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這種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懺》(即《梁皇懺》)和唐代密教冥道無遮大齋相結合發展起來的。

既然被認爲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那麼,他的這個“最”之名,從何而來呢?

水陸法會爲何是最隆重的法事?

水陸法會,之所被稱爲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之最,首先因爲其持續時間長,其法事內容,在七晝夜之間,主要爲結界灑淨、遣使發符、請上堂、供上堂、請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聖等。

從灑淨之時起,連續七天,道場之內,經聲不斷,懺悔不已,佛號相續,所有參加水陸法會的信衆,都可以在法師的引領下,精進修行七天,如同打了一個精進七。這是一般經懺佛事不能企及的。其次,水陸法會七天之內,所要誦讀修習的經文及懺法衆多。本次水陸法會包括《金光明經》、《地藏經》、《金剛經》、《梵網經心地品》等,都有法師領衆誦讀。七日之內有機會修持如此衆多經典,實屬難得。

另外,廣爲行持的懺悔法門,多源於水陸法會,在這七天之內,參與法會者,可以在法師的引領下,拜梁皇寶懺、齋天、施放瑜伽焰口,通過至誠懺悔,消除自己現世前生的罪業,使自己惡緣消除,善緣漸成,此生既得利益。

參加水陸法會的殊勝之處在哪裏?

而水陸法會最極殊勝之處,卻遠遠不只這些,水陸內壇,結界之後,在主表法師的引領下,內壇法師及參與信衆,將迎請四聖界一切聖者,諸聲聞緣覺、菩薩、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降臨壇場,加持法會之上一切衆生。在一切聖者的慈悲攝授下,使水陸內壇,乃至外壇所有參與者,於當下得到加持,一切到達水陸法會之惡道衆生,亦能於當下獲利利益,乃至超生善趣。

水陸法會,正是以諸佛菩薩慈悲降臨攝授,諸法師引領修持而成爲叢林之中經懺佛事之最。一切衆生,若能於法會期間,精進行持,懺悔業障,越薦先亡,祈福現世,都將得到現前與當來之利益。使此生障礙消除,所願成辦,他世畢竟成就,永離苦厄。

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釋名如下:

“法界”:是指諸佛與衆生本性平等,理常一故,通稱法界。不同的經論和宗派,對法界的開合分類有所不同,有一法界、三法界、四法界、五法界、十法界等說法。

“聖凡”:是指十法界中的四聖六凡。四聖: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水陸”:是指水陸空三界衆生居住受報之處。空中飛行之衆生,須依陸地而休息,故包括於陸地而稱水陸。

“普度”:是指悉皆度化六道衆生,使之解脫飢餓之痛苦。

“大齋”:是指不限制的給予衆生飲食。

“勝會”:是法施之意。除佈施衆生飲食外,又有誦經持咒之法施,令受苦衆生心開意解,得法水之滋潤,故名勝會;又“會”者聚集之意,救度者與被救度者集會於一堂,飲食與佛法都在一起,故名爲會。即是說,憑啓建水陸法會普度大齋之功德,超度六道中受苦衆生,使之離苦得樂,趣入佛道。因爲這種佛事是以供飲食爲主,爲超度水陸一切亡魂而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