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一直對平安的線下產品的態度不太友好,所以這兩天總有人問我怎麼看待平安福升級。

簡單說一下,平安福這次升級算是良心發現,把從前的大坑填了不少。

最主要的升級包括兩點:

1)解綁了賣得死貴的長期意外險,讓大家自由選擇。

2)輕症種類增加,

尤其是增加了不典型心梗、冠狀介入、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三大高發輕症,把窟窿補全了。

雖然保費又漲了,價格貴的不行,責任也剛剛達到及格線。

但是這兩天就有不少營銷號又開始吹平安福了。

也有不少代理人在我原來的文章下面狂轟亂炸,

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

代理人評論截圖一

代理人評論截圖二

惹誰不好非惹我?

非得要我再扒一次底褲?

今天的文章很長,但是看過以後,相信你不僅對平安福的面目會有了解,甚至對整個保險行業都有所了解。

貴上天的平安福

升級後的平安福,產品責任說起來要簡單很多:

包括1個主險+1個必選附加險+N個可選附加險。

主險是一個終身壽險,保死亡,不幸死亡會賠保額;

必選附加險是一個終身重疾險,保重疾,一旦罹患重疾會賠保額;

可選附加項林林總總十幾項,每項都還要再花錢,

我們不妨先把可選的放在一邊,待會兒聊,

重點說必選的兩樣:

一個終身壽險,一個終身重疾險,看著是兩份保險吧。

平安福的操作很迷,搞了個共用保額。

什麼意思呢?

比如,

老王給買了51萬保額的壽險,50萬保額的重疾險,

很多人理解的是老王得了重疾,賠了50萬,之後老王不幸身故,再賠51萬。

而平安福「厲害了」,人家保額共用,

老王得了重疾,賠了50萬,之後老王不幸身故,就只賠51-50=1萬。

而如果老王買了50萬保額壽險,50萬保額的重疾險。

那麼賠了重疾,壽險就用不上了;不幸沒得病死了,重疾也就用不上了。

兩項只能賠一項。

所以其實啊,它就是一款帶壽險責任的重疾險,

而且還不含豁免責任,豁免責任還要再加錢。

能把一款產品拆成多個賣,還能說得這麼清新脫俗的,也就是平安福了。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你搞了保額共用,總不能花兩份保險的錢,買一份保障吧

平安福這個小機靈鬼,TM還真就這麼幹了。

保費貴得可不少。

通過表格可以發現,這三款的責任是差不多的,平安福稍差一點。

可平安福的價格,依然高出天際。

平安福是12884元,康樂e生2019是7600元,平安福保費貴了41%。

如果加上癌症責任,

平安福是14919,超級瑪麗旗艦版是8505,平安福保費貴了75%,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咱們說終身壽險責任,對於絕大多數家庭都不是必要的。

因為終身壽險責任非常貴,划不來,一般來說配個定期壽險就夠了,

可很多人喜歡配,我攔都攔不住。

但求求大家睜眼看看,如果不帶壽險責任的保費是多少:

超級瑪麗旗艦版含癌症二次賠,如果去掉壽險責任,每年只要5455元,

僅為X安福價格的36%!

請那些試圖給平安福洗地的人出來一下,

什麼時候我們的買保險的標準低到了沒有坑就行?

貴了這麼多真的合適嗎?

這時候平安的人要說了,

貴得合適啊!

你說的那些保險,也就只佔了個便宜,

我們平安,貴是有貴的道理。

很好,接下來肆公子就跟你掰扯掰扯道理。

平安福貴,到底貴在哪裡?

(1)

平安福貴在條款?胡扯!

平安福貴,貴在哪裡呢?公子自己也很好奇,我假想了一下,

如果我是平安代理人,

我該怎麼跟我的客戶解(hu)釋(you)這貴了將近一倍的保費呢?

我一拍大腿,

欸!是保障責任的差異!

我們平安雖然賣的貴,但是我們對疾病定義寬鬆啊!

別人不賠的我能賠。

(代理人言論)

那麼這個解釋能行得通嗎?

