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石寺BANNER

日本关西的12月初,仍是赏枫的旺季,到了东北却已是红叶掉落满地的季节,而山形县著名的景点,山寺的「宝珠山.立石寺」,在到达的那一天,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初雪,从出了JR山寺站的午间时分,即一路感受著轻柔柔的雪花逐渐飘落在宝珠山间的旅趣,白雪让立石寺由本堂一路白头到奥之院、五大堂。

由仙台搭每一小时一班的仙山线普通列车一路往西,越过山形县后到达「面白山高原」,雪就扑簌簌的下了下来,56分钟到达山寺。下了月台,远眺山寺的小镇区及远方的宝珠山,笼罩在飘下的细雪中。

1仙山线普通车.jpg
↑仙山线普通列车越过山形县后,窗外便见到扑簌簌下的雪

2山寺月台外景观.jpg
↑由山寺月台远眺笼罩在细雪中小镇区及远方的宝珠山

立石寺,日本平安时代初期,西元860年,日本清和天皇勅命入唐僧圆仁(后尊称慈觉大师)开山,山号宝珠山。当时,第56代的日本清和天皇勅命建寺,主要作为比叡山延历寺的分寺(或「别院」),成为天台宗在东北地区的灵场。慈觉大师在东北开山四处寺院灵场:中尊寺(岩手县平泉)毛越寺(岩手县平泉)、瑞严寺(宫城县松岛)以及此处的立石寺,此四寺形成「四寺回廊」,为许多日本慈觉大师信徒一生必访之地。

出了古色古香的JR山寺站,在周末假期,站外却没有甚么游客,仅有几位当地的居民进出站内,对于此景有些意外,山寺一向是山形县重要的旅游胜地,难得如此的清净得有些萧条。

3JR山寺站.jpg
↑JR山寺站建筑古色古香

往前直行来到山寺街道,由于少有旅客来到,站前几家商家、旅馆半掩门面。右转续行来到红色涂装横跨立谷川的「宝珠桥」,宝珠桥头的河岸边一颗巨大石头是山寺第一个著名的景点「对面石」。

据说「慈觉大师」在开创宝珠山立石寺时,与当地的统治者(地主)磐司磐三郎在这块石头上会面说法,在听完慈觉大师说法之后,磐司磐三郎深受感动,当下放弃赖以为生的狩猎行为,皈依佛教,并全力配合宝珠山立石寺的创立。为纪念建置山寺的功绩,「对面石」旁有一座建筑称为「对面堂」,内部供俸慈觉大师与磐司磐三郎的雕像。

4山寺宝珠桥.jpg
↑跨越立谷川的红色涂漆「宝珠桥」,桥长44.5公尺

5山寺对面石.jpg
↑宝珠桥河岸边的景点「对面石」,为慈觉大师向当时的地主磐司磐三郎说法之处 (照片右边大石)

经过宝珠桥后右转,来到山寺的商店街,与山寺车站前一样,整条商店街道几乎每一家店铺都大门深锁,路上冷冷清清,不见观光游客踪迹,没有印象中的盛况,连有名的荞麦面店「对面石」、「常立坊」、「美登屋」、「泷不动生」(店家位置请参考下方地图)都闭店,难道是因为天候不佳的缘故吗?

50山寺商店街道
↑山寺商店街道在小雪纷飞的天气,店家大门深锁,不见游客踪迹

48山寺商店街地图-1
↑山寺商店街地图,街上不乏日本观光地区常见的商店,如「樱日和」(图片摘自山寺观光协会)

沿著凄清的商店街前行,不自主地拿出由山寺观光协会下载的地图,图中显示前方将有3条可以上山至立石寺的路径,第一条可以直接到达山门前的念佛堂,第二条则是日枝神社的参道阶梯,第三条才是真正登上宝珠山的登山口,由此上山可以由立石寺的根本中堂开始,一路往上登山参拜,是最完整的登山路径。

