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指母親的兄弟,在漢族傳統地位舉足輕重。中國民間有很多種說法,例如「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父地位和權威可見一斑。那為何舅舅地位如此高?就要從母系氏族社會說起。

網上圖片

原始人類社會,存在兩種親屬制度,一種為母系一種為父系。父系制度一直延續到古代社會,甚至在近代社會的早期階段,至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們的姓氏及財產都是繼承於母系,這時舅舅的地位就相當於父親。所以,中國古代社會舅舅的地位崇高,應是母系氏族社會遺留下來的傳統。

網上圖片

清代婚禮情形 (網上圖片)

中國古代社會強調父權,舅舅往往是母親家族的父權代表。在古代,一旦有事務涉及到母親和外甥,舅舅擁有重要話語權,例如外甥婚宴時,舅舅需要坐在上位,母親是否要改嫁,也必須徵得舅舅的同意。現時閩粵地區客家人中,外甥滿月時要由大舅主持宴席。席位上,舅舅也必須要坐在最大的位置。

清代《姑蘇繁華圖》局部,描繪婚禮情況 (網上圖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