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喪,人活着的時候舉辦一場葬禮。

  葬禮,不是什麼吉利事,誰都不想死,更別說沒死就舉辦葬禮了。

  不過呢,有些算命的先生給某人算出了有大難,可能是血光之災。

  爲了破這個血光之災,需要舉辦一場葬禮衝,所以就有了活出喪。

  還有一些在“坎上”的老人,也就是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古人認爲這兩個歲數是一個人的“坎兒”,只要過了就能長壽下去,所以也會活出喪,也是爲了破“坎兒”這個他們認爲的魔咒。

  這種事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很少有人會做,即便是野史也見不到多少。

  《雍正王朝》裏雍正帝的兒子弘晝“活出喪”了一把,他在查抄“八爺黨”的檔口上來這一出,很顯然是爲了不得罪朝臣,畢竟“八爺黨”龐大,雍正帝不可能全部拿了他們,只會拿一些主要的臣子,其他大臣見主子都栽了,自己也就不會再與雍正帝作對了。

  但是,這部分大臣會恨查抄自己前主子的王爺、皇子、大臣,他們不是雍正帝的對手,但他們會與查抄他們前主子的王爺、皇子、大臣作對。

  所以,查抄“八爺黨”主要成員的家,一定會得罪很多大臣。

  雍正帝早在康熙帝沒有駕崩的時候便打算好了,一旦自己登基爲帝,會讓自己的四皇子弘曆爲自己的接班人。

  所以,弘時和弘晝,必須替弘曆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情。

  弘時,他不傻,之所以沒自己找理由不去查抄叔叔的家,是因他與八叔的關係不錯,八叔倒了,他就可以把八叔的朋黨接過去,好與弘曆奪嫡。

  弘晝,最沒希望當上皇帝的皇子,做個不被懷疑的閒散王爺就不錯了,所以他不得罪任何人,只想自保,因此上演了“活出喪”那部鬧劇。

  活出喪,關鍵在於“死”。

  弘晝活出喪,怕查抄叔叔們的家得罪人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爲,被查抄的叔叔們曾經的勢力再強,剩下的也都是小魚小蝦,他弘晝再不濟也不怕那些個臣子。

  所以,他不去查抄,真正怕的是父親雍正帝和哥哥弘曆。

  很簡單,一旦去查抄,就會抄到類似當年雍正帝爲皇子時拿到過的《百官行述》。

  任伯安只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兒,都有那些個東西,更別說八爺黨了。

  弘晝有自信對付八爺黨餘孽,但沒有自信過了父親雍正帝和哥哥弘曆那一關。

  即便是過了,他的父親雍正帝相信了,他的哥哥弘曆也不會相信。

  查抄,固然能得到一些便宜,但性價比太低,損失會更大。

  因此,弘晝活出喪,最主要的目的是跟父親雍正帝和哥哥弘曆說自己“死了”。

  不是人死了,而是奪嫡之心、奪名之心、奪利之心等於奪嫡有關的所有心死了。

  查抄“八爺黨”不參加,先前清楚八叔與旗主王爺們搞聯盟而不跟父皇說等等,這些都向所有人宣告自己雖生在帝王家,但無心政治,只想當個閒散王爺。

  有了這樣的表現,他的父皇自然相信他,他的哥哥弘曆也會相信他,就算不相信,也抓不到把柄,這就是弘晝活出喪的主要原因。

  那麼,弘晝真的沒有奪嫡之心嗎?

  書生認爲有,只要是個皇子都有,畢竟皇帝的寶座是吸引所有人的。

  但是,弘晝沒法急。

  因爲,弘時查抄了“八爺黨”,明顯是替弘曆做得罪人的事,他去了就代表不可能成爲繼承人了。

  再看弘曆,他從小的時候就被看做是繼承人了,即便他弘晝有鄔先生在,與弘曆競爭的勝算也不大,他的父皇可不是他的皇爺爺那麼仁慈寬容,認定了誰就是誰,其他皇子搶,下場不會好。

  弘時和弘曆的境況,讓弘晝沒法急。

  話說回來,他也沒必要急,因爲雍正帝只有弘時、弘曆、弘晝三個皇子有機會繼承皇位,弘晝爭不過,就等着其他皇子犯錯就好了。

  是他的終究是他的,弘曆肯定會犯錯;不是他的終究不會是他的,弘曆肯定不會犯錯,即便犯錯也不會影響雍正帝傳位給他,除非他死了。

  對,弘晝唯一可以期盼的便是弘曆一場大病死了,或者被弘時搞死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弘晝,一個無慾無求的皇子,因他沒法求,強大的弘曆在前面擋着,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是他的終究是他的,不爭便是爭。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覈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