我們不妨比比看。

我們把平安福的基礎責任一一拆出來,

為了方便比較,

就拿前面說的超級瑪麗旗艦版作為對比對象,我們到底看看事實是怎樣。

I)身故責任

身故責任最好說,

所謂身故,賠的是死亡,

你說,這能有什麼差別?

因為得病不幸死了,都會賠保額,買了50萬賠50萬;

因為意外不幸死了,也都會賠保額;

沒什麼原因,壽終正寢了,還是都會賠保額。

當然,這也是有一點差別的,因為平安福的底層是個壽險,所以二年後的自殺也能賠。

但說句不好聽的,

即便某人打算兩年後自殺,該買的也是更便宜的定期壽險,而不是平安福。

自殺,肯定不是我們買保險的初衷,所以這點基本可以忽略。

身故責任,只要看清了是賠保費還是賠保額,還是賠現金價值,

無論哪款產品,都一樣。

II)重疾責任

疾病的部分是大家最擔心的,

疾病定義繁多,沒點醫學常識根本看不懂,總有人擔心保險公司會不賠。

保監會就是為了防止保險公司該賠的不賠,一刀給切了25種重疾,規範了這25種重疾的定義。而這25種佔到了實際理賠的95%,覆蓋了最主要的疾病。

但是很多人還是擔心,這25種里,產品間會不會存在細微的差別呢?

好,公子特意做了功課,我們翻條款,我把重疾的定義一樣一樣地列在了下面:

(點擊看大圖)

由於平安福的購買年齡限定在18-65周歲,18歲以下可以買的是少兒平安福。

所以,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語言能力喪失這三種病,超級瑪麗旗艦版和平安福的定義之間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那麼,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這核心的25種病的定義是一模一樣的,之間一點點差別都沒有

光這些病,就佔到了實際理賠的95%,

平安說的它們理賠寬鬆,95%就已經不成立了。

那麼剩下的5%呢?

好,公子繼續扒。

這張表展示的是,平安福和超級瑪麗旗艦版之間的差異病種:

很多病平安福有,但超級瑪麗旗艦版沒有。

也有很多病,超級瑪麗旗艦版有的,平安福沒有。

大家會發現,剩下的這5%,

患病幾率都非常低,增加一種貴不了多少錢,

保險公司心裡巴不得都保上,都保上可以顯得自己又全又好。

如果我拿出個艾格門森綜合征說,我們X安福賠這個,你們不賠。

那反過來說,X安福還沒有嚴重癲癇呢,還沒有脊髓灰質炎呢?

這麼比較,不是腦袋有病嗎?

同理,如果我拿出來一種核心25種重疾以外的病,我是90天賠,你是180天賠,我就比你強。

這麼比較,不也是腦袋有病嗎?

可這種比較方式,我們接下去就可以看到。

III)輕症、中症責任

輕症、中症的道理一樣,

本次升級把高發的不典型心梗、冠狀介入、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加上以後,X安福在病種上達到了平均水平。

(點擊看大圖)

在12種高發的輕症、中症中,超級瑪麗旗艦版強於平安福是兩種(輕度燒傷和心臟瓣膜介入手術),平安福強於超級瑪麗旗艦版是慢性腎功能障礙

慢性腎功能障礙定義更松?可算抓住一個平安福強一點的了,那不得大吹特吹。

然後X安福的代理人就敢說別人的保險買了不賠。

我可去您的吧!

平安福你的尊嚴在哪裡?

從賠付比例上,人家輕症可是賠30%,中症可是賠50%,而你只是賠20%。

而且啊,一個疾病上一款比另一款的定義寬鬆太正常了,

輕度燒傷和心臟瓣膜介入手術,比你X安福寬鬆的時候你咋又閉嘴了?

所謂的疾病差異只存在於細枝末節,整體差異根本不存在。

IV)豁免責任

從被保人豁免看,平安福是輕症/重疾豁免,超級瑪麗旗艦版是輕症/中症/重疾豁免

從投保人豁免看,平安福是輕症/重疾豁免,超級瑪麗旗艦版是輕症/中症/重疾/高殘/身故/疾病終末期。

超級瑪麗要好上一截。

而且!平安福不僅投保人豁免要加錢,連被保人的豁免都是要加錢的!