49立石寺地图-1
↑宝珠山立石寺全图,蓝色箭头为此次登山路径 (图片摘自山寺观光协会)

6立石寺第一条登山道.jpg
↑第一条登山路径,由此上山可直达念佛堂及山门

在经过第一及第二条登山路径时,仅在阶梯下稍作停留便继续往前至第三条的登山口处。

登山口处树立了「名胜及史迹 山寺」的石碑,并标注了「登山口」的标示。由此上山的阶梯较为平缓,阶梯的宽度也比较宽较适合游客上山,阶梯旁另有斜坡道,可以供开车的游客将车开至上方平台的停车场。

8立石寺登山道旁石柱.jpg
↑登山口处树立了「名胜及史迹 山寺」的石碑,并标注了「登山口」的标示

7立石寺登山道.jpg
↑登山口的上山的阶梯较为平缓,阶梯的宽度也比较宽

9立石寺斜坡登山道.jpg
↑阶梯旁的斜坡道,供开车的游客将车开至上方平台的停车场

上了阶梯直行,前方即是宝珠山立石寺的根本中堂。根本中堂为立石寺的本堂,内部供俸立石寺的本尊木造药师如来,为1356年山形初代城主斯波兼頼再建。内部的法灯分火自比叡山延历寺的不灭法灯,后来织田信长攻打比叡山烧毁延历寺,延历寺重建时,不灭法灯在自立石寺延燃回延历寺。根本中堂目前列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先在根本中堂的「手水洗」净手净口后,踏上本堂阶梯向药师如来本尊合掌致敬。本堂前有尊招福布袋尊像,招福布袋四周6尊小童攀爬(或称小和尚),极为可爱,看来相当疗育,据说抚摸其肚皮或头顶可以招福,所以肚皮及头顶被摸得颇为光滑。

走下石阶,下方有一处高起的石板,称为桥殿,桥殿上有尊地藏尊像。桥殿上方说明:「自古以来,只有天皇、有官位者得以由此石桥进入参拜;石桥内侧刻有古代佛字的梵文。如果抚摸桥殿上的地藏尊像可以长寿...」,既然说明板上都这么写,当然地藏尊的头上也被摸得精光,旁边还洒落一地的香油钱,看来希望长寿是人人所祈求的。

10立石寺根本中堂.jpg
↑宝珠山立石寺的「根本中堂(本堂)」,内部供俸本尊木造药师如来

11立石寺中堂招福布袋.jpg
↑本堂前招福布袋尊像,四周6尊小和尚攀爬;抚摸其肚皮或头顶可以招福

12立石寺桥殿.jpg
↑桥殿上的石地藏尊像,摸头可获长寿

46立石寺御朱印.jpg
↑立石寺御朱印


在本堂内盖完 立石寺御朱印后继续往前,前方为「日枝神社」,日本古时神佛混和的年代,寺中常见镇守寺庙的日本神社,当初慈觉大师开山时,便由比叡山延暦寺的守护神「日吉大社」劝请分灵,在宝珠山建立「日枝神社」以作为镇守的神祇,所以其神格颇高,无怪乎在山寺街道上可以有另外一条直通日枝神社的登山道。「日枝神社」为山形县指定文化财。

日枝神社旁可以购买到神社的御守、御神札等一般神社常见的纪念物,当然也可以在此盖御朱印。

13立石寺日枝神社.jpg
↑山寺的守护神社「日枝神社」

47立石寺日枝神社御朱印.jpg
↑日枝神社御朱印

在日枝神社旁可见到「立石寺芭蕉句碑与清和天皇御宝塔」,为芭蕉弟子门人所刻句碑,以及纪念创办立石寺清和天皇宝塔,该塔为立石寺最古老的塔座。

14立石寺芭蕉句碑与清和天皇御宝塔.jpg
↑立石寺芭蕉句碑群与「清和天皇御宝塔」

由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在「奥之细道」行程中,1689年5月27日与弟子曾良一行人越过山形县的出羽三山,行至立石寺打尖过夜,建立于山壁间的立石寺中葱郁林木、巨石嶙峋,松尾芭蕉延阶而上,面对美景,也对旅途中的辛苦寂寞有感而发,在万籁俱寂、仅存蝉声回荡的立石寺峭壁树林中,吟出了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俳句:

