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小鄉鎮,只要走在街頭逛街,你勢必會發現有小攤販擺出一個機器,裏面翻滾着烤腸、丸子等食物,其中烤香腸是最受小孩子的歡迎,在景區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小朋友們鬧着要喫香腸,拗不過的家長們最後還是花錢買了一根香腸安慰小朋友。這些香腸最便宜的2元錢,最貴的5元錢,但喫起來味道差不多。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香腸是什麼東西做的呢?

街頭烤腸

從德國的豬肉香腸,再到臺灣的熱狗腸,最後到我們中國的烤腸,香腸傳入中國到底經歷了哪幾層變化?最開始的香腸是13世紀的德國的法蘭克福香腸,因爲用料實在,豬肉被腸衣包裹後肉汁十足,所以很快受到喫貨們的喜愛。法蘭克福香腸到了美國,演變爲今日美國街頭的熱狗腸,只需要1美元,就能在街頭小販那裏買到一份夾着香腸的熱狗麪包。

意大利街頭的香腸

德國街頭的烤香腸

美國的熱狗在20世紀中葉進入日本,日本人對香腸的反應不算太大,但也把香腸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發明出了可愛的“章魚香腸”。香腸再由日本進入中國臺灣,臺灣香腸開始流行,飽含肉質的豬肉香腸獲得當地人的喜愛,甚至成爲臺灣夜市最出名的小喫之一。

熱狗腸

章魚香腸

臺灣香腸出現在中國大陸後,原材料發生改變。地道的臺灣香腸是用純豬肉製作,絞碎的豬肉灌進腸衣,再用明火燒烤。大陸的烤腸則是用大量澱粉製作,用金屬架加熱到熟透,嚼起來沒有豬肉的香味,口感鬆軟沒有嚼勁。最能顯現出烤腸原材料不同的,是臺灣烤腸和我們街頭販賣的烤腸價格不同,臺灣烤腸一般要20元一根,價格比較昂貴,但貨真價實。

臺灣香腸

街頭的煎香腸

曾有食品生產人員表示,烤腸的用料實在太亂了。你們考慮過那些只賣2塊錢的烤腸,看起來粉紅色的肉都是用什麼東西做的呢?答案是雞肉和澱粉。正規一點的廠家使用雞肉,加上豬肉香精和紅曲紅色素,爲了降低食物成本,再加入大量澱粉讓烤腸成型,做好的烤腸喫起來滿口都是粉,沒有一點豬肉的味道。

烤腸

爲了延長香腸的保存時間,大量防腐劑也是必須的。街邊的小攤販用的烤腸機,往往一開就是一天,烤腸在上面翻滾了不知道多久,更不知道這些烤腸是不是昨天就拿出來烤的,即使烤腸裏的雞肉是有營養,也早就被長時間的加熱破壞掉營養成分。小孩子喫到嘴裏的就是滿嘴粉,沒有任何營養,喫多了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街頭香腸

所以爲了小孩子和自己的健康,管住嘴,不要看外面小攤販的烤腸好像很香的樣子。那些黑胡椒烤腸,濃濃的黑胡椒味道是在掩蓋什麼,你們還不清楚嗎?最好還是不要軟下心腸給孩子買這種烤腸了,潛在危害很大啊。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