平安啊,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變得這麼摳了?

對比了這麼多,平安福不僅沒看出來啥優勢,反而感覺仍然在責任上仍然落後別人半頭。

如果看責任,看起來仍然沒法解釋X安福的貴。

平安福的貴,不在於責任更好和條款寬鬆!

(2)

平安福貴在理賠?胡扯!

我作為平安的代理人,公司的狼性文化告訴我不能輕易放棄。

我又一拍大腿,

條款只是表象,理賠才是更深的水面。

我們平安理賠好!

你們買的那些便宜的保險,他們能賠嗎?

便宜的保險會不賠,這個解釋能行的通嗎?

有意思,你要是用這個解釋,

這不就撞到槍口上了嗎?

某些人誤以為理賠這種事情沒法比,才把它搬出來,

怎麼就沒法比了?

我們從兩方面看,

一個是會不會賠的問題,我們可以用獲賠率量化,

另一個是賠的快不快的問題,我們可以用理賠速度量化。

2017年,平安獲賠率98%,光大永明獲賠率98.7%:

不僅如此,其實各大保險公司的獲賠率是差不多的,並不會存在條款明確,誰不賠的問題

另一個是理賠速度,平安夜郎自大以為自己賠得快,

來,我們來看2018年新華報的報道:

保險科技為理賠服務賦能

認識字不?

新華報說的是超級瑪麗旗艦版的承保公司光大永明賠的最快。

事實上,對於明確的責任,保險公司沒理由拖延的,大家賠的都很快:

我說你撞到槍口上了你還不信。

理賠能有啥區別,請對方辯友想好了再說。

因為,

理賠,壓根沒區別!

(3)

平安福背靠大品牌,就是好了嗎?

雖然失敗了兩次,但作為光榮的平安代理人,我不能為公司丟人。

我再一拍大腿,

對啊!我們平安公司大,

平安就是塊金子招牌,你們買了是你們的光榮!

你買空調是不是認準格力、你買手機是不是認準華為、小米。

我們平安,就是保險界的格力、華為、小米!

我驕傲!

那麼,這個解釋如何呢?

這種說法有一點點的道理,大品牌嘛,分支機構多,郵寄材料會比較方便。

但是,因為品牌原因價格貴5%-10%還可以接受,貴出一倍也未免太過分了。

關於保險品牌的認知,有三點需要跟大家普及一下。

i)在保險行業,大品牌和大公司是兩碼事

在保險行業,因為保險牌照的稀缺性,導致保險公司都不是小公司,

隨便舉兩個例子:

光大永明,由世界500強的中國光大集團、加拿大最大的壽險公司永明金融集團等聯合持股,中外強強聯合;

招商人和,能追溯到1895年的輪船招商局,目前的股東招商局、中國移動、中國航信,這才是真正的國家隊。

你直觀感覺平安大,首先它確實也是巨無霸,

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品牌大,因為他們宣傳多、代理人多。

可是這些宣傳和代理人不花錢的?

ii)平安大品牌,意味著更高的廣告費用

為了維持所謂的品牌,可也是要投入成本的,

平安的廣告費真的是一絕:

2017年,平安的全年宣傳費高達200億,當年平安的理賠金額是211億。

宣傳費都趕上理賠金額了,

怎一個牛X了得。

當然,2018年,平安的廣告費下降了不少,118.89億。

所以現在才優惠騰出點手來搞搞產品?

iii)像X安,也曾經歷了這些小品牌發展的一切

可能大家都不會相信,

在90年代末,平安也曾代表著性價比。

當時的平安,8.8%的預定利率,秒殺了市場上一眾產品。

大家想想,8.8%的預定利率,哪個企業也扛不住啊,現在的產品很大程度上也是填當時的窟窿。

在平安知名度起來以後,就開始越發保守,直到現在,你懂的。

像百年,復星,還有最近紅極一時的光大永明,其實某種程度上走得就是X安的路。

互聯網渠道興起以後,靠低價先把名聲打起來,薄利多銷。

買保險買品牌是件很荒謬的事情,

你多交這個錢,真的什麼都得不到。

你買平安這種大品牌就有面子了?

