但別人告訴我它們不會傷人)、鍥而不捨的水蛭,還有被我們做成長凳的破膠合板。一隻蜘蛛吊在蛛絲上,落在了我面前。我和它對視了一會兒,它朝我的臉跳過來——我勉強躲過。太陽還在繼續升起,但潮濕已經把我緊緊包圍。


我不是觀鳥者,但這次肯定是最專業的觀鳥活動了。


頭頂上吹過一陣風,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嗖—嗖—嗖!犀鳥翅膀的羽毛間有縫隙,飛行時比周圍其他飛行物的響動都要大。

呼。呼。呼—呼—呼,哈哈哈哈!傳來盔犀鳥狂躁的笑聲,它與我們之間只隔著幾棵樹。我們屏住呼吸。突然,它出現了:一隻活的恐龍,身長超過 1 米(不算中間幾根半米長的尾羽),它落在了那個樹瘤上,亮晶晶的眼睛觀察著四周,一隻大竹節蟲從喙中垂下來。


我周圍的一切都噤聲了。難耐的暑熱已經退去,我的腳踝也不再抽痛(幾天前我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家裡扭傷了 )。小蟲子不見了,蟬也不再鳴叫。

樹冠消失

盔犀鳥只在低地森林裡的古木中築巢,由於林木砍伐及清理林地種植油棕,它們的棲息地正在迅速縮小。



圖片

圖片

我們凝視著它巨大的頭部,紅色的「頭盔」(或稱「頭胄」)頂在黃色的喙上,顯得沉重無比。我們觀察著它皺皺巴巴無毛的紅色脖頸、黑白條紋的長長尾羽,還有龐大的身體。眼前的景象如此超凡,就像第一次看到大峽谷一般。無意中之所見帶給心靈的那種震撼突然而至。


這隻犀鳥朝著築巢的樹洞俯下身去,從洞口把竹節蟲餵給雛鳥。任務完成了,它 「呼呼」地拍著翅膀再次離去——毫無疑問,它是去為家人尋覓更多的食物。


盔犀鳥是非洲和亞洲的 57 種犀鳥之一,僅生活在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南部的低地森林裡。盔犀鳥與其他種類的犀鳥有所不同,因為它們的頭胄幾乎完全是實心的,長著一層厚厚的角蛋白,這種物質與指甲、頭髮和犀牛角相同。人們對盔犀鳥的行為知之甚少,但我們知道,它們在飛翔時會用頭胄格鬥,或許是為了爭奪築巢地或果樹。


盔犀鳥是雜食動物,不過最愛吃絞殺榕的果實。絞殺榕的種子落在寄主樹的樹冠上,樹根向下生長,慢慢地把寄主樹包裹起來,把它殺死。絞殺榕結果時,就成了雨林中的雜貨店,樹鼩、巨松鼠、長臂猿、猩猩,乃至近千種鳥類,都來吃它熟透的果實。

犀鳥對於東南亞森林的生存至關重要。它們號稱「森林農夫」,通過反芻或排泄播撒種子,使數平方千米範圍內的林木得到補充。如今,這件事尤為重要,因為商業企業毀掉了大量的原始森林。大面積的伐木也使亞洲各類犀鳥的棲息地減少,還威脅到它們的築巢能力。


盔犀鳥特別挑剔,需要有空洞的大樹才能築巢,而這樣的樹恰好是森林中最古老也最高大的,所以深受伐木工青睞。盔犀鳥繁殖率低,一年生育一次,每次僅養育一隻雛鳥。在雛鳥開始長出羽毛之前,鳥媽媽和雛鳥要在巢穴中閉關不出長達五個月左右,因此要靠雄鳥來餵養它們。如果雄鳥被殺,例如偷獵者為了獲取雄鳥的頭胄而射殺了它,雌鳥和雛鳥也會死去。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雜誌查看完整 20 篇內容

雜誌

華夏地理 2018年09期

拓展探索的疆界,促進人們對地球的了解

¥10.00 會員免費


殺動物吃肉不是我們的權利,而是我們的能力。

權利這個詞的解釋:一般是指法律賦予人實現其利益的一種力量。你在人類社會中跟別人討論才會談起權利,在自然界是沒有權利的。另外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你有所權利,你就有所義務。你有贍養子女的義務,所以你有要求子女贍養的權利。你有工作的權利,所以你有交稅的義務,你有交稅的義務,所以你有享受公共建設的權利。

如果說殺死其他物種動物吃肉是一種權利,你問 這是誰給你的權利?

