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佈

VR眼鏡在今日有相當多的版本,在各個行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虛擬現實技術(VR)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等方面。模擬環境是由計算機生成的、實時動態的三維立體逼真圖像,包括實時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廣角(寬視野)立體顯示技術,對觀察者頭、眼和手的跟蹤技術,以及觸覺/力覺反饋、立體聲、網絡傳輸、語音輸入輸出技術等。

肯定會有很多的市場上的消費者分辨不清楚各個VR種類,消費者即將進入VR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目前已經有四種截然不同的設備可供選擇,VR市場現在正在蓬勃發展,可以說每個季度,每個類別、每個價位都會有新的VR產品上市。即使沒有人能保證這些生產VR眼鏡的廠商會成功——事實上,很有可能有些會徹底失敗。如果你正在考慮購買或升級VR頭盔,最簡單的選擇就是等到產品足夠優化和成熟再購買。比如你可以買一個系列的更新產品,這可能是個好主意,但你也許需要漫長的等待才能獲得一副不錯的VR設備。因此,本文將按類別逐一介紹最值得注意的新產品,並提供一些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讓你更好的挑選一款最適合於自己的VR設備。

自備屏幕VR /移動耳機

在2017年的大部分時間裏,廠商很大比例選擇將智能手機與無屏幕VR頭顯進行捆綁贈送,但這種做法在2018年初就已經基本結束,由此導致無屏VR市場進一步萎縮。手機分析師和權威人士預測,隨着三星Gear VR和谷歌Daydream View智能手機袖子的銷售基本枯竭,“自備屏幕”VR頭盔配件類別將在一年內終結。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Oculus Go等廉價的獨立VR頭盔。如果你能買到一臺200美元的VR專用設備,配有自己的電池、軟件等等,爲什麼還要花80到100美元買一個布料和塑料的智能手機支架呢?但這些下滑趨勢並沒有阻止任天堂對無屏VR設備的繼續推廣和生產。下個月,該公司將推出一款售價80美元的Labo“VR工具包”,主要由硬紙板製成,旨在讓Switch的用戶獲得首次VR體驗。就各大手機網站的測評師而言,他們不會願意去花80美元來買一個硬紙板的VR查看器,也從來不會想去買布料或者是塑料製成的的智能手機護目鏡,但正因爲它們的價格相對便宜,80美元的DIY耳機往往比600美元的豪華型號賣得更多。而且任天堂Switch玩家對於外設的熱愛讓任天堂完全有可能銷售成千上萬的虛擬現實工具包——也許賣的比20多年前發佈的虛擬男孩補充包還要多。任天堂等公司將DIY選項描述爲用戶將腳趾伸進VR水中的一種方式,但Labo VR工具包似乎尤其將提供一種特別膚淺的兒童泳池版VR。有太多的報告說過去的Labo客戶在拋棄他們的紙板配件之前,只能使用幾天。測評師面對無屏幕VR的一致建議是不建議去購買,因爲它的性價比不夠高,而且產品幾乎不會再進行更新換代。

獨立顯示的VR

2019年第二大、可以說是最熱門的類別是“獨立”耳機——完全獨立的VR體驗,你不需要單獨的電腦或設備就能享受。宏達國際目前發佈了一款昂貴的獨立產品Vive Focus,但顯然他們已決定只面向商業用戶。在美國,這一類別到目前爲止都是由售價200美元的Oculus Go來定義的,它的處理能力剛剛夠播放3D電影、簡單的應用程序和基本遊戲,其中大部分都是爲了讓你在坐着的時候體驗一下。分析師預測,售價爲400美元(摺合人民幣2600元)的Oculus Go版本Oculus Quest將成爲今年最受歡迎的VR產品。原因在於它擁有更強大的處理器,更好的頭部和控制器跟蹤,以及更高分辨率的屏幕。Oculus計劃在今年春季推出約50款遊戲和“體驗”,除了更新一些較老的PC遊戲的端口,他們還將加入更多能夠用於VR應用的電影和電視,尤其是Beat Saber和Superhot VR,比如3D情節的達斯·維德(Darth Vader)的故事。

如果你今年打算投資於任何一款獨立的耳機,Oculus Quest將是最佳選擇。但測試人員還不確定它是否值400美元,也不確定它是否會在2019年之後繼續運營。這款產品唯一的缺點是內置的芯片功能不足,儘管有人聲稱它將成爲任天堂的VR遊戲,但還沒有一個視覺體驗有它這樣的如吸引人,以至於測試團隊覺得任何VR廠家都需要這個系統。在吸引第一次嘗試VR的玩家之前,它也面臨着一些挑戰,同時它的價格也只有早期用戶才能接受,這款產品還得看看最後的結果如何。今年還會看到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同類產品,但它們最終可能主要在中國和東南亞市場銷售,或者被宣傳爲“企業獨立耳機”,比如HTC即將推出的Vive Focus Plus。