「闲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大意为「寂静的林空,蝉声沁入岩中」

因此,在「立石寺芭蕉句碑与清和天皇御宝塔」的另一边可见到俳圣松尾芭蕉像,以及1989年为纪念「奥之细道」记行300年所增建的曾良像与「闲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的句碑。

 

15立石寺芭蕉曾良像.jpg
↑俳圣松尾芭蕉与弟子曾良像,中间为芭蕉翁著名的俳句碑

51立石寺松尾芭蕉句碑
↑芭蕉句碑:「闲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寂静的林空,蝉声沁入岩中)

芭蕉句碑往前为立石寺的「宝物殿」,内藏立石寺相关的各类佛像法具,包括不公开展示的慈节大师制作的药师如来等像。

宝物殿前方的「常行念佛堂」为写经念佛之所。由于慈觉大师在中国修行,在五台山竹林寺学得五台山念佛三昧法(念佛至无我的境界),回日本后在比叡山建立「常行三昧堂」,同时也在立石寺成立了念佛三昧的道场。「常行念佛堂」内供俸慈觉大师制作的阿弥陀如来像。

16立石寺宝物殿.jpg
↑立石寺的「宝物殿」

17立石寺念佛堂.jpg
↑「常行念佛堂」为写经念佛之所,念佛三昧的道场;内供俸慈觉大师制作的阿弥陀如来像

经过「常行念佛堂」后,前方即为立石寺的山门,此为进入立石寺真的入口,上方有「开北灵窟」的牌匾,山门为镰仓时期所建,与根本中堂同为残存至今,未被灾祸影响的建物。

山门旁有座钟楼,内部的铜钟为明治末期所铸,每年的除夕会敲出除夜钟声。

19立石寺山门.jpg
↑立石寺的山门进入立石寺真正入口,为镰仓时期所建,与根本中堂同为残存至今,未被灾祸影响的建物

18立石寺钟楼.jpg
↑山门旁钟楼,铜钟为明治末期所铸

进入山门,在门后购买拜观券,大人300日圆、中学生200日圆、小学生100日圆,团体票另有优惠。

山门后即为开始攀登山寺1015阶的开始,据说每爬一阶便解除一个烦恼,沿途可见到诸多佛碑,可同时清净心灵。在下雪的季节,登阶路滑,记得先穿上寺方提供的防滑雨鞋上山

48立石寺拜观券.jpg
↑山寺立石寺的拜观券正反面

22立石寺登山参道.jpg
↑攀登山寺1015阶,每登一阶便解除一个烦恼

20立石寺登山参道石碑.jpg
↑登山沿途可见到诸多佛碑,解除烦恼、清净心灵

上阶的转弯处,有一座小祠堂并不显眼,称为「姥堂」,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祠堂。祠堂内供俸的是「夺衣婆」,夺衣婆是阎罗王,一般亡者如果下地狱,到了「三途之川」(中国人称为「奈河」)渡船资是6文钱,如果没有6文钱,夺衣婆便会剥下亡者衣物来代替。此处设立「姥堂」,意味著由此堂以下是地狱,过了「姥堂」以后就进入了佛界天堂,是很有意思的故事,至此不妨投个6文钱祭拜一下,以免夺衣婆夺衣。