當在野外,你遇上了一隻老虎,它一個飛撲準備大快朵頤,我希望你也能夠義正言辭的問它:是給你這樣的權利!!!

老虎說:是大自然,大自然說 弱肉強食。

————————————————————————

最後想說一說虐殺,部分國家的人是沒有這個權利虐殺的,但我認為這不是法律強加給人們的,而是人類的心所賦予人類的慈悲,我們稱之為道德,或者文明。

你的問題和問題描述是不相符的。


不要一棒子打死謝謝

並非所有人類都肆意虐殺動物

又或者說,絕大部分人類雖然平日里雞鴨魚肉吃得不少,但並不會 肆意 虐殺 動物

本生態狗見到飛到房間里的飛蛾、螞蟻各種小蟲子等,都是抓出去放掉

所有我殺死的動物都存在我殺它的必然性,讓我決定殺不殺一隻動物的唯一理由,是是否存在必要

看到誤入我房間的小蟲子我第一反應都是拍照…不是,是長這麼大不容易;放出去的時候心中默念著的是快找個好地方產卵吧;學習過程中每殺死一條生命,我都會在心中默念著對不起,但是你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我會肩負著你們的生命繼續前行

我從不認為,肆意、虐殺動物是件值得誇耀,又或者可以贊同的事

我也絕不認同人類可以肆意虐殺動物

看到這隻螳螂了嗎?它還活著(應該

看到這隻蟬了嗎?它還活著(呃…也可能已經死了

看到這條藍鰓太陽魚了嗎?它會活著(大概

看到這隻長頸鹿了嗎?它還活著(這隻可以肯定了!

還有看到這把懸鉤子了嗎?對不起我吃掉了

作為一位堅定的CatchRelease主義者(捉了放),我從來是堅定拒絕無意義的殺生的

我想絕大多數普通人也跟我類似,至少不會看只小動物從面前經過就追上去拍死

肆意、虐殺動物絕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

也請大家從自己做起,堅定拒絕任何無意義的殺生,以及虐待動物的行為

謝謝!

?犬君拌汪醬 歡迎關注這條寫小說的生態狗


肆意的定義:不顧一切由著自己的性子去做。

如果說動物為了生存不算肆意,那麼人類的資源的獲取,也不算肆意。

如果說人類的某些過度開發資源,甚至消遣行為,算是肆意,那麼動物也有如此的行為:例如部分貓科動物。

從生物性來說,人類和其它的動物並沒有任何的區別。

但從題主的問題來說,對於叢林法則的自然生態,【可以虐殺】完全取決於自然法則。而人類可以不【虐殺】是因為智慧。(這裡對於那些極個別吃飽了撐的,意識形態獨立於大部分普通人,單純虐殺動物消遣的人,不予討論)

如果人類沒有智慧,只是單純擁有現在的科技,那麼這個地球上的生態圈早就被徹底毀掉了。

吃穿山甲屬於意識形態的誤導,至於當年森林砍伐過度,是人類自身一開始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你應該慶幸,從整體上來說,人類早就不再肆意。

如果沒有近一百年的改變和控制。

不說穿山甲,就連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雪豹等等一系列一級,甚至二三級保護動物,都會滅絕。而現在作為常見林木的水杉,也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還記得當年麻雀的處境嗎?而現在麻雀的種群數量已經極其的龐大。

關於自然生態:

中國森林覆蓋情況

而在不久前,【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的新聞刷爆了各大新聞平台。

聯合國糧農組織2010年發布的《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指出,中國大規模植樹造林,保障了亞洲地區森林資源的增長;中國人工林面積繼續位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森林面積增長最多的國家。全球每增加100畝人工林,其中就有30畝是我國做出的貢獻。

除此之外,對於城市生態,我們還在做著這樣的努力:

排除一些個別心理變態的人,人類整體上來說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往往是因為認知上的不足。至於吃穿山甲治病通乳的問題,這不僅僅是認知上的不足,更是反智(迷信)行為。在科技進步的今天,類似這樣的反智行為,在全球範圍來說,已經越來越少見。


奇蝦只是長了兩個觸手狀的捕食肢和一個帶牙板的圓口,就敢把寒武紀所有動物拿來吃。逼得大多數動物點滿了排列組合,逃命,甲殼,和隱身的技能點,那些長得放飛自我的動物基本滅絕掉的滅絕了,演化掉的演化了。奇蝦們反思過自己殘忍貪吃么?

