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學校主入口 攝影:陳鶴

  建築設計言川建築

  項目地點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設計時間2015-2017

  建築面積地上58080平方米,地下17870平方米

  北外附屬杭州橄欖樹國際學校的創始人大元曾是杭州很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後因奇特際遇而下海。他心中一直有着關於教育的夢想,爲了夢中的橄欖樹,多年籌備後終於啓程。

  高中部庭院內的油橄欖 攝影:陳鶴

  經過多次討論和必不可少的思想碰撞,設計師確定了總體佈局:

  校園用地中建築和運動場地各佔一半。雖然東西向的田徑場和宿舍略悖常規,但建築佈局緊湊,對南側高鐵線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和西側城市主幹道都有所呼應。

  總平面圖 言川建築

  南立面 攝影:陳鶴

  所有的藝術類和體驗類空間位於首層;屋頂花園、菜園和科技館等公共空間位於頂層;各類教室和辦公用房位於中間層。

  空間組織 言川建築

  大元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建築是“中西貫通,古今傳承”。設計師用以下的思考作爲迴應:

  庭院是古今中外各種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種基本空間原型。坡屋頂是古今中外各種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基本造型元素。中國的傳統是從坡頂的檐面進入室內;西方的傳統則是從坡頂的山面進入室內。

  入口圖解 言川建築

  高中部 - 庭院與坡屋頂 攝影:陳鶴

  拱是西方古典建築的重要元素;沿着縱軸線擺放單體建築並形成層層遞進的庭院,是中國古典建築的常見做法。

  拱門 攝影:陳鶴

  中軸線 攝影:陳鶴

  紅磚外牆是西方建築的常見做法;白牆是江南地區古典建築的習慣做法。小學部兩進院落,以自然爲主題;高中部四面紅磚,庭院中種着三棵來自地中海的油橄欖;初中部白牆配以淡雅的木色欄杆和頂棚;兩者之間一泓碧水,種着八種原產江南的水生植物。橄欖樹意味着全球視野,“水八仙”則是中國情懷、鄉土本位的體現。

  小學部 攝影:陳鶴

  高中部 攝影:陳鶴

  初中部 攝影:陳鶴

  初中部水八仙池 攝影:陳鶴

  場地東面有條河,需要一座滿足功能的橋;國際學校的課程兼顧中西,橋是貫通兩種文化最合適的象徵。入口拱橋的欄板和屋頂連續整合的複雜造型,讓數字設計和建造小試牛刀。

  主入口 攝影:陳鶴

  東立面鏤空的紅磚牆和西立面宿舍遮陽百葉的色彩組合,都來源於《富春山居圖》的同一段落。運用數字技術把藝術名作進行抽象處理後轉化爲建築裝飾元素,已無任何難度。

  高中部 - 鏤空的紅磚牆 攝影:陳鶴

  西立面 攝影:陳鶴

  宿舍立面 攝影:陳鶴

  在這裏上課的孩子們有機會瞭解到不同形式的轉換方法,讓建築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參與到藝術和技術結合的基礎教育過程,是這個設計的核心價值。

  高中部 攝影:陳鶴

  設計圖紙

  首層平面 言川建築

  二層平面 言川建築

  三層平面 言川建築

  四層平面 言川建築

  北立面 言川建築

  東立面 言川建築

  南立面 言川建築

  西立面 言川建築

  教學樓西立面 言川建築

  剖面 言川建築

  完整項目信息

  建築設計:言川建築

  項目地點: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設計時間:2015-2017

  建築面積:地上58080平方米,地下17870平方米

  設計團隊:劉延川,佟曉威,馬建龍,龔源,周餘牧零,鄭子壯,楊潔,馬亞立,段晨曉

  數字設計:魏元辰,趙紫融,王立春

  項目經理:任莉華

  建築攝影:陳鶴

  施工圖設計:浙江中設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上海創正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室內設計:漢嘉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龍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監理:耀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業主:杭州橄欖樹學校

  視覺/ 李茜雅校對/ 原源

  本文由言川建築授權有方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