即便真的不差錢,真不如拿這錢換輛好車。

我們沒必要通過一份保險,證明自己身份。

(公子群里的朋友說,退了X安福,能省一輛賓士錢)

(4)

平安福這麼貴,很大原因在於高昂的銷售和運營成本

假如我是平安的代理人,我就是把大腿拍紅,也肯定想不到一個合適的解釋理由:

為什麼?

因為每年貴的錢很大部分是支付了高昂的運營成本和銷售成本。

真不好意思,我把平安去年的財報也扒下來了,

沒有針對的意思,就事論事:

每年的傭金,佔到了總保費的18%;

每年的運營費用,包括內勤和門店費用,佔到了總保費的10%;

你來說,平安福為什麼這麼貴呢?

總結一下我們的第二大部分,

平安福賣得貴,

不是貴在了實打實的保障責任!也不是貴在了理賠服務!

而是貴在了虛頭八腦的品牌溢價!貴在了龐大的銷售和運營成本!

那買平安福?買個P哦!

平安福主險價格貴,附加險暗藏殺機

既然平安福主險賣的這麼貴,那麼附加險會不會給我們眼前一亮的亮點呢?

那你可真就想多了。

平安福的附加險,一個賽過一個坑。

1、長期意外險

這次平安算是良心發現,終於把長期意外險解綁了,讓大家自由選擇。

所以大家千萬別傻乎乎得又跳進坑裡了。

長期意外險有多坑,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就知道了,

50萬保額的長期意外險,保到60歲,30年繳費,每年要1650元。

而一年期意外險大保鏢,每年只要158。

平安福足足貴出10倍多。

咱們說,意外險續保條件極寬鬆,而且絕大多數無需健康告知,每年還不漲價,根本沒必要買長期的。

而這每年十倍的保費,就純屬智商稅。

2、癌症多次賠責任

癌症多次賠,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保險含有這項網紅責任了。

咱們都知道,得了癌症可能會複發,

而這項責任,

一旦癌症持續、複發、轉移、新發,都能再拿到賠付,

得癌賠了50萬,一段時間後發生了上述情況,就還能賠50萬,

非常人性化。

可是,平安福不同,它又整了不少幺蛾子。

要想用上這個責任,非常難。

i)發病順序有講究

平安福的條款是這麼說的,初次確診的重疾必須是惡性腫瘤,才可能有多次賠付:

如果首次得的重疾不是癌症,比如重度腦中風後遺症,

那不好意思,這個附加險就無效了,保費白交!

正常情況下,以前面舉例的超級瑪麗旗艦版為例,

第一次無論是得了什麼重疾,生存滿3年後,只要是得了癌症,就會賠。

可平安福就要搞個特殊

得個重疾還講究得病的先後順序?

順序不對就不賠。

平安的人出來一下,你來告訴我,

你們官方指定的得病順序是什麼?

ii)間隔期五年

如果「幸運」地第一次得了癌症,就能順利的得到多次賠償了嗎?

那你太低估我大平安了!

初次確診惡性腫瘤拿到賠付後,堅強活夠5年,再次患癌/複發/轉移,才能拿到第二次賠付。然後再堅強活夠5年,患癌/複發/轉移,才能拿到第三次賠付。

多次賠付有間隔期無可厚非,但是五年間隔期這個設置就巧妙了。

市面上好的產品多次賠付間隔期為3年,比如超級瑪麗旗艦版、芯愛。

我們知道,醫學上有一個「五年生存期」的概念,是說90%左右的癌症複發或轉移會發生在5年以內,如果成功活過了5年,基本上後續再發作的概率就很小了。

平安福這個「小機靈鬼」,巧妙避開了可能需要多次賠付的時間段。

毫不客氣地說,含癌症多次賠責任的產品幾十款,平安福這個是我見過最坑的。

3、心腦血管和肝臟疾病保障

平安福有項責任乍看起來很不錯,它會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臟疾病,多保多賠。

什麼意思呢?