到了奧陶紀,房角石和板足鱟也沒對奇蝦的親戚們客氣,把恐蝦綱這一脈基本吃絕了。要不是十年前挖出了申德漢斯蝦的化石,扎古拉河谷的寒武紀—奧陶紀化石群應該就是最後出現恐蝦綱化石的地方了。那房角石和板足鱟反思過自己吃光了恐蝦綱么?

到了泥盆紀,板足鱟也被盾皮魚威力巨大的下頜屠戮,直至滅族絕種。房角石更是在奧陶紀末大滅絕遭了重創,又被板足鱟在志留紀截胡一波,以房角石為代表的頭足類軟體動物碩果僅存的幾支後裔在泥盆紀更是被霸魚鄧氏魚欺負得滅了好幾個綱。盾皮魚們反思過自己滅絕了板足鱟和角石了么?

到了石炭紀,陸地上的植物大爆發,因為沒有任何天敵,所以各種陸生植物直接把整個陸地都接管了。植物的異樣繁盛導致了溫室氣體急劇減少,全球氣溫驟跌,也就發生了石炭紀雨林崩潰事件,以至於到了二疊紀陸地都是一片荒蕪的頹敗樣。這些植物反思過自己摧毀了地球溫室平衡么?

我們人類演化出大腦和靈活的上肢不是放在那裡濫發聖母心,就是為了能更好的使用工具捕食更多的動物,取食更多的植物,更好的繁衍、存活、演化。我們演化了數百萬年,才達到食物鏈的頂端,我們也僅僅只馴化了自然界不到1%的物種。我們對於螯肢動物、大型蜥形綱、大型貓科動物、軟骨魚類的恐懼都還深深刻在基因里,而保護動物植物的初衷也都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而已。更何況我們人類直到現在還有很大基數的同類還處在極度飢餓的狀態下,這種反人類的思維和那些喜歡玩種族滅絕的人類也沒什麼區別。而且題主您本人還把您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地上來質問我們這些可能連一隻雞都沒殺過的人,合適么?

正視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人類本身殘忍與否是兩碼事。

袁隆平警告.JPG


所有動物都有權利肆意虐殺動物,只是殺不了。你看看有能力虐殺別的動物的動物是怎麼虐殺的:

科莫多巨蜥活吃鹿海狗姦殺企鵝

經濟利益是引發人類動物虐殺的重要原因。18 世紀時的「羽毛熱」便是利益驅動下人類虐殺動物的典型事件。當時的女性以漂亮的羽毛為時尚,使得羽毛產業野蠻生長,在利益的推動下,鳥類幾乎被趕盡殺絕。


在愛馬仕手袋或魯布托高跟鞋問世之前,身份的首要標誌就是一隻死鳥。鳥越奇異就越昂貴,越昂貴就越彰顯主人的身份地位。雄鳥逐漸長出色彩艷麗的羽毛,以吸引顏色暗淡的雌鳥的注意。而在動物與人類的一個奇特交叉點上,這些羽毛被竊取,女人用它們來吸引異性,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地位。歷經數百年之後,這些鳥已經變得太過美麗,美到不能只為了自身而存在。


如果存在羽毛熱的「首例患者」,那便是瑪麗·安托瓦妮特(Marie Antoinette)。1775 年,她從路易十六(Louis XVI)那裡收到一份禮物——一支鑲有鑽石的白鷺羽毛,她將這支羽毛插入了自己精心盤好的髮髻里。瑪麗·安托瓦妮特並不是第一個佩戴羽毛的人,但她是無可爭議的時尚達人。當時新興的輪轉印刷機使雜誌得以普及,而這些雜誌又向遍布全球的訂閱者傳達了最新的時尚潮流。


