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北京978是北京的藝術地標、寬窄巷子是成都的標誌、1933老場坊是上海的標榜、紅磚廠則是廣州的文藝代表的話,那麼漢口裏則是武漢的歷史古商業街的綜合體與靈魂之所在,它展現的不止是武漢歷史文化,更是長江流域人民的生活史。

  歷史是城市的記憶,一頁風雲,見證一段文明的演進軌跡。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抹風情,彰顯一方水土的氣質神韻。

  有人納悶漢口裏,一個藏在武漢三環邊上,遠離市區繁華紛擾的民國建築羣,而且旁邊就是武漢園博園,單從環境和建築風格來說,漢口裏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很多武漢本土的文化,民俗,美食等都能在這裏找到。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很有文化傳承的地方卻很少人去,這是爲什麼?

  漢口裏,是依園博園而建的漢味仿古建築羣。這裏還是蠻有味道的。從飲食來講,大中華酒樓、四季美湯包、熱乾麪、楚魚王、周黑鴨以及各種火鍋,店的品質與招牌在武漢都是響噹噹的。

  同樣是民國風情,相比楚河漢街的速成感,漢口裏多了更多歷史的沉澱和厚重感。徜徉在漢口裏,裏面古老的一磚一瓦,還有那些已經快消失的百年老字號出現在街頭,那些捏糖人等快消失的技藝出現在眼前裏,勾起的濃濃的記憶的味道揮之不去,在心裏彌久不散。

  漢口裏就是以漢口開埠百餘年爲脈絡,復原晚清民初漢正街、大夾街、長堤街、花樓街代表性建築、文化、商業形態,展現老漢口生活方式。

  漢口裏的漢正街、大夾街、長堤街、花樓街,是老漢口歷史最悠久、內涵最豐富、與社會生活關係最密切的街道。

  這裏不僅僅有幾百年老武漢的繁華的商業街貌,更有武漢當地豐富而真實的生活習俗。其實,武漢是長江流域發展起來的大城市之一,這裏的習俗代表了整個長江流域百姓的世俗生活,而漢口裏堪稱長江流域百姓的生活史。

  武漢的漢口裏,類似於成都的寬窄巷子,有着老武漢自己的文化地,而且復原了很多老武漢民國時最爲代表的漢正街,花樓街那些古色古香的街道及建築,展現了老武漢人民的生活方式,而且漢口裏喫喝玩學一條龍都可以嘗試的到。

  走進漢口裏,感覺到建築所營造的環境氛圍還是挺有磁性的,老屋木牆,鬥檐廊廓,街坊陣式,狹巷寬場,把老漢口的建築元素展現得很是豐滿。

  櫻花林裏,人頭攢動。花在人中,人在花中,七八對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敬業的攝影師或站或跪或臥,新人們,在攝影師的指點下,在漁洞櫻花的見證下,留下一個個永恆甜蜜的瞬間。我便找一僻靜之處,靜賞櫻花。

  藍天白雲之下,由下而上,一朵朵櫻花百媚嬌姿,紅的像火,粉的像霞,含苞的輕啓朱脣,半羞半閉。全然競開的櫻花,渲染的是一種熱烈,獨枝獨秀,點出的是一種靜美。猶如觀花之人,一羣人,玩的是熱鬧;一個人享的心靜。

  櫻花開得自然純粹,無需綠葉的襯託,爽朗大方,淋漓酣暢地昂揚開放,即使樹冠上百花盛開,老幹獨枝亦會一花獨秀。走出櫻花林,看櫻花大道,兩旁的櫻花樹,枝蔓花朵相接成蓬,行人完全是在花的遂道里穿行。

  人們偏愛櫻花,因爲它的花語更美好:櫻花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徵,代表着高雅,質樸純潔的愛情。櫻花宛如懵懂少女的,安靜得在春天開放,滿樹的白色粉色的櫻花,是對情人訴說愛情的最美語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