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定義,資產1000萬至5000萬。包括地級市分行行長,普通局長,小企業家,大企業中高層管理者。

富人定義,1億左右。區別也可以討論比較典型消費觀,文化,品味等等。因為如果我們討論為什麼富人可以賺比中產多是不現實的,因為知乎上的大部分人還沒變成富人。


首先題主這個中產和富人劃分方式有點問題,雖然怎麼劃分並沒有固定的標準。

比如如果討論的是階層,收入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題主自己寫的所謂普通局長,跟前邊的資產1000萬到5000萬本身就是矛盾的。甚至一個三線地級市的市長,明面的資產不一定很多,但是毫無疑問在中國屬於精英階層。

另外1000W跟4000W的區別,很可能大於4000W和一億的區別。畢竟1000W資產,在上海有兩套方式可能就勉強實現了。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可以變成兩個問題:

1、普通有錢人跟大富豪的區別?

2、中產階級跟頂層的區別?

有空繼續寫。
謝邀。首先這個標準不妥,從身份上比較好劃分,但各地經濟水平差距還很大,我不覺得有一億資產就是北京或上海的富人了。此外,教授,醫生等其實也可以算的上是所謂中產階級的主力,但不太會成為富人,當然,理想狀態下,局長也不會成為富人。。。最後,以上都是我編的,我身邊連中產階級都沒有。。。只知道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區別在於是否有一顆文藝的敢裝逼的心。。。
謝邀。我是真無產階級,我覺得富人喫飯應該用金筷子,種地是用金鋤頭,頓頓能喫肉。


中產遇到委內瑞拉那樣會返貧,富人不會。
中產不如富人有錢 ,富人關注的是移民,中產關注的是房價
比如在信息不對稱上,富人掌握的信息總是核心的,一手的,中產掌握的信息往往都是二手的。比如在房子的事情上,富人開發樓盤割韭菜,中產往往都是通過買房以求保值增值。富人雖孤獨但內心通透,中產的孤獨往往伴隨焦慮。

富人有錢,情感上也不缺失,就算是缺失也能體面。中產有錢,但有一堆家務事,往往伴隨著煩亂。

富人的煩惱,感嘆於時間的必然流逝。中產的煩惱,感嘆於物價時不時的上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