在瑪麗·安托瓦妮特去世後的一個世紀里,成千上萬的女人訂閱了充斥著羽毛的時尚雜誌,如《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婦女家庭雜誌》(Ladies Home Journal)及《時尚》(Vogue)等。《時尚》雜誌 1892 年 12 月的創刊封面上印著一個初入上流社交界的富家少女,這位少女為一群輕盈剔透的鳥和蝴蝶所環繞。封面上還有為拉林斯(Rallings)夫人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女帽店及諾克斯帽子所做的廣告,廣告語分別是:「擁有琳琅滿目的優雅巴黎女帽」和「騎馬戴的帽子—散步戴的帽子—開車戴的帽子—看戲戴的帽子—會客戴的帽子—婚禮戴的帽子—各種社交場合戴的帽子」。另一本暢銷的美國時尚雜誌《描畫者》(The Delineator)在 1898 年 1 月號上公布了最新的女帽流行趨勢:「對於日常散步所戴的帽子而言,堅挺的羽翼最為時髦……對於軟帽及帶檐的帽子而言,裝飾著閃光亮片的羽翼、白鷺羽飾和中間露出一支天堂鳥羽飾的羽毛絨球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些雜誌中推崇的完美的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擁有雪白的肌膚,這表明她們不用頂著太陽外出工作。她們穿著用鋼箍做成的鐘形裙撐,裙撐從系著令人窒息的緊身胸衣的腰間垂下。她們身著僵硬笨重的襯衣和寬鬆連衣裙,後背和兩側系著一條條的鯨骨定型。一位如此穿著的女性寫道:「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換衣服上。你穿著自己『最好的衣服』下樓吃早餐……從教堂回來,要換上粗花呢套裝。下午茶之前,你總要再換一身衣服……無論你在服裝方面的花銷有多緊張,每晚你都必須換一套不同的晚宴服。」如果你想去散步,就要有一套專門的服裝。購物時還需要另一套服裝。


由於時尚法則不斷變化,每種場合都需要戴特定的帽子,每種帽子又都需要不同種類的鳥來做裝飾。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遇見天堂鳥

柯克·華萊士·約翰遜

博集出版社

¥17.98 會員免費


只要力量足夠強大,人甚至可以肆意虐殺人類。

且人類歷史上這種虐殺屠殺並不少見。

你要問為什麼,人家會問你,為什麼不能呢?

或者說虐殺有什麼壞處么?

於是我們最終只能用道德倫理去譴責罷了。

而對於人類和生物來說,可以不可以的前提是會不會死,如果不會死,那沒有什麼不可以。


我記得前幾年看過的一個視頻,是在非洲採訪一個父親被獅子咬死的女人。她說自己父親一開始並沒有死的,獅子並不是像咬死羚羊那樣,咬住人類的脖子,讓人類窒息死亡。是被獅子反覆擊打撕咬而死。誰又給獅子這樣的權利?讓獅子虐殺人類?

人類的所有醫療,法律,制度,科技的進步,要死多少人才換來,又知道不知道呢?不過說實話,我沒有覺得題主不好,也並不覺得在某種程度上保護動物是矯情,是聖母。人類其實是會反省的動物,是會同理心的動物,是具有同情心的生物,人類的感情是很複雜的。你說人類虐殺,我可以舉出種種例子告訴你人類在某些方面做的很好,比如現在屠宰場殺一些動物,都用電極的方式,讓動物的痛感降到最低。這種方式其實在不斷的擴大推廣。我想說的中心是,人類用了很多錢,研究了很久,就是為了讓動物死的時候減少他們的痛苦。不是所有人類都是你想的那樣。

換一個角度看,就跟我開頭的故事一樣,如果我們沒有進化,就會成為更強大的肉食動物的目標。事實上,就算是今天人類的科技高度發達,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在我們打字的每一分鐘,都有人類在死亡和受傷----被鱷魚吃,被獅子攻擊,被鯊魚咬死,甚至被比自己弱小的猴子和海鷗欺負。

如果真是愛動物,你得先了解,先學習,舉出具體case,不說成為一個獸醫學的博士,也得懂得些基本常識。應該做,怎麼做, 什麼樣的動物你想保護,省,國,國際都有明確的保護類別。空談既是浪費時間,無知只會讓事情惡化。


視頻里是誰虐誰?

黃石野牛挑飛9歲女孩

這牛吃草的,又為什麼踩老太太?

