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輔索尼的兒子,皇后赫舍里氏的叔叔,計擒鰲拜的功臣,皇帝康熙的外家叔叔,索額圖是前途一片光明,連含著數十把金鑰匙的人。

可這樣的人,卻因為和皇太子胤礽密謀造反而被康熙處死了。不可不謂是康熙朝的一大疑案。

索額圖實是死於康熙的擔憂

康熙給索額圖立下的罪狀是:「結黨營私,助太子潛謀大事」,這才將索額圖處死。可奇怪了,助謀大事是什麼事?做皇帝?皇太子胤礽本來就是早就定好的國家儲君,皇帝遲早是他做,索額圖既然押了胤礽的寶,又何必那麼急著去做什麼大事呢?

所以索額圖輔助太子胤礽奪位,導致被處死的理由並站不住腳。他之所以會死,主要還是康熙擔心太子胤礽能力不夠,容易受到索額圖這個叔外祖父的控制,重蹈多爾袞、鰲拜的覆轍。

當時的朝廷,雖然康熙已經逐漸從四大輔政大臣的陰影下逃離了出來,可這時又弄出了個「南黨」、「北黨」。「南黨」領袖就是納蘭明珠,而「北黨」的老大就是索額圖了。

這兩人政見不合,早在康熙撤三藩的時候就顯現出來了。明珠主張撤藩,而索額圖反對撤藩,甚至出現了索額圖要求誅殺主張撤藩的明珠等人(這不是電視劇劇情,而是真實存在的)。後面康熙撤藩成功,卻也引發了長達八年的三藩之亂。

索額圖和明珠這兩個黨魁的鬥爭也趨於白熱化了。只不過當時康熙正在為三藩、台灣、俄羅斯等事苦惱,還沒空去處理這兩人。

在各地叛亂逐漸平定後,康熙開始大力起用明珠一黨,用來制衡索額圖一黨。前面也說過,索額圖是康熙一朝炙手可熱的紅人,而越到後面,索額圖的勢力也急劇膨脹,黨羽遍布朝野民間。人稱「三眼索相」,民謠有云:要做官,問索三,要講情,找老明。

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完全取代了皇帝在民間的地位,這對於一個痛恨結黨,對權力有著控制欲的康熙來說,是萬萬不能忍受的。

到了康熙十九年,索額圖以退為進,告病還鄉,像他父親索尼一樣,暗中靜觀朝局的變化。而明珠一黨坐大,終於也到了康熙的忍耐臨界點。

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奏彈劾明珠,康熙下令革去明珠大學士職務,對他的黨羽都給予了打壓,但依舊任命明珠為內大臣、議政大臣,再起用索額圖,依舊保持著雙方的平衡。索額圖雖然被起用,可明珠在朝中的權力也不小,可以相互制衡,不過這樣的平衡直到康熙四十一年再被打破。

這一年索額圖已經67歲,並且在前一年已經告老還鄉了,不過康熙依舊不願放過他,以他和皇太子胤礽在一起呆了一個多月,有不可告人的密謀為由,在南巡迴京後將索額圖處死。如此對待一個年進70的老功臣,康熙此舉是真的有點忘恩負義了(當初鰲拜專政,康熙也沒殺)。

康熙給索額圖安排了很多罪名,稱他是「本朝第一罪人」,禮親王昭槤還說「索額圖在監獄時,還有人給他送過飯,之後還替他收殮,幫他辦喪事」等等。

可也不想想,朝廷大獄這麼容易進去的?索額圖的那個門人大概也是個武林高手,能「痛哭而去,不知所終」。只能說「牆倒眾人推」吧!連號稱依實記載的昭槤也有點免不了俗。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貪污腐敗,結黨營私,對抗朝廷,意圖改天換地


索額圖權傾朝野,大肆受賄,和明珠大搞黨爭,這些康熙都可以忍,可是索額圖偏偏觸碰了康熙的底線,那便是參與了奪嫡之爭,這也是為什麼康熙震怒並決定處置索額圖。參與奪嫡,自尋死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