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石頭花開

「媽媽,我想去燙個捲髮。」

如果6歲的女兒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你會怎麼做?

前陣子,小S發了條微博。說許老三最近沉迷捲髮,奶奶發現她每天要花1個小時研究,怎麼讓自己的頭髮在第二天變卷,於是索性讓小S帶她去燙個髮型。

許老三歡歡喜喜去燙頭,沒想到燙出來效果驚人。有網友說,換完髮型的許老三,髮量蓬蓬,卷度驚人,好像步驚雲二號。

何潤東還對此進行了迴應,他故意幽默地問道:聽說有人的女兒燙了一個這樣的髮型......是誰?是誰?

而照片裏的許老三「笑容漸漸消失……」「好像有點不開森。」

好在,許老三心理調節能力一流。小S的下一條微博裏,已經看到許老三面對鏡頭,笑靨如花了。

小S在微博上說:女兒愛死這個新發型了,還誇女兒時髦又特別。

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曾說過: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

小孩燙髮,不是什麼值得鼓勵的事情。

但是小S面對女兒的需求,願意尊重女兒的選擇,這樣的態度實在值得借鑑。

一旦聽到孩子說想要去燙髮,許多媽媽絕對在心裏大呼不行。

但其實,孩子的很多要求「看似不合理」,背後卻有着合理的原因。

6歲的許老三沉迷於擺弄自己的髮型,其實是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的表現。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從3歲開始,就逐漸進入審美敏感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自身的形象十分在意,對於生活中一切美的東西也很感興趣,追求完美,有自己的審美標準。

有段時間,小花妹妹沉迷於給爸爸鄧超打扮,她給鄧超的十根手指都抹上粉色的指甲油,想把爸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初次見此場面的老父親鄧超一臉生無可戀。

接下來,小花妹妹開始對鄧超的頭髮下手了,她用一雙巧手,給鄧超約莫紮了十幾個小辮子,還精心採用了五顏六色的小皮筋來「裝扮」它們。

其實,小花妹妹的行爲,也是審美敏感期的一種表現。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會:

對媽媽的東西十分感興趣:翻出媽媽的絲巾,蒙在頭上,對着鏡子扭來扭去;

偷穿媽媽的高跟鞋,走高蹺一樣,把鞋子從房間一頭,「蹬-蹬-蹬-蹬」地拖到另一頭;

追求完美:不喫有斑點、有疤痕的水果,因爲不好看;

自己在紙上畫圓,一定要畫到很圓才滿意;

熱衷於按自己的願望,來打扮爸爸或者媽媽。

對於突然「愛美」的孩子,爸爸媽媽不用憂心,這是孩子發展的自然階段,不是叛逆,也不是異常。

《捕捉兒童敏感期》裏寫道:「實際上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急於打斷和指責孩子,都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擁有一種包容的心態,理解和支持孩子,纔是爸媽這個階段最需要做到的。

當然除了燙髮,塗指甲油,孩子們有時候「看似不合理」的要求還有許多。

面對這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只要掌握3點,就能有效應對:

瞭解「看似不合理」要求背後的原因

有一次朋友阿秀送兒子東東去上繪畫課,東東一走到教室門口就死活不願意進去,拽着阿秀的袖子哭着不鬆手。

「媽媽,我想回家。」

阿秀一面對着教室裏的老師,尷尬微笑,一面低頭訓斥兒子。

「不許哭,快進去上課,都要遲到了!」

東東哭到抽噎:「媽媽,爲啥要我上課?我不想去,我要回去。」

「哪有那麼多爲什麼,反正你就得要上課。」

阿秀正準備強行把兒子一把推進教室,繪畫課的老師出來了。

她對阿秀笑笑,蹲下來,溫柔地拍拍孩子的肩膀:「小朋友,爲什麼不願意上課呀?」

東東說:「我不要一個人上課,我怕。」

原來孩子是因爲第一次上課,有些害怕。老師和阿秀商量了一下,讓她進教室裏陪着東東。

東東果然不再哭了,而且,阿秀髮現東東對於繪畫還是挺感興趣的。

他一開始還會一直回頭看看媽媽在不在,上課開始了十幾分鍾後,就完全忘記身後的老母親了。

面對孩子的哭鬧或者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爸媽不要急於發火,而是給孩子一點耐心,換位思考,找到孩子要求背後真正的需求。

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可以有效地幫助爸媽理解孩子。

如果是能接受的合理需求,不妨就答應孩子

前幾天,夏克立在微博發佈的一組照片火了:

女兒夏天因爲愛美想要去打耳洞,夏克立和妻子商量後,答應了孩子。

不但如此,爲了給女兒更多勇氣,夏克立還身先士卒,打了一個耳洞向女兒反饋效果:「不會太痛,就像是打疫苗的那種感覺。」

在爸爸的鼓勵下,夏天感覺自己沒那麼緊張。

夏克立更是在微博發了一組照片,記錄「夏天」第一次打耳洞。照片中帶着耳釘的夏天,對着鏡頭笑得十分開心,看來對於爸爸能尊重自己的選擇,十分滿意。

當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意願,在不違背父母原則的情況下,讓孩子自主做決定。

學會共情和尊重孩子,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果是無法接受的不合理要求,也要溫和地拒絕孩子,和孩子協商

有一期《少年說》裏,初中女生李嘉樂上臺喊話自己的媽媽:

「能不能多陪我一點時間?」

「每次給媽媽打電話,你都是匆匆掛斷電話,下一次能不能慢一點掛斷呢?」

「如果這次考試,我進了全班前幾名,媽媽能不能陪我一週?」

臺下的媽媽顯然有些爲難,她沉思了一下,還是溫柔而堅定地拒絕了孩子。

原來,她的職業是一名醫生。因爲工作性質的關係,穿梭在手術檯和病房的她,很難有更多的時間和女兒通話;

白班和夜班輪值,加班加點更是常有的事,很少有大塊的時間能夠陪伴女兒。

在媽媽解釋了原因後,懂事的女兒也表示理解。

不過,這位媽媽接着補充到:「你打來電話,要是媽媽看見了,會第一時間接通的。一週做不到,但我可以週末陪你兩天。」

臺上的女兒,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孩子需要的,其實只是來自父母真誠的關懷。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爸媽做不到,只要耐心和他解釋原因,好好協商,孩子會理解的。

海靈格曾說,你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是多麼忠誠於自己的家庭,又是多麼無條件地愛着自己的父母。

無論父母選擇用何種方式,來面對孩子,都不要忘記理解和愛,纔是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

作者:石頭和花,通過文字來思考育兒親子關係,默默耕耘,相信堅持的力量,和廣大寶媽一起靜待花開。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