電腦或控制檯系消費者VR耳機

在第三個類別中,有很多新條目需要討論,比如繫繩VR,但在某些方面這感覺像是在浪費時間。對於任何需要PC進行計算的耳機來說,這類產品的銷量都不太好,而最暢銷的有線耳機是索尼的PlayStation VR——目前售價2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300元),雖然Oculus Rift和HTC Vive在規格上要優於Playstation VR,但是忽略PlayStation 4帶來的開發者優勢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就虛擬現實的體驗而言,Oculus Rift和HTC Vive許多的演示都有重合之處。在這種情況下,軟件將對虛擬現實設備的發售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它的全球銷量在300萬至400萬部之間,依靠PlayStation 4進行處理。按照VR行業的標準來看,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銷量數據,但還沒有達到索尼想要讓這項業務大賣的程度。在個人電腦方面,2019年已經有以下即將到來的VR耳機。Oculus剛剛發佈了Rift S,這是2016年Rift系列的續集,售價4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600元)。惠普的混響(Reverb)售價則高達600美元(摺合人民幣4000元),不過它的屏幕分辨率高得多,並且與Windows混合現實以及Steam VR兼容。

宏達國際(HTC)的Vive Cosmos是Vive的續篇,定位的價格不高,但專門針對消費者配備了新的控制器,還可以連接電腦和其他設備。他能夠位置追蹤的遊戲控制器以及Steambox主機,內置陀螺儀、加速度計和激光定位傳感器,追蹤精度0.1度,並且可以接聽和回撥電話,傳訊息與看行事曆的功能更多的個人電腦耳機來自像Pimax這樣的小公司,你可能永遠不會在零售店看到。這還不包括已經發布的選項,如三星的Odyssey+、上一代的Vive和Rift耳機等。該公司還不包括索尼PlayStation VR 2以及最近在消費電子展上展出的AR和VR混合頭戴式耳機。消費者綁定的虛擬現實VR設備目前有如此多的當前和近期的選擇,而且價格都相當高,因此目前看來沒有什麼是真正明智的投資。最糟糕的是不得不在爲更好的顯示技術來支付早期採用者的費用,而且目前還需要選擇一些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未來VR廠商應該在更簡單的設置和更好的運動跟蹤作爲其最大的技術層面的改進。

就目前而言,測試團隊不建議在這些在那些新產品中投入400- 600美元。但只要銷售得當,或者發佈一些很棒的新VR頭盔或殺手級的遊戲應用,情況也許可能會有所改變。如果你是消費者,接下來的幾個月要睜大眼睛,如果你是商業客戶,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用企業VR耳機

第四個類別與第二個和第三個類別有一些模糊的重疊。在這一點上,有兩種類型的“企業”VR頭盔:獨立的型號,比如HTC的Vive Focus系列,和包括Vive Pro系列的系固型。HTC在發佈Vive Pro Eye之前曾明確表示,Vive Pro Eye不應該被普通消費者購買。因此它沒有公佈消費者價格,而且大部分演示都是針對企業的。所以,除非你是一家企業,否則你完全可以直接購買和採用這些耳機。但如果你是高管,想買一些最先進的設備,今年的下半年對VR硬件來說是一個特別激動人心的時刻,不過我預計明年會有更多的創新。HTC Vive Pro Eye爲企業級VR帶來了完整的眼球追蹤硬件和視覺渲染軟件。通過使用Tobii眼部傳感器,它知道佩戴者在看什麼,可以使用凝視來控制應用程序的內容,並增加人們所關注的任何圖形細節。當軟件正常工作時,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VR的未來——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

分辨率更高的VR頭盔即將問世,不過它們需要功能強大得多的電腦來驅動顯示器。由於索尼(Sony)、三星(Samsung)和LG)都在研發超高分辨率VR屏幕,目前尚不清楚這三家公司是直接瞄準消費者價格點來推廣它們,還是先從爭取企業客戶開始。下一輪的VR眼鏡的競爭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出現,這並不令人意外。

無論你是消費者還是企業客戶,我的總體建議都是一樣的:等到產品進一步優化後再買一副新的VR頭盔,時間或許在今年的秋季或假期前後。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很多虛擬現實硬件問世,現在回過頭來看,其中很多看起來都像是一筆糟糕的投資。但如果你現在就希望從一副VR眼鏡那裏得到了快樂,測試團隊建議你考慮一下低於400美元價格的產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