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星

經歷了漫長的4年戰爭和大半個世界的圍攻,德國不僅付出了200萬人陣亡的代價,其排名世界第二的公海艦隊自沉於蘇格蘭的斯卡帕灣,還需要向協約國付出賠款。

那麼賠款是不是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呢?參加巴黎和會的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爲了抗議要求德國賠款,退出政府工作,並撰寫了《和約的經濟後果》一書,抨擊這一要求超出了德國的償付能力,成爲暢銷一時的著作。但是此書儘管才氣縱橫,卻有很多錯誤預測之處,更重要的是,它樹立和強調了《凡爾賽條約》是德國的不公平枷鎖這一概念,爲該書想要避免的下一次大戰,反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儘管《凡爾賽條約》一直被一戰後的許多德國人視爲不平等條約,實際上,納粹也正是利用了這一普遍存在的情緒,在1933年通過大選上臺的。但實際上,《凡爾賽條約》真的是那麼不平等嗎?

首先,對於向戰勝國賠款這一點,一直是當時的慣例。賠款肯定會引起不滿,但並非一定會引起賠款國的經濟動盪,甚至引起未來的衝突戰爭。

1815年,第七次反法聯盟國家與法國簽訂了第二次《巴黎條約》。除了規定法國只能保留1790年的疆界並歸還拿破崙從歐洲各國掠去的藝術品,法國還要償付7億法郎的賠款,以發行公債的辦法分15次在5年內還清;賠款還清以前,聯盟各國派兵15萬人駐紮在法國東北的要塞,駐軍費用由法國負擔。這在當時是一筆鉅款,但此後歐洲卻保持了一個世紀的和平,人類文明的發展也在此階段突飛猛進。

普魯士在普法戰爭後,除了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之外,還強迫法國賠款50億金法郎(相當於40億金馬克)。更苛刻的是,柏林要求對手在5年內支付這筆鉅款,並出兵佔領法國領土,直到賠款完全付清後才撤軍。也正是因爲如此,法國人提前付清了這筆鉅款。在歐洲大陸,由於不存在獨大的一國,各國勢力此消彼長,因此各國在賠款往往還暗含削弱對方實力,使其暫時不能東山再起的含義。

假設德國在一戰中取得勝利,提出的條件一定不會弱於《凡爾賽條約》的條款。在一戰初起之時,德國首相霍爾威格所設定的戰爭目標,就包括提出領土要求和設立沉重的現金賠款,“使得接下來的18年至20年間,法國不可能有重金花在武裝上”。在與新奪取俄國政權的布爾什維克政權談判時,德國在《佈列斯特和約》中索取的領土,使俄國喪失了90%的煤炭,50%的工業和30%的人口。德國和奧匈還準備奪取烏克蘭的糧食儲備,僅僅爲奧匈就保留了一百萬車皮的糧食。德國提出的現金賠款則相當於90億金馬克。此時德國由於英國的封鎖,已經民窮財盡,甚至出現了市民靠蕪青爲生的現象,自然對於任何一點資源都不肯放過。

因此,無論從傳統還是現實角度,德國政府對戰爭賠款早有心理準備,德軍是在政府接受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計劃後放下武器的,而其中一點就是:對於德國的海陸空侵略給協約國平民及財產造成的所有損失,德國必須予以賠償。

那麼,賠款數額是否沒有計算依據呢?顯然也不是。畢竟,一戰西線就是以德國按照施裏芬計劃入侵比利時和法國領土開始的,當法國人在馬恩河戰役擋住德軍進攻巴黎後,長達4年的塹壕戰中,戰線基本就固定在比利時和北法領土。摧毀性的戰爭和德國將總體戰施行於被佔領國的政策,使得這兩個國家蒙受了巨大損失,兵火過處,工廠、村莊、市鎮經常被抹平。炮擊的累累彈坑和塹壕在百年後依然可見。更致命的是,當索姆河戰役之後,德軍向興登堡防線撤退時,實行焦土政策,德國工兵有條不紊地炸燬建築、砍伐樹木、給井水投毒、設置炸彈。1943年,德軍從烏克蘭撤軍時重演了這一幕,當時撤退的德軍在機車後端裝上大鋸,連經過的鐵軌枕木都一砍兩段。

該內容爲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