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四大行(工行、建行、農行、中行)紛紛公佈2018年“成績單”,他們再次用實力秀了一把“肌肉”。

  說中國最賺錢上市公司,沒人能比得上他們。

  列幾個數字:

  工商銀行實現淨利潤2987億元,日賺8.2億元。

  建設銀行實現淨利潤2556億元,日賺7億元。

  農業銀行實現淨利潤2026億元,日賺5.6億元。

  中國銀行實現淨利潤1924億元,日賺5.3億元。

  四大行淨利潤加總爲9493億元,上一年這一數字還不到9000億元。

  倘若還不能很具象理解這些數字,不妨做個對比。

  2018年,中石油淨利潤526億元,茅臺淨利潤352億元,萬科淨利潤338億元,96家央企合計利潤總額1.7萬億元。

  如此算來,四大行淨利潤相當於18箇中石油、27個茅臺、28個萬科、96家央企全部利潤的一半多。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銀行利潤哪來?超七成是息差

  四大行如此賺錢,他們的利潤從哪來?

  我們找來四大行利潤表一探究竟。

  工行2018利潤表

  先看工行:2018年,利息淨收入5725.18億元,比上年增加504.40億元,增長9.7%,佔營業收入的74%。

  建行2018利潤表

  再來看建行,2018年,利息淨收入4862.78億元,較上年增加338.22億元,增幅爲7.48%,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爲 73.80%。

  農行2018利潤表

  接下來看農行,2018年,淨利息收入4777.60億元,較上年增加358.30億元,增幅爲8.1%,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爲79%。

  中行2018利潤表

  最後看中行,2018年,淨利息收入3597.06億元,較上年增加213.17億元,增幅爲6.3%,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爲71.4%。

  利息淨收入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息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這部分收入佔四大行營業收入的七成以上。

  國是直通車去年在《每天淨賺上億元,中國這幾家公司的業績驚呆了》一文中曾解讀了銀行靠什麼掙錢,高利潤是否合理。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的觀點是,銀行利潤高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銀行業盤子總量大、基數大、利差穩定,利潤額高;二是和前幾年銀行業利潤易上難下有關。因爲,銀行業利潤一旦下降,將對其聲譽會帶來不良影響。

  利差行業性收窄 盈利承壓

  儘管四大行依然賺得盆滿鉢滿,但新的不確定性正在出現。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指出,2019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利差下降。“雖然建行的利差保持在同業較好水平,但總體趨勢是下降的。”利差下降將影響利息收入,而利息收入降低,將直接導致銀行營業收入、利潤承壓。

  農業銀行副行長張克秋也提到利差下降的問題。她指出,農行2018年前三季度利差較爲穩定,但在第四季度出現行業性下降傾向。進入2019年考慮國家貨幣政策,我們大概率認爲流動性總體寬裕,市場利率整體下行。從銀行投資端看,收益是下行趨勢,從付息端看,利率市場化,市場初期會出現階段性上浮。

  基於此,張克秋預判,2019年銀行業利差會出現行業性收窄。

  工商銀行行長谷澍也表示,今年以來市場利率有一個比較大的下降,特別是在銀行間市場、債券市場,利率下降比較快。信貸市場的利率也在下降,但比銀行間市場、債券市場下降慢一些。所以,今年銀行保持淨息差(NIM)是有挑戰的。

  谷澍進一步指出,工商銀行現在有8.5萬億的資產面臨利率風險,有利率風險的敞口,有3萬多億資產有匯率風險的敞口,加起來11.5萬億的資產,這麼大的數字一個百分點就是一千多億。

  中國銀行副行長吳富林表示,2019年淨息差將承壓,一是美歐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放緩,對銀行外幣淨息差帶來一定影響;二是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加快了資金形態的轉化,加劇了銀行間的存款競爭,會對銀行的存款成本控制帶來一定的壓力。

  面對可能出現的行業性利差收窄,四大行均表示,將努力控制負債成本,優化結構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銀行尋求 “第二發展曲線”

  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表示,中國的商業銀行如果按照傳統繼續走下去,前面的路只會越走越窄,這逼着銀行必須另闢蹊徑。

  建設銀行提出“第二發展曲線”,2018年全面實施了住房租賃、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戰略”,謀求業務的新發展。章更生表示,我們正在畫“第二曲線”,估計這個線會畫得很好。

  不止是建行,工商、農行、中行也紛紛謀求業務創新發展。

  谷澍表示,工行經營轉型在持續。零售業務市場競爭力在提升,貢獻佔比也在不斷提升。在金融科技方面,工商銀行啓動了e-ICBC3.0戰略,構築新一代IT架構,全面推動智慧銀行建設。

  農業銀行提出,將推進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零售業務與網點戰略轉型、中間業務提升“三大工程”,建構新的競爭優勢。中國銀行也在大力推進新技術在業務中的應用。

  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識別、科技賦能,這些前沿技術正在應用於銀行業,幫助其實現轉型發展。而通常人們所說的,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綜合化服務,均受益於此。

  而銀行業未來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此。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張文絞

  編輯:郭凌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