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國人,擁有各自關於人民幣的珍貴回憶。回首過去70年,作爲國家的信用、經濟的橋樑、中國的名片,人民幣不僅僅承載着回憶,更以獨特的方式,記錄着社會進步和歷史變遷,見證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助推着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你印象中最深/最早的錢是哪一款?

小印在辦公室內就這一問題對各位同事進行了採訪:

“我印象中最早的錢是‘大團結’。”86年的小李回憶。

“我印象最深的錢是那張20元,背後的桂林山水,就是我家鄉。”94年的小陳回憶。

“我以前每天只能拿到一張‘工農兵’一毛錢,買一包話梅。”70後史老師回憶。

正當大家努力回憶時,60後老林亮出壓在抽屜底兒的一分錢。

大寫的服氣!

此版一分錢其實屬於1955年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在此之前,還有1948年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

人民幣已經發行了70週年,從第一套人民幣到第五套人民幣,承載了國人無數回憶。更有不少人遊遍大江南北,就是爲了與人民幣上印製的風景名勝合影。

2013年7月,小陳於桂林“二十元人民幣圖案景觀”前留影

一張五萬元的人民幣

爲了讓大家快速瞭解五套人民幣歷史,小印特意梳理出以下表格。

也許有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第一套人民幣的最大面額竟高達50000元!

5萬元一張的人民幣,能買到多少東西?

據說,上世紀50年代初,通貨膨脹很厲害。有學者回憶,1953年,在昆明,5萬元可以買到2只雞或是20公斤大米,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100多元錢。

爲了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問題,提高印製質量,進一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共11種面額。摺合比率爲: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於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

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基礎上,第三套人民幣對版別進行了全調整、更換。這套人民幣自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共7種面額。

“大團結”大概是80後最初有印象的大額人民幣吧。

在經濟發展、商品零售額增加、貨幣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共9種面額。

在建國50週年之際的1999年10月1日,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該套人民幣共8種面額。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

可以說,70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面額從12種精簡到8種,更加符合實際生活中貨幣流通的需求。

打着雨傘印鈔票

時間撥回至戰火紛飛的1948年,隨着人民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分散的各解放區迅速連成一片,亟需一種統一的貨幣替代原來種類龐雜、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區貨幣。

1948年 10月,華北銀行第一印刷局接到印製首批人民幣的任務。不料碰上連日陰雨,房間積水嚴重,工人們就赤腳站在水裏工作。因爲房屋漏雨,工人們打着雨傘遮擋機器和印鈔紙。

首批人民幣剛剛印出,董必武立即將票樣送到西柏坡,面交毛澤東審閱。毛澤東接過人民幣,看了又看,興奮地說:“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裝,有了自己的政權,有了自己的土地,現在又有了自己的銀行貨幣,這才真正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哩!”

因此,儘管第一套人民幣有着面值過大、質量不佳等不足,但要知道,這套人民幣可是在隆隆炮聲和屋頂漏雨的艱苦環境中印製而成,實屬來之不易。而且,第一套人民幣實現了最爲關鍵的“貨幣整理與統一”的任務。

高科技防僞,假鈔無處逃

如今,打着雨傘印鈔票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從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幣的印製質量不斷提高,防僞技術逐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與第四套人民幣相比,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僞技能由十幾種增加到二十多種。

在原材料工藝方面,提高了紙張的綜合質量和防僞性。磁性微文字安全線、彩色纖維、無色熒光纖維等在紙張中有機運用,並且採用了電腦輔助設計手工雕刻、電子雕刻和曬版腐蝕相結合的綜合製版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爲適應人民幣流通的需要,2015年11月12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15年版100元紙幣。技術更先進,防僞力更強。

對,就是這張現在最常見的百元大鈔。

最大的一點感受就是,現在的每一張人民幣都完完全全是高科技的結晶。

不誇張地說,從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記錄着科技進步和歷史變遷,見證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助推着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說了這麼多,你是不是對人民幣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更深沉的熱愛?

這份濃濃的深情和熱愛,讓小印現在只有一個想法:

來自:上海證券報(ID:shzqbwx)

作者:李丹丹(實習生常佩琦對本文也有貢獻)

攝影:史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