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現在看來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二線城市,但是在中國古代,特別是隋朝到清朝,揚州絕對是東亞一座繁華的城市,當時的地位與今日的上海、廣州相比都不遑相讓。揚州的繁華與京杭大運河息息相關,揚州是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中轉站,四方商客彙集於此,造就了揚州的千年繁華。

揚州

但是,中國古代頻繁改朝換代,而在亂世之中,繁華的揚州城就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對這種現象最好的解釋。在從宋末到明末短短的四百年中,揚州城經歷了至少三次浩劫,每一次都元氣大傷,百姓死傷慘重,最嚴重的一次,揚州城竟然只剩下十八戶人家。

南宋末年,元軍進攻南宋,1275年元軍進攻揚州,但是揚州在淮東制置使李庭芝、副都統姜才二人的率領下堅持守城,元軍雖然兵力強盛,但是一時也難攻破揚州。之後,元軍包圍揚州,其餘兵力向臨安(今杭州)進發,1276年南宋宋恭帝向元軍投降。元軍手持宋恭帝和謝太后的手諭命令揚州守軍投降,被李庭芝嚴詞拒絕:“奉詔守城,未聞有詔諭降也。”

蒙古騎兵

最終,因叛徒出賣,揚州城門被從內部打開,元軍得以攻破揚州,至此揚州軍民已經守城17個月,城中已經糧草斷絕,揚州軍民死傷大半。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四起,準備推翻元朝的統治,揚州城又一次陷入戰火之中。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農民起義軍領袖張明鑑佔領了再次繁榮起來的揚州城,但是此人殘暴,甚至以人肉作爲軍糧。之後,朱元璋派兵前去解救揚州城,當朱元璋的手下、元帥繆大亨佔領揚州後發現,整個揚州城只剩下十八戶人家了,原本揚州的百萬人口,在明末亂世中,或被殺,或逃離,只剩下一個破敗的空城。

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着力恢復揚州,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揚州又恢復了繁華,但是好景不長,兩百多年後揚州又遭遇了一次浩劫。

1644年,崇禎皇帝在北京自盡,清軍入關。第二年,清軍在擊敗李自成之後,大軍南下準備消滅南京的弘光政權,而江北的揚州成了攻破南京的最後一道屏障。史可法奉命守城,但是史可法並沒有足夠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清軍架起紅衣大炮,對揚州城猛烈轟炸,雖然明軍多次堵漏,但是終究不敵,揚州城被破,城中百姓遭殃。

清軍破城後,對揚州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史稱“揚州十日”,清軍屠殺十日不封刀,繁華的揚州城“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爲五色,塘爲之平”,揚州百姓們又一次遭遇了災難。

揚州十日插畫

可憐的揚州城,在不到四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遭遇了三次屠殺,從一座繁華的城市變成了人間地獄,但是揚州百姓們又一次次地從血泊和廢墟中站起來,重新建成了繁華的城市,這份韌性值得我們敬佩。

參考文獻:《明季南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