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提交外審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心火很重,沒有食慾。一直到昨天,纔剛剛有胃口。下班前,一直在想泰椒的味道,一直到坐上同事的順風車,路過一家麪店,纔想起來我想吃的是泰椒的打滷麪。

我已經沒有什麼文娛生活,和男友在峽谷裏蹲草叢的娛樂方式也兩個月沒碰,看電影是平凡生活的唯一需要花錢的消遣。看《老師好》是在吃了很多泰椒之後,穿越馬路臨時決定的。還有16分鐘開場,才定了這張影票。買完第二天的早餐,乘電梯,取完票,進場,偌大的熒幕剛好暗下來。我喜歡一切的剛剛好,不願意太早,不喜歡遲到。

或許,你知道,老師,對於我的意義麼。

小時候,我只有兩個夢想。一個是考北大,一個是當老師,哈哈哈…我說真的。所以,《老師好》纔會給我這麼多感觸。

于謙演的老師,可以說是很睿智、善良、狡黠,還有點小市民、俗氣、清高、抹不開面兒…因爲學生得腦瘤,捐掉一個月工資一個年年表彰的優秀教師,一家妻兒老小擠在一個堂屋,不忍跟校長要求分房;別的老師在開補習班,他不收錢的,連幾個人湊幾個雞蛋送他都不要,這樣還被別人誣告開補習班,捅到教委也不解釋,甘心被停職(真的是腦子有Problem啊)……當年高考考上北大中文系,又因爲家裏成分不好,最後讀了師範,做了老師。做了很多令人窩心的事兒。

劇中美麗的女豬腳,桀驁的男豬腳,個性各異的一衆配角,在這短短的100多分鐘裏面,也讓我覺得溫暖。例如:從來不敢大聲講話的女豬腳,因爲老師被誣告,跑去縣政府爲老師“伸冤”;嬌生慣養女配,因爲男豬腳眼裏只有溫柔女豬腳,打報告說人倆處對象(還偷拍人家公園補習的照片作證據,年輕人爲什麼這麼刺激啊,欲加之罪什麼話都敢編啊),最後鬧得班級四分五裂,自己也可以含淚真心致歉,爲了老師去年錯失的文體活動一等獎,苦練健美操;兩個本來打工掙錢要給自己買收音機的男孩,最後把所有錢給你的腦瘤的那位…

但不是每個人都如後來這麼好,我覺得於謙所飾演的老師,在到來後,給每個人都帶來了改變。因爲他誠摯心善,是真心爲大家好,這種品質的傳遞,那種言傳身教,我解釋不了。儘管他的陪伴只有短短一程。

我直覺裏,有些人身上,那些好的品格,總是不經意就可以改變他人。

影視作品,我看的不多,老師那個角色,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

一個是《最好的我們》裏的張平,她被美麗的小師妹甩掉後,在班會上對大家說:“我知道有些同學捨不得這個班,或者捨不得某個人,但我相信這都是暫時的,我說過現實是我們最好的時光,但已經的人生路上,你在乎的能不能陪你一起走下去,靠的不是這一兩天的感情,而是你能不能配的上他,老師就是想告訴你們,選擇真正有價值的,不要因爲自己的不配,錯過在乎的人。”張平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我眼淚就奪眶而出。我從來就是這樣一個容易掉眼淚的人。或許,你知道“不配”這兩個字的重量麼?我是不想說什麼了,大家都是心裏有AC數的人。

另一部是我去年看的《我的天才女友》,是我看過的所有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最不矯揉造作的描寫女孩友誼的作品。這部作品中的奧利維耶羅老師,是一個非常智慧的女人,還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放兩張截圖,你們感受一下這位女老師威嚴。她對於兩個女主的人生,有一種深深的期盼,有一種提前拿到兩個女孩兒人生劇本的那種嚴謹和通透。對於貧窮和美麗的註解,看圖感受一下。

這個截圖是第一視角的埃蓮娜陪着奧利維耶羅老師回家,老師給她介紹了一個假期賺錢的活兒。老師也對天才莉拉的婚姻做了自己的評價:小時候她擁有多麼聰慧的大腦,全用錯地方了,最終她的聰明都長在胸、屁股和腿上了。

這幅圖是電視劇一開始的奧利維耶羅老師向埃萊娜提出了庶民的觀念,她說:假如一個人想一直做庶民,那他的孩子、孫子,都會名如草介,不值一提。

後來,她還說:“聰慧找不到出口,困於身體的美貌轉瞬即逝,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劇中,美貌既是上天賦予天才莉拉的饋贈,亦是毒藥。過早輟學的天才在衆多追求者中選擇了看似溫柔體貼的肉食店富豪斯特凡諾,陷入了自以爲是的愛情。誰知卻在十六歲的婚禮上發現了丈夫的背叛——她所愛着、信任着的那個人,把自己與他的定情信物拿去討好當時同樣在追求自己卻被自己厭惡的紈絝子弟馬爾切洛。