21立石寺姥堂.jpg
↑「姥堂」供俸阴间「夺衣婆」,寓意此堂以下是地狱,过了「姥堂」进入佛界天堂

姥堂往上,虽然细雪不断飘下而湿了登山台阶,还好大部分台阶约有1公尺宽,所以上阶毫无问题。在一个转折点,发现了几阶宽度仅有10-15公分宽的窄阶,此处称为「四寸道」。在过去山中寺庙的参道都依山势而建,山路有些极为狭窄,此处的「四寸道」便是一当时山寺道路建造时样态而建,意味著当时开山的慈觉大师、祖先、祖父母、父母都是踏过这样狭窄的台阶逐一往上,未来的代代子孙也都会依循此阶而上,因此有「子孙道」、「亲子道」之称。

在「四寸道」的说明牌上还特别标注:「由登山口至此360多段,至奥之院尚有640多段」,加油!!

23立石寺四寸道.jpg
↑狭窄的「四寸道」,有依循前人脚步前进的意涵,又称「子孙道」、「亲子道」

24立石寺四寸道说明牌.jpg
↑「四寸道」说明牌:「由登山口至此360多段,至奥之院尚有640多段」

由四寸道望向前上方,挺立的「百丈岩」就在眼前,百丈岩上就是立石寺「纳经堂」、「开山堂」,以及可眺望山寺风光的「五大堂」。

在百丈岩下方可见到刻有「芭蕉翁」的椭圆石及「せみ冢(蝉冢)」的长条石碑,据说当时松尾芭蕉就是将所做的俳句「闲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的短册藏在此处。

53立石寺百丈岩
↑由四寸道望向上方「百丈岩」,上方为「纳经堂」、「开山堂」,以及可眺望山寺风光的「五大堂」

25立石寺せみ冢.jpg
↑「せみ冢(蝉冢)」,松尾芭蕉曾将俳句的短册藏在此处

「せみ冢」的另一侧为「弥陀洞」,因为洞内后方风化的拟灰岩长壁上可以看出有「阿弥陀像」的模样,因此,在「阿弥陀像」的中间部位(怀抱),嵌入的许多信众阴刻的「岩塔婆」,意味死者来到阿弥陀的怀抱可进入佛国天堂。弥陀洞内,许多信众将奉纳的钱币嵌满石壁。

27立石寺弥陀洞.jpg
↑立石寺「弥陀洞」的石壁上,有「阿弥陀像」的模样,壁上嵌入许多阴刻的「岩塔婆」

由弥陀洞往上望,陡峭的台阶通往前方的「仁王门」,此处景观是除了上方「纳经塔」临空景观之外的著名看板景观,尤其在秋天枫红满天之际。

「仁王门」是1878年重建的建物,造型相当简洁有力,没有俏丽的装饰,却处处可见匠心。进入仁王门,两边「阿、吽」二仁王像,为著名佛师运庆的第13代后裔平井源七郎所作,造像相当威武。

52立石寺仁王门-2
↑「弥陀洞」往上望,陡峭的台阶通往前方的「仁王门」是立石寺著名看板景观之一

29立石寺仁王门.jpg
↑「仁王门」是1848年重建的建物,造型相当简洁有力

30立石寺仁王门力士-1.jpg 31立石寺仁王门力士-2.jpg
↑仁王门两边「阿、吽」二仁王像,造像威武

穿过「仁王门」进入立石寺山内地域,立石寺的堂宇一路由「观明院」、「性相院」、「金乘院」、「中性院」,经「最上义光公御灵屋」直达「奥之院」前的「金灯笼」`.