勒克瑙七旬老婦喪命
  • 美國、印度,兩大民主國家,一家一個視頻,還都是最近發生的。
  • 也不是貓狗寵物,就是日常最常見的植食動物。

真是好日子過糊塗了。

保護動物說穿了不過是「別做多餘事」,尊重愛護沒毛病,但是站隊站不正,還有什麼割肉飼鷹、捨身飼虎這就有問題了。


你說的虐殺到底是指什麼,是吃還是虐殺。你問題問的虐殺,問題說明又寫的吃。你這不明不白的讓很多答主的評論區一片烏煙瘴氣。

吃的話,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其他沒什麼不能吃的,而且應該是怎麼好吃怎麼吃,沒什麼不對的。

至於你說的虐殺,就我所知,近代人類真的沒有肆意虐殺動物的習慣,(不要拿個別變態跟我杠,那些個別的變態代表不了全人類)。

如果題主非要說吃和虐殺是一個意思的話,就當我閑的沒事兒寫了一堆廢話吧。


引用一句《普羅米修斯》中的話:

因為我們能。


因為人類比他們都強大,僅此而已。

歸根到底還是袁老的錯,原始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時候,誰會討論動物「人權」問題?和那些所謂的愛狗人士一樣,都是文明病,吃太飽了,活太少了。

為什麼人類可以虐殺動物?那我問問你為什麼動物可以虐殺植物?你刷個牙洗個澡就有數以億計的細菌殞命你怎麼不關心它!為什麼幾隻小動物的生命能比人類的口腹之慾更重要?大魚吃小魚,自然法則。

虐殺動物的權利不是你口中的罪惡,是人類一代代被動物虐殺時用血,勇氣和智慧自己拿來的權力!


人類不但可以肆意虐殺動物,也可以肆意虐殺人類。

所以古代打仗勝者為什麼會屠城燒殺搶掠,近代文明快速發展時又為何會出現八國聯合侵華?

因為話語權永遠掌握在強者手中。

人依靠食動物肉而生存,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動物之間不也是互相蠶食才能生存下來嗎,這就是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


題主莫不是……小學生,聽了一兩句「自私的人類,就忘記了自己是人類的身份?」

若是想反抗,你應該做一個表率,放棄你所擁有的,帶著一部手機走入大興安嶺,在那兒一邊搞直播,一邊呼籲人類放棄所有的跟著你修行。

對了哦,不允許砍伐木頭,不允許傷害每一個可愛的小動物,畢竟你沒有權利~看看你能活多久~

————

生物的演化本就是充滿了競爭,人類之初,也是經歷了你死我活的鬥爭,才有幸搶到了地球至高的進化之路「勞動」。

恩格斯說過「勞動創造了人」。

那麼在人類沒有學會勞動,不知道雙手怎麼用的時候,人類的日子是怎樣的呢?

幾千萬年前,動物界的殘酷不是你我能揣測的,但是把你放到山林里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現在呼籲保護動物,不是要剝奪人類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是要維持地球生態平衡,這才是最主要的,生態一旦缺失一環,那對於地球來說,都將是不可預知的災難,興許人類可以存活,但咱們只有一個地球,賭不起。

保護瀕危動物,最主要的還是以此傳播「生態平衡的概念。」


人類不可以虐待動物√

人類不可以肆意濫殺動物√

捕殺旅鴿和穿山甲都是不符合人類道德也不符合人類利益的

人類要保護環境√

人類沒有資格破壞環境x

只要有能力,任何生物都有資格『破壞』或者叫改造生境並且一定會自食其果。但最後多半環境還是會趨於穩定。

要不是泛甲殼動物上岸一波,成形之後有效消費氧氣並且向大氣交還二氧化碳,按照比較粗糙的理論來講,植物可能還在用循環冰期不停搞死自己和其他動物。你告訴我,二疊紀之前的維管植物按照這種理論,是不是各種自食其果。

人類不可以導致動物滅絕x

有頜魚類踩著海蠍子的殘肢斷體 四足動物踩著蛛形綱和昆蟲的空殼,按照米國教材manmalogy的觀點,合弓綱在中生代一直在非鳥類恐龍的威壓之下試錯學習,不乏整個演化支全軍覆沒的現象。真獸類踩著舊大陸上所有後獸的屍體走到今天的 今天保護獅虎和穿山甲 因為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利於生境穩定,如果有一種動物切實地威脅著人類的利益,那它果斷biss。

就醬紫

答非所問一下,題主所說的濫殺穿山甲等瀕危野生動物當然是屑行為,虐待常見的動物也是不可以認可和推崇的壞現象,但是任由一種動物在全球變化中自生自滅不見得一定是壞行為,如果你不從人類而是從整個生物圈發展維繫的角度出發。


