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挖貝網 周路遙

隨着科創板主要規則制度的正式發佈,整個新三板都爲之振奮——港股、A股之外,通向資本市場的第三條路終於浮現在衆多新三板企業面前。

政策公佈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就有新三板企業就表示要衝擊科創板。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表示:“周圍也聽到數十家新三板公司計劃轉板科創板。“從目前數據來看,新三板公司確實是擬衝擊科創板企業的主力,比如2019年3月18日,科創板開放申請首日,12家明確表示要衝刺科創板的企業中,有5家來自新三板,約佔總數的一半。

與科創板上市潮對應的則是新三板企業的摘牌潮,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透露:“只要能轉成(科創板),都太強烈地支持”。

新三板摘牌潮

實際上自2018年開始,新三板企業就迎來了第一波摘牌潮。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較2017年減少近1000家,但摘牌企業卻創年度新高,達到1516家。

對於這波摘牌潮,某業內人士表示:“加快融資節奏是很多公司摘牌新三板的主要因素。新三板的流動性太差了,也沒有融資的優勢和便利,很多公司掛牌幾年來都沒有融過資。”

而今,隨着科創板主要規則制度的落地,新三板無疑將迎來第二個摘牌潮。

中科招商朱爲繹表示:“科創板細則推出來以後,對於新三板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新三板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去科創板,這樣可能會對新三板造成比較大的抽水。”

實際情況也確乎如此,在細則發佈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金達萊(830777.OC)就急不可耐的宣稱,將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目前至少有5家新三板企業表示要衝擊科創板,約佔明確表示要衝刺科創板企業的總數的一半。

另據聯訊證券統計,新三板有428家企業符合科創板上市的前4套標準,佔掛牌公司總量的4.11%。其中有320家僅僅只符合第一套上市標準;428家企業中,剔除掉僅僅只符合標準一的320家公司後,其中60家更有可能符合科創板的上市標準;另外,新三板共有12家企業符合第5套上市標準,剔除4家IPO申報已被受理的公司後,還有8家符合第5套上市標準。

先上市再摘牌獲肯定

在轉版的道路上,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選擇,比如某些公司選擇先摘牌後上市,而有些公司則選擇先上市後摘牌。

比如新三板明星企業長城華冠(833581.OC)就選擇先摘牌後上市,在3月7日召開的長城華冠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議案》。

對於摘牌原因,某長城華冠內部人士表示:“科創板的快速推進,長城華冠果斷決定摘牌,在2月22日發佈了擬摘牌的通知,實際上就是在爲科創板做準備。”

不過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先上市再摘牌纔是穩妥之見。實際操作上,很多新三板公司也選擇了這條道路,比如已在港股上市的匯量科技(01860.HK)。

2018年12月12日,承載着匯量股份(834299.OC)主要業務的匯量科技(01860.HK)正式登陸港股;2019年3月11日,匯量科技被納入深港通標的,受到南向資金青睞,流動性大幅增長,已於上週出現一波近10%的漲幅,而截至昨天下午收盤,匯量科技更是大漲17.5%。在港股獲得資本市場肯定的同時,匯量股份宣佈擬申請在全國股轉系統終止掛牌。

3月19日,匯量股份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根據公告顯示,公司10名董事全票審議通過了《關於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議案》。同時公司實際控制人段威承諾將保護全體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股東除外)權益,完成摘牌後,公司擬將通過考慮採取但不限於架構調整、資產讓渡等在內的多項措施增加流動性。

股轉公司迴應

面對科創板衝擊帶來的新一輪摘牌潮,股轉公司在3月15日明確表示,掛牌公司在籌備或申報科創板上市期間,無需在新三板摘牌;證監會覈準後,全國股轉公司將根據掛牌公司申請及時終止其股票掛牌。

朱爲繹表示,過去很多企業需要摘牌或者湊數才能解決三類股東,現在操作難度大大降低了。非交易過戶可以在企業申請IPO的停牌期間操作,即使企業衝擊IPO未能成功,還可以回到新三板。

-END-

本文系「挖貝網」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