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是剷除諸呂(呂后的兄弟呂祿呂產)、讓江山重歸劉氏的名將周勃的兒子。周勃的功績大家都知道了,而作為周勃的第二個兒子和第二代絳侯,用三個月平定了七國之亂,第二次挽救了大漢王朝。可以說周勃、周亞夫父子,兩次挽狂瀾之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應該受到足夠的信任和封賞,但事實正與常理相反,有擎天之功的周亞夫居然是餓死的。

漢文帝視察細柳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咱就不細說了。也正是周亞夫臨危不亂、嚴陣以待,逼退了進犯的匈奴鐵騎,所以漢文帝在臨死前對繼承人,也就是漢景帝劉啟說:「周勃從諸呂手中奪回江山並幫我坐穩了,他的兒子周亞夫也會盡心儘力幫助你,你在關鍵時刻可以用他,他的忠誠和能力都沒說的。」

事實證明,漢文帝是有知人之明的。漢景帝劉啟和他的老師晁錯因為削藩太急,搞出來個「七國之亂」,打得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焦頭爛額,眼看就要被,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等七個傢伙掐死了。

這時候劉啟想起老爹劉恆的話,趕緊派周亞夫去前線迎敵,同時也要救出自己的寶寶弟弟劉武(劉啟一度想傳位給劉武)。但是作為有全局戰略眼光的三軍統帥,周亞夫並沒有冒失地跟七國軍隊死磕,而是採取「零敲牛皮糖」的戰術,讓劉武在堅守之中拖住敵軍主力,自己四處出擊,走藍田、出武關,最後蹲守在雒陽,斷了叛軍的糧道。餓著肚子的叛軍只好玩兒命打劉武,想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把周亞夫調過來幹掉。劉武被打得受不了,天天哭喊「哥哥救命」,劉啟也幾次急令周亞夫進兵。可是周亞夫就是不挪窩,斷了糧道之後又派兵到叛軍那裡搶糧。

糧食運不上來,僅有的一點救命糧又被周亞夫搶走,這下叛軍餓得沒力氣打劉武了,掉過頭來打周亞夫,又被周亞夫像揍孩子一樣打得屁滾尿流。

周亞夫追著撤退叛軍的屁股打,幾乎沒啥損失就幹掉了所有七國首腦,也徹底平定了七國之亂。捷報傳回首都,劉啟這下來精神了:「周亞夫這個戰略是請示過我的,正是我叫他這麼做他才打贏了!」

可是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劉武卻恨得牙根兒痒痒:「你差點坑死我,這筆賬咱們慢慢算!」

平定七國之亂,周亞夫眾望所歸,先當了太尉,又當了丞相。可是漢景帝並不是一個很顧念君臣感情的人,在他眼裡,什麼將軍大臣都是工具而已,一百個也遠不如自己的親弟弟重要。

劉武因為平叛有功,受到了景帝的豐厚賞賜,竇太后更是封賞有加。到了最後,劉武的府庫金錢達百萬之巨,珠玉寶器比京師還要多,他甚至得到了天子旌旗,「出言蹕入言警」,與皇兄入則同輦,出則同車,梁國屬官也享受朝廷同級待遇,隨意出入天子殿門。

這個劉武每天賴在京城不走,就做兩件事,一個是忽悠老媽竇太后和哥哥劉啟,想當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在一個就是每天在漢景帝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

劉武為了搬掉自己上位的絆腳石,派刺客殺了袁盎等十七八個大臣,而漢景帝居然只處理了兩個劉武手下的替罪羊,對劉武還是親密如故。如此只顧兄弟親情不顧君臣大義和法律公正的劉啟,被劉武天天在耳邊吹邪風,疏遠周亞夫那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只是梁王劉武的讒言,也許漢景帝只會把周亞夫趕回老家就完了,可偏偏周亞夫像岳飛一樣,是個很有原則並且極其忠心的人,他總是在劉啟做錯事的時候站出來反對。

劉啟想封自己的舅舅王信為侯,周亞夫反對:「高祖說過非劉姓不王,非有功不能封侯,您舅舅沒有立功,封侯不合適吧?」——周亞夫死後,景帝馬上就封王信為蓋侯。

從匈奴逃過來五個人,劉啟也想給他們封侯,周亞夫還是反對:「這幾個傢伙對咱們是寸功未立,對匈奴是背主求榮,要是給他們封侯,是不是會開個不好的先例?」這次漢景帝堅決不聽周亞夫的,一意孤行給五個叛徒封了侯。周亞夫只好稱病辭職。

按理說,與皇帝政見不合,丞相稱病辭職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是漢景帝卻懷恨在心:「你這是要挾我?」於是假裝請周亞夫吃飯。

周亞夫坐在餐桌前一看:就一大塊肉,沒有筷子,也沒有刀叉。這是皇上讓我像狗一樣欻著吃,還是服務員忘記了?於是轉過頭來:小二,來雙筷子!

漢景帝笑了:「給你肉吃你還不滿足,你還想咋呀?」

周亞夫一看,這真是皇上的意思,就是要羞辱我呀,我還是撤吧。

望著周亞夫離去的背影,漢景帝冷冷地從牙縫擠出幾個字:此人怏怏,非少主臣也!意思是:這個人不能留給我兒子,必需除掉!

而在此之前,漢景帝曾經因為下棋輸不起,用棋盤打死了吳王世子,又為了平息七國怒火殺掉了自己的老師晁錯,現在他又盯上了周亞夫。

皇帝對周亞夫動了殺機,那次沒筷子的「請客」自然會傳到有心人的耳朵里——這是討好皇帝的一個好機會。

正趕上周亞夫有個笨蛋兒子,看著老爹也沒幾年活頭了,就開始張羅後事,而且還想花小錢辦大事,剋扣了搬運工的工錢——他就買了五百套甲楯——冥器,不是打仗能用的。

按說這件事被舉報了,也就是個「剋扣農民工工資」的問題,罰點款也就過去了。但是當時的廷尉卻無限上綱上線,一定要說周亞夫想謀反。

其實說周亞夫謀反,漢景帝不信,廷尉也不信,但是要殺周亞夫,總得有個罪名。面對指控,周亞夫一言不發,因為他知道從那頓飯開始,漢景帝劉啟已經必欲殺之而後快,說什麼都沒用。直到廷尉說他謀反,他才憤怒地辯解了幾句。其實也不用辯解,大家都知道,周亞夫要想謀反,朝廷根本就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更不用大張旗鼓地買什麼甲楯——原先的屬下還在,要多少人馬刀槍沒有?

這時候廷尉的無恥勁上來了,說出了那句比「莫須有」更可恨也更卑鄙的話:「你即使不在地上(活著)謀反,也會在地下(死後)謀反!」

面對如此無恥的誣陷,周亞夫陷入沉默,然後拒絕吃飯,漢景帝和他那個廷尉成功地扮演了趙構與秦檜的角色,一代名將就此謝幕……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景帝不會因為一點小事緝捕周亞夫這樣的大臣(太尉,丞相)忠臣(世受國恩)重臣(出將入相)功臣(平定七國之亂)。既然,將其下獄.便有誅殺之心。(不然如何收場,況且景帝時日無多)

而周亞夫正是看到了這裡,才絕食自殺。

一者,表示其忠心。

二者,讓景帝放心。

三者,保護家人。

皆為個人誅心之論。看看就好,可互相學習。如有異議可評論。謝謝


一介武夫!那句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就註定了他最終的結局!景帝可沒有文帝大度,立不賞之功的武將少有善終,而周亞夫還偏偏是個不知進退的人,那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功高震主要常記於心


重臣隨形式而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