看過一篇文章,寫開在邊境的野味店,有個經常光顧的中國食客這麼說:「這些動物在中國需要保護,在緬甸不需要,這輩子不吃,下輩子就沒得吃咯。」

生意的本質是資源互換,金三角就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度。


雖然分屬緬甸、泰國、寮國,人們還是習慣將金三角劃分為獨立王國。在步入現代文明很久後的今天,這裡仍然保持著混亂。


當地衍生了許多灰色產業,為世人熟知的毒品貨源地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


被罌粟之名籠罩著的金三角,還有其他暴利產業。


大小林立的賭坊接待來自全世界的老賭棍;各個類型的採礦場,尤其是玉石行業無休止地開採;偷渡過來的伐木工人肆無忌憚砍伐樹木;民族地方武裝和毒販都需要軍火和僱傭兵;農副產品走私等,不一而足。


走私農副產品裡面,有一個挺大的分支:出口野生動物,俗稱「走山貨」。


我出生在沿海小城,對野味最早的觀念停留在烤麻雀、炸知了。


直到來到昆明,我第一次在燒烤攤上見到小鱷魚被齊齊整整地擺放在桌面上,背上開著很大的口子。


有客人需要的時候,攤主就會拿刀切下幾塊肉,串在簽子上,擱在燒紅的鐵塊上,「滋」,生肉冒出白煙,撒上辣椒面,些許鹽,翻轉片刻。


鱷魚肉並不好吃,硬,沒味道,可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門生意。


金三角的世界就更大了。


幫猜叔成功走了幾次貨,生活逐漸穩定,我會在閑暇之餘跟猜叔到小勐拉的賭坊里玩幾把。


我賭運向來不好,換的籌碼輸光了,就借口溜出來,在街上隨意晃蕩。


華人都說小勐拉逛街有三寶:「長贏、嫩雞、吃得好」。我從賭坊出來,不想找姑娘,就沿街掃著一個個小攤,看有什麼好吃的。


逛了一大圈,發現都是些茶沙,魚飯之類的傳統小吃,我不太喜歡。


東南亞美食里,緬甸菜一直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重油、酸辣,偏油炸。雖說和泰國菜一脈相承,賣相卻差了些,多是屎黃色。


這邊的奶茶倒是意外不錯,任意一家店的奶茶都比國內連鎖店好喝,可能是用料正宗的緣故。


我正走著,看到一家店名叫「江南菜」,在西郊農貿市場隔壁街,傳統的緬甸兩層民居,實木搭建,一樓的兩個房間打通當作門面,擺了七八張桌子。


竟然在小勐拉見到「江南」,我不自覺走了進去。


「您,好,要甚莫?」


店裡就一個男人,黑胖方臉,不到一米七,40 多歲的模樣。穿著一件白色的緊身工字背心,肚子上肉很多,撐起一個半球。走過來的時候肚子划過桌角,像是把筷子掠過白色的豬油。


