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探訪一年裏,這個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因電影展而生的電影產業園區的變化,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CEO樑嘉豔,提起這段歲月,她感觸頗深。平遙電影宮在一年的常態化運營中,“宮”裏的日子可以說是異彩紛呈。除了承載平遙國際電影展的成功舉辦外,它的存在,將電影與文化旅遊、電影科普活動甚至於整個古城的文化旅遊品位,融合、提升。它業已成爲平遙古城一張新的旅遊名片,一個能吸引八方遊客的有力抓手。

“宮”裏過大年 數據“節節高”

從2018年2月10日農曆臘月廿五那天,平遙電影宮開始常態化運營,一轉眼,它已經過了兩個中國年。而它的整體運營狀況,也能用中國人拜年時常用的一句祝福語“芝麻開花節節高”來形容。

樑嘉豔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一組園區統計數字——

在2018年農曆新年期間,平遙電影宮遊客數量近36萬人次,單日遊客數量超過5萬人次。從開園到正月十五期間,共計放映電影212場,觀影人數達10483人次,單日上座率最高爲46.81%,其中小城之春廳單場次最高上座率達到67.5%。

2019農曆新年期間,單日平均入園遊客數量超過6.8萬人次,比起去年農曆新年有明顯提高。觀影方面,農曆臘月廿三至正月十五期間,平遙電影宮共放映電影618場,觀影人數接近2萬人,單日上座率最高65.76%,500座的小城之春廳單場次最高上座率達到100%。

“對於一個只有五個廳的影院來說,我們已經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樑嘉豔對山西晚報記者說。在這些增長的客流中,園區的工作人員注意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遊客是專程從北京以及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周邊省份遠道而來,“員工在跟他們聊天時得知,他們是專門爲了來平遙電影宮看電影、逛書店纔來到平遙的。可見,平遙電影宮已經不僅僅是一座電影院,它已經成爲山西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能獨立對周邊省份的遊客產生吸引力。”

打出連環組合拳 創意活動公益放映忙不停

電影宮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並不是僅僅靠着電影展舉辦地這個所謂的“主角光環”,它自身的努力,藏在每一次腦洞大開的主題活動中。據樑嘉豔介紹,這一年裏電影宮舉辦的大型主題活動達20多場。

從開業首日,平遙電影宮就亮出了“平遙之音”“平遙境界”“平遙專場”三大品牌活動。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就在“平遙之音”首場活動中,帶着新書《賈想Ⅱ》舉行了見面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前來參加。“平遙境界”則是大型體驗式藝術展覽“年俗復興——中國門神展”,其展示了融入當代美學觀唸的門神年畫和皮影藝術,給觀衆帶來“新年俗”的體驗。“平遙專場”的主題爲“本土·本心”,遊客在位於平遙的大銀幕上,看到了《紅高粱》等經典影片重現。

今年春節期間,“宮”裏又啓動了寶寶模式,推出了“寶寶大過豬年”兒童歡樂市集,全新升級了包括自助娛樂區、玩具定製市集、蹦牀公園等十餘個文化娛樂項目。爲了宣傳推廣,賈樟柯回“宮”親自上陣體驗了一番,據說他的最愛是抓娃娃和卡拉OK。

除了各種周邊活動,電影宮在“看電影”這件事情上,也是經營與公益並舉,力求讓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感受電影文化。樑嘉豔說:“包含電影宮出資包場的惠民免費觀影、優惠包場、‘科長有福利’等活動形式在內,平遙電影宮一年大概已經做了60多場公益放映。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科長有福利’,我們已經連續做了20多場這樣的由電影宮出資、邀請市民免費觀影的活動,觀衆只要通過平遙電影宮微信、微博報名,就有機會來到平遙電影宮免費觀看最新的影片。”山西晚報記者看到,最近一場“科長有福利”,放映的是剛在柏林電影節上載譽歸來的影片《地久天長》。

