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流UpFlow(ID:heyupflow)

  上茶館,泡杯茶,擺起龍門陣,展兩句言子,簡直安逸慘了。

  “言子”,重慶方言、各色諺語的集大成者。別看說起來鄉土味十足,但寓意深厚且生動形象用詞幽默而短小精悍。重慶人極其善用“言子”進行明喻暗喻、明諷暗諷,將語言的藝術無縫穿插到擺龍門陣的pk中。

  “說話着急像比賽,‘言子’又多又古怪”,作爲著名的“重慶十八怪”之一,重慶話說起來妖豔兒得很,好多詞本地人都聽得昏戳戳的,外地人要是沒點知識儲備,就更是雲裏霧裏、滿臉問號

  重慶人@陳坤和四川人@屈楚蕭的方言互懟,外地粉絲一臉懵逼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part.1

  說半句藏半句,猜也猜不明白

  如果說,兩個東北人吵架是一場小學生“放學別走”的較量,註定會陷入“你瞅啥”、“瞅你咋地”這樣簡單粗暴又直接的車軲轆話中,那麼兩個重慶人吵架,就堪稱一場成年人“紫禁之巔”的試煉

  想吐槽別人做無用功,一句“你這就是瞎子戴眼鏡”,故意隱去了後半句“多餘的圈圈”,外人光看前半句,雖然知道可能不是什麼好話,但一時之間根本很難反應過來。再如“半天空掛口袋——裝風(瘋)”,生活中常說:“他這人神經得很,半天空掛口袋。”

  想說你,那就是“珍珠蘸醬油”,短短的五個字就有兩個彎彎繞繞,一是意在言外的後半句“寶得有鹽有味”。但光知道這個還不夠,你還得知道“寶”是什麼意思——重慶話裏,寶氣是傻乎乎、很可笑的樣子

  很多人都知道重慶話裏的“寶批龍”,但其實它還有下一句,完整的讀起來應該是“寶批龍,大不同”。大意就是“你這樣的傻X,果然和別人不一樣”,聽完更氣了有沒有。

  像這種一句話繞兩個彎的還有不少:

  “癩疙寶舔牛溝子——跳起跳起地舔,“溝子”重慶話裏是“屁股”,整句話實際是在比喻一個人特別努力地衝領導拍馬屁。

  ”矮子過河—安了心“,矮子過河,肯定被淹了嘛(莫名感覺自己躺槍是怎麼回事!),重慶話裏”淹“和”安“讀音相同,所以才諧音”安了心“,也就是安心要去做某件事

  ”巴錯門神——翻了臉“, “巴”,貼的意思,本意指貼錯門神,臉反了,剛好引申爲“翻了臉”。

  “茶館頭買東西——要水”,重慶言子裏將事情辦不成,或某人辦事拖沓,稱爲‘水’,有付之流水的意思。

  ”八兩花椒四兩肉——麻嘎嘎“,指騙人、糊弄人。

  “抱雞婆打擺子——又撲又顫”,打擺子本來是得了瘧疾的發病狀況,放在這兒比喻好表現、好顯擺

  “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纔是罵人的上乘。”梁實秋《罵人的藝術》中的句子,是對重慶人battle的最好概括。

  part.2

  想和重慶人鬥言子,先得記清重慶地名

  除了上面這些,重慶人還喜歡把當地地名跟“言子”扯上了關係,用在生活中。較場口、豐都、解放碑......每一個重慶人都知道的地方,放進歇後語裏面,非常接地氣!

  重慶言子版《生僻字》

  比如“豐都城拉二胡——鬼扯”,豐都素來就有“鬼城”之說,在鬼城裏拉二胡,可不就是鬼扯,既點題又能展現地方特色文化,簡直就是造化鍾神秀。

  在重慶方言中“糊塗”的讀音與“浮圖”相似,也就有了“傻子當領導——佛圖關(糊塗官)”,“圖關”是取“糊塗官”的諧音;重慶人把“茄”念“缺”,把“溪”念“妻”,所以“茄子溪”就被聯想成了“缺子妻”,“老光棍——茄(缺)子溪(妻)

  重慶佛圖關

  較場壩就是一塊萬能磚,哪裏需要哪裏搬“較場壩的土地——管得寬”“較場壩的旗杆——光棍一條”,進可hold住大場面,退可解決個人問題。

  著名景點解放碑和朝天門自然不能放過:“解放碑的鐘——不擺了”,“不擺了”,一般指很好、很棒,“朝天門擦皮鞋——有兩把刷刷”。

  作爲大吃貨城市,“美食+地名”組合的“言子”自然也少不了:

  冰粉是一道著名的重慶小吃,因爲放久了的冰粉會重新融化成水,所以重慶人就將“隔夜冰粉”與“一碗水”聯繫起來組成了“隔夜的冰粉——一碗水”這個言子。除此之外,還有“冠生園的麻餅 ——點子多”“好吃街的板栗 ——現炒現賣”……

  重慶街道名字“一碗水”

  part.3

  聽重慶人說話,請自備3D眼鏡

  小時候寫作文,99%的人都得到過同一個評語,“不夠生動形象”,通篇都是“然後”、“然後”,彷彿整本新華字典的精華都融入在這兩個字當中,但會了重慶言子就絕對免去這個煩惱。

