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習與複習:考試題型

「別人都已經複習了,可是我還在學習。」

說實話,這真不是個段子——我有一次沒好好準備考試,差不多就是這個狀態吧。

哈哈,這並不是個好行為,大家千萬不要學我。


如果你確定好了報考專業、確定好了這次要報考的科目,那麼下一步就是要開始準備你的學習和複習了。

如果你是報名參加了培訓機構,那麼就請你一定要好好上課聽講。而根據我上課的經驗,每一位任課老師上課前都會先明確地告訴所有學員,本學科這一次開考的日期考試的時間長度(150分鐘)以及最重要的考試題型

除了任課老師告訴你的考試題型之外,我建議各位考生仔細看一看教科書前的教學目標,尤其是一些自考專用教材,會特別詳細地羅列每個章節的知識要點,不同的知識點會分為識記、領會、簡單應用等分類。

而對於這些不同程度的考覈,就會有不同的考題類型。譬如識記的部分會考名詞解釋或是簡答題;而需要「簡單應用」的知識點往往會在論述題中考到。

不同的科目一定會有不同的考試題型。此外,如果當年的政策有什麼變化,題型也可能會隨之調整——我之所以把考試題型放在這麼前面、這麼重要的位置上來給介紹,是因為這一次的複習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關注題型的重要性。

事實上,考試題型不是指你要考的這門科目具體會考哪些題目,而是指哪些類型的考題。更重要的一點,這些不同類型的考題,有多少分值,以及評分標準。

由於我參加的是文科類的理論考試(如心理、教育這一類的科目),對理科類(尤其是高數這一塊)不甚瞭解,所以給不出任何建議。

望見諒。


大部分理論類的考試會有以下分類:

A、選擇題

a、單項選擇題

大多數文科理論類科目都有的題型。根據不同的科目,題目數量約從20至30道不等。一般分值為1分/1題。

單項選擇題是很重要的拉分項目,一定要抓住。

b、多項選擇題

首先,請放心,這不是每個科目都必須得有的題型。題目數量一般在5-10題不等。一般分值為2分/1題。

難度係數遠高於單項選擇題,對於知識點的考覈程度更深更細緻。所以在學習和複習時,遇到一個小的知識點需要識記有幾個平行的小點時,要稍微注意了。

所有選擇題的來源大多數都是課本上的一些知識小點,譬如几几年發生了什麼事件,誰提出了什麼理論等等,基本上來自需要識記和領會的知識點。

在這裡,我多說兩句解釋一下單選和多選之間的難度差別:

單項選擇題:四選一,只需要選出一個選項。

——也就是說,你實在不會的話,瞎選一個蒙對的概率是25%

多項選擇題:五選X(X≥2),至少要選出兩個選項。

——也就是說,每道題有25種可能性,瞎選蒙對的概率是4%

然而,我估計有些人真的連排列組合都不會,所以我把所有可能性都列一下好了。

五選二: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五選三:ABC ABD ABE ACD ACE ADE BCD BCE BDE CDE 五選四:ABCD ABCE ABDE ACDE BCDE五選五:ABCDE

我為什麼要這麼詳細的說明多選題?是因為我自己就很慫多選題,也希望大家也重視一下。

B、非選擇題

a、判斷題

不是每個科目都必須得有的題型。題目數量一般在5題不等。一般分值為2分/1題,判斷對錯拿1分,改正錯誤描述拿1分。

這種題型比較簡單,一般對錯比較容易區分——根據我的經驗,如果你能判斷出對錯(拿1分),那麼距離你能改對錯誤描述也就不遠了(再拿1分)。

由於這個題型比較簡單,所以很多科目是不考的。

b、名詞解釋

依然不是每個科目都會有的題型。題目數量一般為5題。一般分值為3分/1題。

相信我,名詞解釋是一類非常重要的送分題。如果你能背誦默寫出教科書上的原文,那當然是最好的;不過你背不出原文也不要緊,因為只要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文字描述正確,一般也會給分——所以重點考的是理解,而不是背誦全文。

不要再說什麼自己腦子不好背不出之類的了。

如果你是在機構裏學習的話,老師們大多會在衝刺階段給出一份名詞解釋的複習列表——我強烈建議大家認真抄一遍列表上的具體內容,以加深印象。

這裡有個很小的技巧,是我無形中發現的。由於一個專業下會有很多內容相關性很高很緊密的學科,所以有些名詞解釋會經常重複出現。

譬如我報考的學前教育專業中,我在《兒童發展理論》中,看到過「最近發展區」,在《學前教育原理》、《學前心理學》等科目中都再次見到了它;

再譬如說,「瑞吉歐教學課程」,我在《幼兒園課程》中抄到過,然後在《學前教育比較》的卷子上又見到了它。

至於什麼蒙臺梭利教學法、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中的一些觀點,簡直就是在本本教科書上都能看到它們在跟我揮手打招呼。