公益放映讓更多的人走進了平遙電影宮,據“宮”里人的粗略統計,通過線上報名來到這裏的觀衆有平遙當地市民,也有來自呼和浩特、南京、北京、廣州、廈門、貴陽等城市的遊客;在平遙電影宮參與過公益放映活動的觀衆中,除了學生,還有會計、公務員、醫生、退休老人、消防員甚至環衛工人等等。樑嘉豔對山西晚報記者說:“我們曾自己出資包場,給數百位平遙當地環衛工人贈送過電影票,其中一個清潔工人說,‘我大概有三四十年沒有看過電影了。’還有人說,‘從來沒有在那麼大的銀幕上看過電影’。我們十分高興,能夠把電影帶進當地老百姓的生活中,能夠讓大家看到多元化的電影,豐富山西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年裏快速成長 本土放映團隊被專家點贊

不斷增長的遊客,豐富的活動內容。呈現在眼前的繁榮,讓人不禁想問,一年來電影宮常態化運營的內核是否也已逐漸成長起來?對於這個問題,樑嘉豔對山西晚報記者表示:“我們在運營中逐步地完善了硬件建設和配套設施,同時着力建立和培養一支專業的本土經營團隊。我們希望用三年實現收支平衡。”

據山西晚報記者瞭解,目前電影宮共有45名全職員工,其中70%爲平遙本地人。在進入電影宮工作之前,他們基本上都跟電影行業、文化行業從未有過交集,相關經驗基本爲零。“對於本地員工,我們有完整的培養計劃,希望通過專業人士的帶教和一系列活動的磨鍊,讓他們能夠有所成長。經過入職培訓和一年多的共同工作,有的同事成爲優秀放映員,有的成爲咖啡師,有的成爲獨當一面的中層管理幹部。”

樑嘉豔給山西晚報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平遙電影宮裏的放映員團隊,全部由平遙本地人組成。2017年第一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前,放映員團隊去上海接受了專業的放映培訓,正式成爲放映員。在常態化運營後,除了參與到影展這樣的大型國際性活動中,這些平遙後生們,每天都在電影宮做日常放映,業務能力突飛猛進。到了2018年第二屆電影展期間,來自上海聯和院線的工程師們受邀來到電影宮檢測放映設備,他們被驚呆了。“他們發現,電影宮的放映員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超過了他們自己——因爲我們的放映員每天都在放電影,天天跟機器在一起,成長速度實在驚人。此外,在影展期間,放映員們還特別得到了海外電影專家的高度評價。我們爲擁有這樣一支團隊而自豪。”

影迷朝聖地 未來還有二期擴建

雖然電影宮在常態化運營時,它的主要身份是一家有五個廳的影院,日常的電影排片是在上海聯和院線提供的影片範圍中選擇。而除了院線影片外,電影宮的系列活動“平遙專場”,則會放映一些非檔期的經典影片,這種在其他大銀幕上看不到的觀影機會,受到了很多影迷的歡迎。此外,電影宮的另外一個電影優勢,就是每年10月在電影宮舉辦的平遙國際電影展,其間會展映60多部全球首映、國際首映或者亞洲首映的精選電影,幾乎都是國內觀衆,去哪個電影院都看不到的影片。這樣的優勢,讓它成爲國內影迷心中觀影聖地,吸引着越來越多影迷慕名而來。

在採訪中,繞不開的話題,是這個“宮”與這座“城”的關係,現代電影藝術與千年古城風貌如何相輔相成。樑嘉豔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他們的理念,是要將平遙電影宮打造成一個以專業化電影放映爲核心的多元文化生活複合空間。在視覺設計方面,兼具傳統和現代的美學理念;在服務方面,儘量做細做好,希望能給古城帶來多元化的文化生活體驗。“最突出的一個變化是,無論本地居民還是遊客,提到平遙古城,大家都覺得多了一個新去處。”

在未來,平遙電影宮將會有二期擴建工程,屆時電影宮將把旅遊項目複合進來,據樑嘉豔介紹,目前具體的旅遊項目形式還處於研討之中。而目前在電影宮的日常運營中,管理者們還在思考,如何進一步豐富電影宮的業態組合,“我們想盡力增加一些優質文化活動,希望進一步吸引更多人瞭解電影宮、走進電影宮。”

本版撰稿山西晚報記者 張潔

圖片來源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