  你給我一個言子,我還你半集腦補,學重慶話簡直是做閱讀理解的最佳速成大法,一旦理解了,就會爲重慶方言的生動形象而絕倒。

  在重慶話出圈的典型詞語中,“擺龍門陣”顯然屬於傳播最廣的扛把子擔當。這個詞最傳神的地方不在於“龍門陣”的瑰麗想象,而在於“擺”這個動詞的神來之筆

  將神龍擺尾的修飾詞放到聊天扯淡的日常之中,瞬間秀出了“民間沙龍+底層江湖”的雜糅感彷彿口技奇人匯聚一堂的碼頭說書

  重慶擺龍門陣

  ”戳鍋漏“表面看來是把鍋底戳漏,但在重慶言子裏,它有了兩個引申義,一是指暗中搞鬼的人二是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叫“你這個戳鍋漏”,大意爲扯後腿、掉鏈子等等。

  普通話的很多詞,表達清楚意思自然沒問題,但聽起來總是有些“平淡”。而重慶言子,則像成龍大哥“Duang”一下散開的頭髮,無需特效,自帶3D,不止有杜比環繞的立體聲,還有逼真的擬人化特技,活靈活現,宛如方言口技的大型AR現場。

  “弄巴實”是指把事辦妥帖,“懸吊吊”是指不穩妥,“冒皮皮”是說愛吹噓,顯得自己很有本事,“醫悶雞”是被人整了還不知道是誰下的手,“落教”是說人講義氣重交情,“燈晃”就是整天遊手好閒不做事的行爲,“內部油碟”就是鐵哥們,好兄弟,“幺不了臺”就是不得了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在重慶話裏,所有能拿來當副詞,尤其是程度副詞的詞,都不簡單。如果你要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你就,完逑了。

  “這本書嘿好看

  書?黑?還是hey?還好看?MDZZ?不不不,此“嘿”非彼“嘿”。

  當“嘿”從重慶人嘴裏說出來的時候,彷彿架子鼓敲到最後的那段高潮,自帶八個八拍的延長音節,說出來跟洗腦似的,有一種“嗯她說得真的好有道理哦”的感覺。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批爆!

  跟“寶批龍”的“批”有關係嗎?果斷沒有。

  “批爆”其實約等於網絡語言中的“一逼”or“一批”。窮的一逼,富的一逼,黑的一批......但是重慶話裏的“批爆”放在這樣就有一種暴力美學的感嘆,表達出一種登峯造極畫面感。

  不過,重慶話在外千萬不能隨便亂說,不然……請看來自@山城hot 分享的《兩個重慶人去天安門耍的故事》:

  (兩個人由於對北京地理環境不熟悉,於是拿到地圖研究。)

  甲:“我們先殺到天安門,然後再殺到中南海。”

  乙:“要得,我們就按照你說的,一路殺過切。”

  不幸被同車羣衆舉報,下車後即被扭送至公安機關。

  交代N小時情況後才被放出來後,兩人來到天安門。

  甲:“剛纔你浪個不開腔(槍)哎?”

  乙:“你都不開腔我浪個敢開嘛?”

  話音剛落,又被廣場羣衆扭送至公安機關。

  一週後兩人走出看守所大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哈安逸老,包包都遭整空老,哪點去搞點子彈撒?”

  門口的武警衝上來將兩人按倒在地,又扭送了進去

  全國各地每個城市歇後語衆多,但只有重慶發展出了“言子文化”,有了響噹噹的名號,跟重慶方言的本地普及率有極大的關係。

  當吳語、粵語都在憂心傳承的時候,在一項全國6-20歲羣體中使用方言的調查中,重慶人以接近百分之百的比率榮登榜首。這種不曾產生方言斷層的語言社會環境,讓重慶言子兒的使用能夠更完整的傳承下去。

  重慶口音裏沒有“zh ch sh”和“z c s”的區別,也沒有“n”和“l”的區別,再加上“f”和“h”發音混亂,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讓胡建人感覺到自己被尊重的地方,這種不飄準的發音也爲重慶人毫無阻礙地互飈各種言子,創造了絕佳的先天條件

  “重慶言子”最能反應重慶人的性格。幽默,是“重慶言子”最明顯的特點。兇起來像貓生氣,“貓剎”得很;腦子笨,不靈光是“方腦殼”;做人不講道理,就像是那橫行的螃蟹,“打橫耙”……在重慶人的詞典裏,沒有什麼是不能拿來打比方的。

  勒就是霧都,又颯又嬌。

  [1] 申小龍.漢語與中國文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319.

  [2] 楊曉蓉.重慶方言俚語俗語集釋[M].重慶出版社,2006年版

  [3] 文燦,張興華.重慶方言熟語調查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7)

  [4] 王淵,重慶動物俚俗語中的文化現象[J],文學教育,2009(12)

  [5] “你啷個恁個嘞個也?”的正確用法.[EB/OL].嗶哩嗶哩.2017

  [6] 重慶話裏面一些特殊的程度副詞.[EB/OL].新浪微博.20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