(然而,我依然能做到考完就忘記……無語.jpg)

b、填空題

同樣不是每個科目都會有的題型。題目數量一般為10題。一般分值為1分/1題。

不要看分值和比重不高,1分1分的扣,也是傷不起的。

填空題的難易程度與科目的難易程度成正比,科目難,填空題也不簡單;科目容易,填空題也不會多難。實打實地考驗你的識記能力。

不是特別多的科目會考到。

d、簡答題

大部分文科學科都會考到的重要題型,很重要,非常重要。

題目數量一般為5-6題不等,一般分值為5-6分/1題,視具體科目而定。

簡答題是個很硬氣的題型。這是因為:如果你沒有背到這個知識點,你就是寫不出,怎麼你都編不出來——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同名詞解釋一樣。如果你是在機構裏學習的話,老師們大多會在衝刺階段給出一份簡答題的複習列表——我也同樣強烈建議大家認真抄一遍列表上的具體內容,以加深印象。

但是,和名詞解釋不同,我建議簡答題在學習和複習階段,要多多善於記住一些本學科上的專有名詞、重要關鍵詞——而等你到了考場上的時候,就是你將這些專有名詞和關鍵詞鋪展開進行擴寫了。

簡答題有其特殊的評分標準,以5分/1題為例說明。

如果一個簡單題有三個回答要點,那麼分值分佈為2、2、1。

如果一個簡單題有四個回答要點,那麼分值分佈為2、1、1、1。

如果一個簡單題有五個回答要點,那麼分值分佈為1分/1個要點。

如果一個簡單題超過5個回答要點,那麼分值分佈為1分/1個要點,任意答對5個給滿分。

這也就是簡單題比論述題硬氣的地方,等下說到論述題就有對比了。

e、論述題

同樣,大部分文科學科都會考到的重要題型,很重要,非常重要。

題目數量一般為2題,一般分值約為10分/1題(可能多一些或少一些),視具體科目而定。

論述題是一種看起來比較圓滑的考題。在我所報名上課的培訓機構,老師是這樣教我們的:學會自圓其說。

然而實際上,如果你想要「自圓其說」一道論述題的話,你首先得明白這道論述題在考什麼問題,需要用到哪些知識點,你纔可以順利地「自圓其說」。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論述題是「看起來比較圓滑」,其實歸根到底你還是要圍繞著核心知識點來論述回答——當然如果你寫得好的話,閱卷老師是可以酌情多給點分,所以這就和簡答題很不一樣了。有些簡答題,就算你回答內容寫得少,但回答的要點都到位,閱卷老師也是有可能給滿分的。

一般在機構上課的話,教課老師就會明確告訴你,這一科目的論述題大多會出在教科書的哪幾個章節裏。這一點和名詞解釋、簡答題不同,前二者會在各個章節裏隨機分(選)布(擇),而論述題大多會著重來自於教科書的部分章節。

理論上,論述題是需要聯繫實際的。不過根據評分標準來看,在回答中「聯繫實際」一般也就多給2-3分的樣子——這就要看閱卷老師的評判了,還是這句話,寫得好就有希望多拿分。

不過,我個人的感覺,有些科目的論述題其實並不強制要求你必須要「聯繫實際」,尤其是有些題目根本就沒有寫要聯繫實際。

除了聯繫實際之外,論述題的評分標準是最細緻的,也就是你寫出某個知識點,閱卷老師就會給你1-2分的樣子。所以我們上課的機構老師就說:你們要多寫一些,提供閱卷老師給分的機會。

f、案例分析題

大部分文科學科都會考到的題型——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題目數量一般為1題,一般分值約為12-15分/1題(可能多一些或少一些,最高不超過16分),視具體科目而定。

案例分析題是所有考題中,分值最高的考題,所以評分標準往往要比論述題更為細緻。

有些案例分析題,會有2-3道小題目。這2-3個小題,多半是幫助你步步深入、層層剖析題目中的案例。很有可能你回答出一個小題,講出某個理論、觀點,你就可以拿到2-3分。然後展開敘述,又可以拿到一些分數。最後聯繫實際,或者提出解決方案等等,再拿到一些分數。

不過,有些案例分析題,是要你根據題目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這種大多也都有回答的套路,就和前文差不多。

一般來說,機構的任課老師會在將書上的有些案例著重挑出,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對這些書上的案例分析多加留神關注——很有可能考題將某個案例換一種描述或是找個相關類似的案例,但考的核心還是這個案例。所以要注意書上一些比較重要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題和論述題有相似之處,重點就是你要知道考題在考什麼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進行回答。

我個人的感覺是,只要案例分析題的大方向沒有寫錯的話,多少總能拿到些分數的——所以,這也就是我所說的,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名詞解釋、簡單題多數來自識記和領會的知識點,而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大多來自簡單應用的知識點。在這點上,仔細閱讀考試目標還是很重要的。

譚彈古箏:自考心得匯總(四)?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