第一視角埃萊娜則在這場婚禮上深刻的體會到了奧利維耶羅老師那番關於庶民的言論:“我們就是庶民,庶民就是爭搶食物和酒,就是爲了上菜的先後次序、服務好壞而爭吵,就是那面骯髒的地板——服務員正在上面走來走去,就是那些越來越粗俗的祝酒詞。

這種對於人生剛拉開帷幕就獲得的領悟,沒有她的老師,是無法完成的。儘管只是寥寥幾語,短暫陪伴。小說的最後,天纔沒有成爲天才,但這個衝破桎梏的怯懦女子埃萊娜,卻成長的異常堅韌、完整。

做輔導員到今天的話,是5個半月。有一次,我下樓交材料,看見樓梯上坐了一個頭發亂亂的女生,整個人埋在大大的羽絨服裏,彷彿驚弓之鳥。走近一看,乖,在峽谷馳騁。輕聲問:“有課沒?”“沒課…”(我有點情緒起伏,嚴肅問)“到底有課沒?你哪班的?”她才擡頭看了我一眼。等我問完她輔導員是誰,才收起手機站起來,跟我說“我錯了”,我看着她眼睛在慢慢變紅,神色慌亂異常…又軟下心,讓我身邊的學生幹部先行離開,跟她說了幾句軟話,類似是:以後不可以,頭髮記得要好好打理,遊戲還是少玩,學費又不是很便宜,大學還是要學點什麼…

我總是這樣愛管閒事,也沒有資格和立場談什麼原諒,但是我忍不住。幾個月裏,我總是想起南開大學蔣建榮老師說的那句話,她說她做輔導員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每一個遇到她的孩子,在離開她的時候,比到來時要好一點。

我真的希望,我也可以做到這樣。在他們到來時,我可以帶給他們溫暖,可以照顧好來我身邊的人。

我看的東西很少,記得的就更少,有時打坐放空,每每回想那幾部作品,那一點點有關聯的東西,也發散也“頭腦風暴”,但有那麼這幾個鏡頭確實帶給我思考、激勵(還有一點點恐慌和懷疑),可以說有很多很多的情緒,會問自己是否可以承擔這種責任?是否可以到達這種層次?因爲我打心眼裏覺得,老師真的太重要了。不是說這個職業,而是這個角色本身。人們說出口的話也僅僅是覆水難收,老師的話,就會是一種“蝴蝶效應”。可以想見,老師如果“其身不正”和“德不配位”會給學生們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

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裏說過一段經典的話,他說: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爲,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爲這是爲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我要是說我覺得老師就是呀的話,會不會有人要帶刀砍死我。


“我什麼都沒有說,但是我也知道要努力。”

我以前不知道,我會是這樣的人,會得到這樣的評價。我很感謝,真心地。但我寫了這麼多,誰會注意,我在文末發自內心的想要感謝一個人呢。在“芳華爭齊豔”的價值鏈鎖裏,有幾個人真的會越過人的皮相,去欣賞一個人的內在,說真的,這一點,甚至連我自己都沒有真的做到(我只有一點點吧,儘管只有一點點,也還是心存期待,相信有些東西一定會到來)。

我印象深刻,《老師好》裏面男豬腳偷偷去找他和女主被人偷拍的合照,那張補習的合照,他在角落裏看了很久。我們回想過去的這些年,你珍視的,有時候連張合照都沒有。跑題了。

我不知道我還可以做多久,未來的事那麼不確定。

會寫字的人那麼多,我就像個拾荒的,撿到什麼說什麼。真的感謝,兩年(!!!)不更新,你們也還是陪着我,始終沒取關。

抱歉不是什麼正經的觀後感,也原諒我的渣像素,原諒我間歇性發瘋的絮叨。文中出現的某些,例如:Problem、豬腳等隱射罵人的詞語,AC數到底是什麼數,請放棄思考。至於“砍死我”等略微帶有暴力的話語,請略過。實在因爲我生活中過於隨性,也沒有注意積累,沒有廣博的詞彙可以使用。

依舊送書,這次有《烏合之衆》、《夢的解析》和《雙城記》可以送,轉發並截圖給我的前三位小夥伴,我會私信你,給你快遞過去。

落筆之前,想起一句笑話。

你看到外面下的雪花了嗎?

你這篇推文裏的錯誤,就像外面的雪花一樣多。

哈哈哈,仍然感謝。


最不能接受的是,

往事不能回首,

因爲不堪回首。


一生又好短,一瞬又好長。

仍然要努力。

立足當下。

祝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