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今年將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增長。”2019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對今年汽車市場給出了這樣的預判。

  2018年,汽車市場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滑。最近中汽協的產銷數據也顯示,今年2月,我國汽車產銷環比下降40.40%,同比下降17.77%。從數據上來看,我國汽車市場仍未走出寒冬。

  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今年車市將正增長

  面對市場上的一片悲觀預期,徐和誼轉負爲正的信心從何而來?

  徐和誼表示,首先是拉動內需、拉動汽車的消費的相關政策都是乾貨。比如,1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佈《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被認爲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舉措。第二個方面就是隨着脫貧攻堅戰的深入推進,國家正在加大城鎮建設,鄉村鄉鎮對汽車市場的需求已經變成了硬需求,汽車不再是可有可無的產品,這一塊產品的增量非常可觀。“對北汽來講,我們現在的目光不僅是要投向大城市,更要投向四、五、六線的小城市、小城鎮。”

  “我個人判斷,今年商用車也將是比較好的年頭。”徐和誼指出,商用車領域也將出現較好的發展。近期以來,我國對基礎設施建設,大的工程投入很大,這些都對商用車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拉動作用。

  “去年整體汽車市場出現拐點,不是說汽車沒有了市場,而是市場在觀望,去年受到壓抑的消費需求將在今年得到釋放。”徐和誼說,綜合多方面因素給出了3%~5%的增長的判斷。

  “正在搞顛覆性創新技術”

  新能源汽車後補貼時代來臨,整個行業都面臨不小的壓力和挑戰。如何在後補貼時代突出重圍成爲整車企業的攻堅戰。

  “北汽目前全部按照0補貼做產品。”徐和誼坦言,補貼其實全集中在電池上,包括電芯、模組、pack、殼體、控制系統等。我自己帶隊搞電池,沒補貼的時代,新能源汽車怎麼和燃油車競爭?關鍵是電池。“光想從材料成本、製造成本、管理環節節省,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最後還要在技術上進行顛覆性創新。”

  對此,徐和誼透露,北汽正在電池技術上搞顛覆性的創新,而且該創新項目屬於“商業機密”,這也讓北汽“有十足的把握應對以後的挑戰”。

  徐和誼透露的“顛覆性”創新不禁引人遐想。目前在動力電池領域,固態電池技術優勢明顯,雖然離產業化進程較遠,但全球科研機構正在此領域進行積極探索。相對液態鋰電池而言,全固態鋰電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正極材料選擇的範圍寬、系統比能量高等幾大潛在的技術優勢。

  雖然北汽關於電池創新性技術的具體內容還不得而知,但徐和誼表示,北汽將在今年推出耗時只需30秒的新一代換電技術,屆時“比加油還快”的換電技術將成爲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