Z在江户时代,立石寺的山内支院有12塔,现仅存这4做支院,但这些院内支院每一座都有其显赫的历史与重要性,例如金乘院,木造平屋建筑架构,二重入母屋、由玄関屋根、外壁以白色涂漆,院内供俸本尊为延命地蔵菩萨,奥州(统管东北出羽、陆奥国)第三代当主藤原秀衡的位牌也在此供俸祭祀。

在白雪逐渐加大的情况下攀上石阶,山内支院每一座堂宇屋顶已覆盖厚厚白雪,各支院也都拉下门扉,以致无缘入内参拜。

32立石寺山内支院.jpg
↑攀上石阶进入山内支院区域,各堂宇屋顶已覆盖厚厚白雪

33立石寺山道及山内支院.jpg
↑雪中的各支院已拉下门扉,无缘入内参拜

34立石寺金乘院.jpg
↑「金乘院」内供俸延命地蔵菩萨,及奥州第三代当主藤原秀衡的位牌

院内支院的前方有座相当朴实的建筑物为「最上义光公御灵屋」,最上义光为山形城的第十一代当主,说明牌上所述,最上义光爱国爱民,为现在的山形的基础建设奠定了基础,虽然在日本相关历史对最上义光的褒贬不一,许多历史典故也多将最上义光列为奸险的战国人物,但是山形县民对最上义光的尊崇却是不争的事实。

「最上义光公御灵屋」的建筑年代未知,依据放射性碳元素的年代测定应该是1620-1651年间所建,就当时山形藩57万石的大大名来说,这样小规模的建筑实在有些寒酸。灵屋内供俸地藏尊,同时祭祀最上义光及10为家臣的牌位。

35立石寺最上义光灵屋.jpg
↑山形县民爱戴的山形城11代当主最上义光「最上义光灵屋」,造型朴实无华

山内支院的最终端为奥之院的「金灯笼」,高大的金灯笼为青铜所制,灯笼上的青铜雕塑颇为精致。

登上金灯笼后方两旁的台阶即为「奥之院」及「大佛殿」,此处也是立石寺参道的终点,一般网路上称由山门入口至此1015阶,虽然原来说明牌中:「...。奥之院まで八百余段の石段を、一段一段登ることによって、烦悩が消灭され、幸福になれるという。(...到奥之院为止八百多石阶,一阶一阶登上,可以消灭烦恼,获得幸福)」,现在已经将"八百"贴上"千十",变成「「...。奥之院まで千十余段の石段を...」,看来寺方真的是顺应广大游客的"主观"需求来做应变啊!!

奥之院也称「如法堂」,内部供俸慈觉大师在中国修行时所持的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本尊,建物为1872年(明治5年)再建。左边的大佛堂内则供俸5公尺高的金色阿弥陀如来。可惜到达此处时,仅见雪花纷飞,奥之院前方横向梁柱的飞龙雕刻以及上方牌匾龙飞凤舞的「灵鹫道场」四字,而大门紧闭未能入内参拜,遗憾至极!!

37立石寺奥之院金灯笼.jpg
↑青铜所制的金灯笼,青铜雕塑颇为精致

38立石寺奥之院.jpg
↑奥之院前门扉紧闭,仅见雪花纷飞、横向梁柱的龙型雕刻,以及上方牌匾「灵鹫道场」四字

下了奥之院大佛殿的台阶,转入「三重小塔」的方向,雪越下越大,整片树林及台阶都被白雪覆盖,安置在岩窟中的「三重小塔」因为光线过于昏暗而无法细观,仅能猜测这座1516年建成,列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目前最小的三重塔的长相。

39立石寺奥之院往三重小塔.jpg
↑往三重小塔的方向,已被越下越大的白雪覆盖;三重小塔无法清楚细观

下了阶梯来到「行启 山寺纪念殿」,此建物通称「行在所」,主要是因为1903年(日 明治36年),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大正天皇)到山寺宝珠山立石寺行启(参诣)时所建 ,在这个可以一览全寺的绝佳位置, 为了皇室来参拜而建,也真是服了日本人的忠君爱国!

