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不太擅長做麪食,但這餛飩倒是算少有的精品。對上海有着很濃情結的王家衛,在《花樣年華》裏,還會安排“蘇太太”,每晚換一件旗袍,穿了登登樣樣,拎着個保溫桶出去,爲的就是買餛飩。

餛飩一直是老上海的經典美食,薄薄的皮、厚實的餡料、濃鬱的湯底,大、小餛飩的市井氣息,是融入每一個上海人心底深處的,是無論走到哪裏,都不會忘記的。

在上海街頭巷尾的點心店裏,一定是會有菜肉大餛飩的,同時,也一定還會有鮮肉小餛飩。

上海人對餛飩的大小分的特別清楚。大餛飩重餡,小餛飩重皮。大餛飩個大餡多,一般都是當作主食,小餛飩皮薄湯鮮,搭配生煎小籠,通常是作爲墊飢的點心。進入秋天之後,上海早晚溫差變得非常大,這時候,喫一碗熱乎乎的餛飩,更是讓人溫暖又舒心。

對很多上海人來說,餛飩代表着一種家的溫暖,因此,要問起上海人什麼是正宗的“上海餛飩”,“姆媽包的餛飩”一定是記憶最深刻的,每每想起,一股暖意都會從胃裏升起。

家裏的餛飩爲啥好喫?現包是關鍵,原材料也很重要,地道點的,肉是自己買來絞的,菜是自己撿好剁碎的,這樣纔有家的味道。

說起這個菜餡也很有講究,一般用青菜、雞毛菜,但是爲了口福,上海人是不會嫌薺菜價格貴的,姆媽還會跟你解釋:“薺菜吊鮮味的”——筆者20多年前曾在北京工人文化宮的草坪上發現,坐在屁股底下的居然是薺菜,我爹爹一興奮,摘了一大包這種“野菜”回家包餛飩去了,現在看來,實在是不文明。

除了菜肉大餛飩,上海人還會在餛飩裏放入蝦仁,而到了每年螃蟹豐盛時,上海人家還會包一次蟹肉餛飩——當然,這在那個年代,是相當奢侈的享受了。

上海人下餛飩也十分考究,下餛飩的水,滾了幾次的絕不會拿來做湯底,考究一點的湯底會是骨頭湯,一般人家,至少是用下餛飩水的頭鋪,而本地人的餛飩湯底,則是以紅湯爲主。

餛飩端上來前,調羹喫上一勺豬油,浸在餛飩湯裏,等端到你面前時,一股香味不禁飄來——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熬豬油,偷喫“豬油渣”也是童年的一大樂趣,現在都健康養生了,估計沒人碰這個了。

要寫上海小喫,一定是繞不過上海小餛飩的,說起上海的小餛飩,一度還和“半兩糧票”一樣,成爲全國人民拿來嘲笑上海人的笑柄:“肉一眼眼,上海人真小氣”。但喫過小餛飩後再來評價,就會知道什麼叫“品味”,什麼叫“精緻”,什麼叫“生活的藝術”了。

老早最有名的小餛飩是“大富貴”點心店的,創建於清朝光緒七年,不過,上海小餛飩是否誕生於清朝,就不曉得了:“湯水上飄着點油花,蛋皮一絲絲在湯裏遊蕩,小蝦皮若隱若現,榨菜粒沉寂湯底”——上海小餛飩,講到底,就是用最少的料,做出最精緻的味道。這句話放在上海人身上就是:用最少的錢,花出最精緻的人生。

當然,上海人追求的除了精緻,還有實惠。比如,這個柴爿餛飩。

柴爿餛飩

現在很多人把柴爿餛飩稱爲“安徽料理三寶”,或者“黑暗料理三寶”,殊不知,早在民國時候就有柴爿餛飩了。

凡賣柴爿餛飩的小販,都有這麼一套設備:一根扁擔,一頭是個小櫃子,一個個小抽屜裏放着皮子、餡子、包好的餛飩、蝦皮紫菜蔥花等配料、油鹽醬醋等作料;另一頭是爐子和鍋子。爐子以劈過的廢舊木料——上海方言叫柴爿(cha ban)爲燃料,柴爿餛飩之名,即由此而來。

關於餛飩,上海人還有自己的發明:冷餛飩。天熱了,下好的餛飩,吹吹涼,淋上花生醬等調味品,考究點的人家,花生醬還是自家磨的。

還有聰明的主婦,會把這些冷餛飩下油鍋煎至兩面金黃,“幹煎餛飩”配上梅林黃牌辣醬油,或者簡單點,就是醋,真是打耳光也不肯放。

這纔是正宗的上海味道。其實,現在很多上海人懷念“小時候”的味道,並不只是留戀那份美味,還有那時的情,那時人與人之間的和睦與感動。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