比如重疾買了50萬保額,又買了50萬的心腦血管疾病保障,

一旦得了急性心肌梗塞,這屬於心腦血管疾病,能一次性賠100萬。

而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臟疾病一般來講都是很高發的,

我們還是要首肯這項責任是非常前瞻和進步的,實用性較高。

但是!公子算了一下保費,

真真是驚掉了下巴。

30歲男,30年繳費,

只有50萬保額的壽險和重疾險,

每年要12884元,

而加上這兩項責任,每年要18452元,

足足貴了5568元。

然後公子測了一下目前最便宜的健康保2.0的價格,

每年5198元。

這可是一份包含輕症和中症的完整重疾險啊!比這兩項責任的保障要多得多!

合著您多出這兩項責任就貴出一份重疾險錢唄?

平安福,實在太過分了!

我依然不建議X安福

當然,咱們不能說平安福沒有優點,在幾個細枝末節處平安福還是不錯的:

1、輕症增額

70歲以前得輕症,每賠一次,重疾險的保額也增加20%,最多可以增加60%。

2、運動增額

投保兩年後,累計18或24個月達到每月至少25天運動步數不低於1萬步,重疾險保額增加5-10%。

所以,如要購買平安福,請配合該「黑科技」使用。

3、產品升級機制

平安福每年都會升級,就像今年升級,把之前早該補的窟窿補上了。

當然,每次升級,價格自然就要上漲一次。

前提是你要足夠有錢,每年都能多掏錢,隨著X安福玩這個補洞遊戲。

可是,

你TM個大公司,為什麼設計的產品這麼多坑?

就不能在產品設計之初考慮考慮我們老百姓,起碼把責任配齊了嗎?

像平安福這種產品,價格貴,責任差,

沒買的一定睜開慧眼,千萬別踩進去。

買了的,我的意思還是退了,及時止損。

每年的保費實在差得太多,就像前面的例子,幾十年能差出輛賓士,

這實在太可怕了。

即便你真的不捨得退,這次的升級也一定跟著升了,不升級的產品實在太坑,現在起碼基本責任有保障了。

現在一提起平安我就腦殼疼。

我就因為之前寫了幾篇關於平安福的文章,現在都快成了平安百萬代理人的公敵了。

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本次升級,能看出平安還是在努力了,

就好像一個平常考20分的學生,現在已經逐漸能考40分了。

但是公子覺得還不夠,

我還是希望平安把多放點精力放在產品,而不是銷售上。

既然產品都賣了這麼貴了,降價也不現實。

未來能否為已經承保平安福的人提供一些免費的責任?

心裡多裝著點你的客戶。

保險信息不對稱非常嚴重,十買九坑,買保險前仔細閱讀下面的攻略可以讓你少花幾萬塊冤枉錢。

  • 保險購買攻略:
  1. 我集多年經驗總結了3節保險精華課程,聽完秒懂保險
  2. 一文讀懂四大保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
  3. 人生不同年齡階段該怎麼買保險?(史上最詳細攻略)
  4. 為什麼業務員推薦的保險幾萬塊,網上的保險才幾千?
  5. 小保險公司的產品那麼便宜,靠譜嗎?
  6. 網上買保險理賠難嗎?
  • 全網高性價比保險測評+全網最全產品篩選攻略:
  1. 全網最全重疾險攻略+全網98款重疾險測評
  2. 全網最全醫療險攻略+全網108款醫療險測評
  3. 全網最全意外險攻略+全網156款意外險測評
  4. 全網最全壽險攻略+全網50款壽險測評
  5. 最高性價比兒童重疾險測評
  6. 少兒及老人意外險最全攻略+全網測評
  7. 今天,我把平安福的底褲拔下來了
  8. 今天,我把少兒平安福的底褲扒下來了

寫在最後:

  1. 如果看完上面的攻略還不是特別懂,可以點擊鏈接聽我總結的3節保險課程,這是我集多年經驗總結的保險精華,保證3節課能幫你徹底搞懂保險的主要問題。
  2. 想給家庭配置最便宜保險,或者掃碼關注我的公號「肆大財子」留言,我會以自己多年的經驗,幫你提供一些值得參考的建議。
  3. 如果聽完課程還有個性化問題,可以點擊鏈接一對一諮詢,不過諮詢前先務必看攻略和課程學習基本保險知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