40立石寺纪念殿前道路.jpg
↑由三重小塔位置下阶梯往行在所及纳经堂方向

41立石寺纪念殿.jpg
↑「行启 山寺纪念殿」通称「行在所」,1903年为当时的皇太子到立石寺参诣而建 

经过「行在所」往前继续攀上台阶,前方为「开山堂」,开山堂位于「百丈岩」安置慈觉大师遗骸的「入定窟」上方(注:据传,慈觉大师逝世于比叡山,遗骸移至于此,头部留于比叡山),开山堂内宫奉慈觉大师木像,四周白布围绕,似乎仍在整修中。

开山堂左边的「纳经堂」悬在百丈岩的边缘,后方悬空面向出羽诸山。纳经堂的规模极小,为1599年所建,在1705年重修,山形县指定为县文化财,到达山寺立石寺似乎一定要大到纳经堂前,将「开山堂」与「纳经堂」在百丈岩的景色一启入照,可惜天气太差,雪花片片下,后方景观朦胧,仅能以仰角角度拍照以飨诸位朋友(就是,如果朋友下雪的大阴天来,就只能拍到这样啦!!!)

至于「五大堂」及由五大堂眺望山寺的山水景观,或是,许多朋友期待的"雪中泼墨画",一片雾蒙蒙,就不必提了.....

54立石寺纳经堂
↑下雪的阴天中,百丈岩「入定窟」上方的「开山堂」与「纳经堂」

循著山路下山,回到人间。

在宝珠山上寻访立石寺诸景点,回到JR山寺站花了4个小时的时间,山寺站内的灯火已经点亮,在山寺冷冽的空气中拨著身上的雪花进入站内,黄色明亮的灯光坐上榻榻米的休息区,暖气开得够强,让冻僵的身躯稍稍纾解。站内的售票服务处下午4点便以关门休息,看来下雪的假日,整座山寺都成了半空城的状态。

 

42山寺车站傍晚.jpg
↑下午4点回到JR山寺站以灯火通明

43山寺车站候车区.jpg
↑山寺站内黄色明亮的灯光,榻榻米的休息区,暖气开得够强,让冻僵的身躯稍稍纾解

列车到达时间将至,站内没有广播,自行走到月台区,轨道上已铺上厚厚的白雪,眺望远方的宝珠山立石寺,已经完全融在白雪中白了整片的山头,唯一可辨识的,仅剩土黄色的巨石墙面,及后方百丈岩和上方的小建物,应该是开山堂吧?!

16:16的仙山线列车准时缓缓地驶入月台,再愰1小时回仙台。山寺宝石山立石寺3小时的登山,除了根本中堂外,山内诸堂大多门扉紧闭,有些失望,却见到了初雪中的山寺景观,或许,这也是一种禅机吧?!

44山寺车站月台远眺.jpg
↑山寺月台上眺望雪中的宝珠山立石寺

45山寺车站月台仙山线列车.jpg
↑16:16,回仙台的仙山线列车准时缓缓入站

后记:

这篇山寺宝珠山立石寺的照片,在雪中显得模糊,如果让诸位朋友无法看清景观,至感抱歉!!!

至于宝珠山立石寺确实是值得一游的东北景点,即使在这种天气不佳的天气。到达一个热门景点却像个空城一般,这是第一次的罕见经历,好像整片山寺小镇都睡著了,而触动芭蕉翁写下名俳句的万籁俱寂仅剩蝉声的立石寺,此次到访却独享万籁俱寂的孤寂美感,连一声蝉声也未闻,只剩下足踏雪地以及雪飘下地上的声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按个赞!! 您的鼓励是Look2up努力写文的重要动力,谢谢啰!! 

  欢迎加入「Look2up 爱旅行粉丝页」!!! 可以收到Look2up旅游的最新动态呦~~~ :D

相关资讯:

宝珠山立石寺:

网页:http://www.rissyakuji.jp/

交通:

仙台站出发:JR仙石线每小时一班,约1小时至山寺下车,步行至登山口10分钟(沿路可逛小店购物)

山形站出发:JR仙石线每小时一班,约25分钟至山寺下车,步行至登山口10分钟

山寺、宝珠山立石寺地图请参阅山形县观光协会地图小册(多而详细):http://www.yamaderakankou.com/pamphl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