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因素造成東德西德的差異?包括現在依然有較大差距。為什麼柏林牆會造成這些後果?

事實上,德國被認為成為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是要到1871年以後。所以,德國,也就是古代被稱作日耳曼的地區,實際上本來就是地理、文化、宗教、地方利益、生產方式…..等等,有甚大差異的地區。大致上,日耳曼地區可以分作四個大區塊:西部的魯爾低地、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地、東部的普魯士平原、北部的漢堡、布萊梅等港灣城鎮。

德國的統一,基本上是靠近東北歐,與俄羅斯、波蘭關係較為親密的普魯士。普魯士在文化上相對保守,君主專制與農奴制、騎士封建制等等,這些在啟蒙運動後就被西歐知識界所鄙視的政經制度,都還是牢不可破。就拿西部的魯爾低地來說,這裡就深受法國文化的影響,嚮往啟蒙的風氣。北部的漢堡等城鎮,更是有漢薩同盟的傳統,自由貿易與城市自治已經是天經地義。

所以,德國的這種地方分崎,並不是在1948年東西德分治之後才產生的,而是有這樣的一個時代與地理上的背景。

1948年德國在英美法蘇的佔領下,西部合併了英美法的佔領區建立了聯邦德國,而東部,主要是過去的西普魯士與薩克森、西利西亞等地區則建立了民主德國。從此,一邊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一邊則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這樣就更使得前述的這種地方文化的差異,更抹上了政治色彩。

直到今日,雖然德國已經從新統一將近30年,這種經濟發展與社會風氣上的差異,依然可以在東西德國中看得出來。不過,好消息是德國畢竟是個偉大國家,統一不過20年左右就出了一位德東地區的國家總理,墨克爾女士。

相信,未來德國的這種區域差異還是會存在,但不會影響到國家的統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