中文發音很怪,一聽就知道是緬甸人。


「你是這家店的老闆?」


店主點點頭。


我原以為會碰到老鄉,這下瞬間失去交談的興趣,讓他把菜單拿給我。菜單是一張列印很簡單的 A4 紙,菜名用中文標註,沒有價格。


「宮保雞丁、番茄炒蛋、炒飯,就這些?江南菜?」我目光轉向老闆,菜單上都是些中國的家常菜。


「見南菜,見南菜。」老闆連連點頭,臉上笑容密布,眼睛都快擠成一條線。他兩隻手不停揉搓,微微鞠躬低頭和我說道。


我已經對菜的味道不抱希望,有起身離開的念頭,但看到老闆略帶謙卑的模樣,還有都到飯點了,店裡也沒客人,決定照顧一下生意。


「江南菜就算了,隨便做兩三個這裡的特色菜就行。」


老闆稍稍愣了一會兒,應該是在消化這句中文的意思。他伸出一個手指比了比自己:「我們,菜,三個?」


我點頭,問:「多少錢?」


「200。」老闆伸出兩根手指。


「人民幣?」我多問了一句,這數字肯定不是緬幣。像小勐拉、大其力這些比較出名的地方,中國賭客多,做生意的也多,是會接受人民幣的。


「人民幣。」


我伸手比了個 OK。


老闆見我確定,給廚房交代了一聲,朝我也比了個 OK 的手勢。


「你為什麼會起江南菜這個名字?」我有點好奇,當時小勐拉的店面門牌還是以緬文和英文為主,純粹中文的店名很少看到,最多是在門上貼一些中文說明。


「中國人,錢好賺的。」老闆笑著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搓了下。


聽老闆這麼說,我心裡有些不舒服,聳了聳肩就把頭轉向別處。老闆也沒再多話,搬了張椅子坐在門口,時不時轉頭看我一眼。


菜上的很快,一盤是蟲拼(一般是炸蟬蛹、齟、水蜈蚣、蠍子、山蜥蜴),一盤是紅棗蟑螂(炸過的蟑螂放在紅棗裡面,外面塗一層蜂蜜),還有一個小的野火鍋(蝙蝠、野山雞、飛鼠之類的肉放進鍋里燉,用蔬菜包著吃)。


