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重慶女子朱曉娟過着與其他中年婦女沒有兩樣的生活:辛苦拉扯大的兩個兒子,都已經上大學找了工作,她操持自己的小家,生活趨於平靜。

2018年1月的一個電話,將她的平靜打破。

電話那頭說:你那個26年前被保姆拐走的兒子,找回來了。

朱曉娟一頭霧水,“大兒子”不是早就找回來了嗎?

當朱曉娟看到保姆時,她認出來這就是當年偷走她孩子的保姆。

當她看到二十幾年沒見的兒子“盼盼”時,她肯定這就是她的兒子,“幾乎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兒子究竟被拐到哪去了?這麼多年生活得如何?

現在這個“兒子”是誰,他的父母又是誰?

朱曉娟該如何面對兩個兒子?

……

這些統統源於保姆的一念之差。

新一期《和陌生人說話》節目講述了“保姆偷子案”始末,哥看完之後,感嘆這個人生錯位、失而復得的故事裏,沒有贏家。

“偷孩子給自己鎮命”

1991年,重慶護士朱曉娟生下了兒子“盼盼”,七斤六兩,白白胖胖,五官也很漂亮。

(圖片/新京報)

朱曉娟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裏把盼盼看得很重,極盡寵愛。

轉折點發生在盼盼一歲多的時候。朱曉娟的丈夫找來了一個保姆,身份證上叫羅宣菊,四川忠縣人。

沒想到,羅宣菊在朱曉娟家幹了七天,就帶着盼盼突然失蹤。

朱曉娟整個人都懵了。

意識到盼盼被拐走,朱曉娟夫婦趕緊四處尋找,根據羅宣菊身份證上的信息,找到了她的老家四川忠縣。

可是羅宣菊的家人說,羅宣菊被拐賣到了山東,朱曉娟又趕到山東,一看羅宣菊,並不是保姆本人。

這個羅宣菊也很可憐,她去勞務市場找工作,有人問她找不找工作,她就把身份證交給對方,結果被拐賣到了山東。

可家裏人明知道她在山東,也不找她回家……

90年代農村的窮與惡,把人逼到這種地步。

就這樣,身份證流落到保姆何小平手上,何小平假借“羅宣菊”的身份,偷走了別人的孩子。

她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鎮命”——自己生了幾個孩子接連死亡,“我八字大,命硬,之前死了兩個兒子。只有撿個娃兒來養,我自己的娃兒纔會活下來”。

鄰居老婆婆給她支招,去別人家當保姆,把別人的孩子抱走。

愚昧,無知,是悲劇的起源。

何小平沒有想過,自己孩子的命是鎮住了,被偷走孩子的一家人,他們還能活命嗎?

“百分之百是你的小孩”

朱曉娟夫婦找不到保姆,只能瘋狂地跑遍各地,廣東、湖南、福建、雲南、貴州也找了個遍,三年花了20萬。

當時的20萬,可不是小數目,這讓原本優渥的家庭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1995年,朱曉娟生下了小兒子,夫妻倆還是沒放棄找大兒子。

終於,1996年,全國打拐行動如火如荼,河南蘭考警方給朱曉娟夫婦打來電話,說他們找到了一個被拐賣的兒童,讓他們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丈夫說長得像,朱曉娟卻說不太像,於是去往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做了親子鑑定。

等待二十多天沒結果,說是實驗室斷電,進度到了85%,又等了20多天,河南高院給出了“具有生物學親子關係”的鑑定結果。

“兒子”盼盼找回來了,一家人欣喜若狂。

找回的兒子,得到了全家人最多的關愛,健康成長,如今在外地做金融工作,無論生活還是待遇都不錯。

被拐走的“盼盼”過得怎麼樣呢?

何小平當年把“盼盼”帶走之後,第二年就生了個女兒。

盼盼“鎮命”的任務完成了。

何小平本想把盼盼送回去,但害怕坐牢,就一直養着盼盼,還給他改名劉金心。

(圖片/新京報)

何小平在外打工,因此劉金心的成長是四處飄搖的,小時候常常被何小平的前夫打,還要忍受不穩定的寄養生活。

劉金心說自己是漂着的,對於家這個詞,他沒有什麼概念。

真兒子在一個底層家庭裏忍受孤獨、漂泊,“假兒子”卻得到一家人的悉心教育,這樣的錯位人生持續了26年,令人唏噓。

“養別人的孩子也是養,養自己的孩子也是養”

如果不是何小平主動向媒體曝光自己偷小孩,朱曉娟恐怕一輩子都見不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劉金心。

2018年2月,朱曉娟見到了20多年沒見的兒子,母子相認。

劉金心說,雖然這麼多年不見,還是感覺特別親,有說不完的話,這是自己和養母之間沒有過的。

朱曉娟重新找回了兒子,儘管開心,但劉金心的狀況,卻不是她期望的樣子。

劉金心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在貴陽打工時,劉金心認識了一個女朋友,兩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準備在2017年3月份結婚。結果,女方索要10萬彩禮,何小平拿不出來,婚事吹了,劉金心也失戀了。

失戀後,劉金心一蹶不振,開始酗酒,甚至喝到胃出血的地步。

抑鬱症、酗酒、沒有工作,劉金心拿自己和兩個讀過大學的兄弟比,很自卑。

朱曉娟將過錯歸咎於保姆何小平身上,曾當面指責過何小平:

“你偷了我的兒子不說,還把他養成這幅樣子,現在覺得壓力大了不想要了,就想甩包袱。你不能想怎樣就怎樣”。

朱曉娟還問,如果娃兒發展得好,你會給他尋親嗎?

何小平沉默。

至於另一個悲劇製造者——當年做親子鑑定的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他們給出的回覆是: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之所以出現結果偏差,“可能是技術問題。”

當時的親子鑑定技術這麼落後嗎?

河南高院的工作人員甚至放稱““養別人的孩子也是養,養自己的孩子也是養,現在養了二十多年的孩子,一樣可以養老送終。”

這能一樣嗎?

如果不是河南高院的鑑定錯誤,劉金心或許會被提前找回來,一切可能就不一樣了。

可最終河南高院也沒有對這起事件負責。

可以說,對於劉金心的悲劇,命運是一錯再錯。

劉金心也怪何小平,但是對這個養母兼犯罪者,他最終選擇了和解。

何小平的一時惡念,改變了幾個家庭的命運,這個結果太沉重了。

在哥看來,這個像電視劇一般的人生,對每個人都很殘酷:劉金心像局外人一樣,幾十年的身份缺位無法彌補。

養子陷入身份迷惑,自己究竟是誰,沒有比這更難以承受的問題。鳩佔鵲巢的尷尬處境,旁人根本無法理解。

對朱曉娟來說,多了一個兒子,也失去了兩個兒子。

這樣一場無法討回公道的錯位人生,但願再也不要出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