果然很特色,我心裡想到。


我夾了幾個蟬蛹,炸的太老,其他的就不想嘗試了,放下筷子,從兜里掏出兩張紅票子擺在桌上。


我剛要出門,老闆把我攔了下來,伸了兩根手指,「200。」


「錢我放桌子上了。」我以為老闆沒看到,轉身指著桌上的錢。


老闆搖搖頭,還是笑著看我,但讓人感覺不舒服,「200,多了。」


「多了?」我琢磨過來,「美金?」


原來這傢伙是把我當中國遊客在宰。


我當即腦袋傾向一邊,歪著嘴:「你別他媽找事啊。」就邁步往外走去。


老闆伸手拽住我的胳膊,一把將我拉回來,力道很大,害我踉蹌幾步。


我脾氣來了,轉身就要把沸騰的小火鍋砸過去。


還沒等我動作,後廚立馬衝出來倆小孩,十七八的模樣,一個把凳子踹飛,落在我身旁的地上。


另一個孩子手拿菜刀,刀看上去很久沒洗,上面有一層黃色的污斑。他眯著眼,眼神冷厲。


打架分很多種,有叫的大聲不敢下死手的,也有一聲不吭捅你兩刀的,我基本屬於第一種,可這倆小孩一看就是真會打架那種。


金三角當地人大多和民族武裝有關聯,見多了戰爭,和國內的混混不一樣,不會考慮打死了人會不會被判刑,勢力大於法律。


我拿起火鍋的手放了回去,咬著嘴唇,「行。」


皮夾掏出來,我數了 200 美金拍在桌子上。剛想把那兩張人民幣拿回來,就見到那老闆指著被踹飛的凳子,「賠錢。」


我咬了咬牙,伸出去的手收了回來。


從店裡出來,我越想越惱,又沒有解決辦法。先不說猜叔會不會管我這破事,我自己也沒臉開口。


揣著一肚子氣回到賭坊,正好猜叔贏了錢準備請飯。


那天不止我和猜叔,還有一個傢伙,叫猴王,是「走山貨」的。


在金三角混出頭的當地人,大部分和中國人關係不錯,為了更方便交流,他們會給自己取些外號。


猴王二十五六歲的年紀,緬甸人顯老,他看上去像個中年人。


他的臉型尖瘦,顴骨突出,像是割掉嘴的禿鷲,眼白比一般人多點,有些惡相,沒到一米六的個子,全是精肉,渾身布滿佛經形狀的紋身,就連脖子都是特殊的佛教圖案。


「猜叔中意你,他不常帶人出來玩咯。」猴王在我敬酒的時候冒出一句。


「哈?」我不知道怎麼回,趕緊把酒幹了,恭維了句,「你中文說得真好。」


「和中國人打交道,中文要好咯。」猴王邊把酒喝了,邊揮手示意我坐下。兩人就算點頭交了。


90 年代初,野生動物市場規模擴大到之前的數百倍,中國商人,確切說是廣東商人,逐漸取代歐美成為最大買家。


所以金三角從事「走山貨」這一行的緬甸人都在努力練習中文,說話還會刻意帶一點粵語的味道。


野生動物走私,整個東南亞已經有 50 年的歷史,越南排第一,下面就是緬甸。


同樣是走私,山貨比毒品小眾,危害性也沒那麼大,邊境警察查的不算嚴格,運送過程自然不算困難。


雇些村民挑著扁擔,拎個買菜籃子,走幾步山路就可以送到中國。戒備較為放鬆的日子,直接放在大巴車的行李艙內也沒人管。


「今天怎麼沒把你幾個兒子帶出來?」猜叔把筷子放到一邊,和猴王喝了一杯,問道。


「鬧脾氣咯。」猴王聳了下肩膀。


「兒子?」我順嘴插了一句。


猴王看我一眼,笑了出來。


猴王的兒子是他養的三隻白眉長臂猴,毛髮黑褐色,兩邊眉毛都是白色,智商不高,很好哄,陌生人給點吃的就會消除戒備。


平常沒事的時候,猴王就愛帶它們出門溜達,別人遛狗,他遛猴。


「搞過一勺萬金咯?」猴王和我回碰了一杯後,夾了幾口菜,突然問我,眼神有些陰冷。


「什麼意思?」我愣了下,要喝湯的勺子停在空中。


猴王看我這模樣,斜了我一眼,眼裡的陰冷卻消失了。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孤、陋、寡、聞。」


還他媽會成語?我心裡罵道,瞥了猜叔一眼,「和猜叔學的吧?」


猴王說的一勺萬金是猴腦。


據說廣東有三道名菜:一個是活叫驢(桌上擺著一個火鍋和烤爐,旁邊柱子上拴著活驢,想吃哪一個部位,就用刀片一下,可以聽到驢叫個不停),一個是吱三聲(幼鼠放在盤子里,,夾一隻沾調料的時候吱一聲,放到烤盤上吱一聲,嘴裡嚼的時候吱一聲),還有一個是猴腦(活猴固定在桌子上,露出一個腦袋,用燒紅的鐵絲綁在猴子的腦袋上,然後用小鎚子不停敲打,半個腦殼就掉落,再用燒紅的小石子放到腦漿里,點兩滴醋去腥,過 10 秒,就可以用勺子挖著吃)。


驢叫和吱三聲還是比較常見的,普通的猴腦咬咬牙也可以消費得起,畢竟猴子不稀少。


一勺萬金不一樣。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0 篇內容

鹽選專欄

逃離金三角:在緬甸當司機的 397 天

天才捕手計劃 等

¥19.00 會員免費


太搞笑了。你說肆意?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人類有虐殺的行為我承認,非要說肆意虐殺這是在搞笑么?

人類處在生物鏈的最高位,想虐殺個動物跟玩似的,但你自己想想人類發泄怒氣時是虐殺動物多還是摔盤子摔碗多,取樂時是虐殺動物多還是打遊戲多。

除了小時候玩螞蟻蒼蠅,你虐殺過動物?我虐殺過動物?隔壁日常打老婆孩子的酗酒男都不一定虐殺過動物。

都靠打老婆孩子出氣了還沒虐殺動物,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活雷鋒精神!

還有活熊取膽穿山甲猴腦...長點腦子,這叫牟利行為。資本家為了錢可以出賣弔死自己的繩索,他們賣人體器官的都有,熊膽算屁。肆意虐殺那得是人類普遍為了快樂活熊取膽且不牟利,為了錢不叫肆意。打個比方,a國人日常發揚雷鋒精神互相分享小黃片並因此感到快樂,b國有人鋌而走險非法兜售小黃片。你要非因此覺得b國人像a國人一樣民風奔放那我無話可說。

另外,人類要真按性子來,真的還會是這麼個玩法?

屠宰場那麼多豬,都是要死的。你想虐殺它,今天割個耳朵,快樂。明天挖個眼珠,快樂。不死就放著後天取新鮮豬腦,快樂。死了就當著老母豬的面給吃了,更加快樂。想玩射箭? 要什麼靶子,養豬場有請,活的 ,會跑的,不比塑料靶子強?想來一發?要什麼飛機杯,養豬場有請,公的母的老的小的隨便你挑,有肉的,溫暖的,不比塑料飛機杯有感覺?

你不覺得母豬比飛機杯強,那就對了。說明人類社會的道德約束至少超過海獅,海獅姦殺企鵝可沒什麼負罪感。

人類用道德約束自己都快到戰勝本能的境界了,都違背雜食動物的本性想改吃素了,都關心愛護起食物了。現在換任何一個物種站到人類的生態位上,都不會比人類更加仁慈。

你說人類還不夠仁慈,這是肯定的。人類可以並且應當更加仁慈,但是說人類毫不仁慈並且肆意戕害其他動物,這叫污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