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究显示张贴反霸凌海报、定期问卷调查霸凌现况、或举办漫画、海报及作文比赛防制霸凌,被认为无效却常用的防制策略。(图取自教育部防制校园霸凌专区网站)

2018-10-01 13:55

〔记者方志贤/高雄报导〕国立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对台湾22所中小学、538名教育人员问卷测试,结果发现校园巡逻、设立申诉管道及设监视录影、安全铃等,是常见且有效防制霸凌策略;至于张贴反霸凌海报、定期问卷调查霸凌现况、或举办漫画、海报及作文等比赛防制霸凌,被认为是无效却常用的防制策略。

此研究的第一暨通讯作者、中山大学教育所副教授陈利铭表示,教育部补助学校办理防制霸凌活动,并鼓励创新作法,但各级学校多流于举办竞赛或张贴海报等活动,根据此研究是无效却常用策略。

陈利铭建议,教育部与学校应转变思维,调整经费补助及执行方式,透过补助鼓励学校多发挥创意,并采用研究证实有效的策略,来改善校园霸凌,以免将经费浪费于常见却无效的竞赛活动。

这份问卷填答对象包括导师、科任教师、教官、辅导老师、主任等。首次以第一线教育人员的观点,来探讨校园防制霸凌策略的实施及其有效性,期能有助于调整及改善后续的反霸凌策略。

其研究结果获国际期刊「教育心理学」(SSCI)刊登。分析结果归纳出中小学常用且有效、常用却无效、少用但有效、少用且无效等4类防制霸凌策略。

其中,中小学教育人员认为校园巡逻、设立校园霸凌申诉管道、校园设监视录影、安全铃等,是常见且有效的防制霸凌策略。

教室布置融合反霸凌元素、制作防制霸凌安全手册、设立校内的校园霸凌防制委员会,是少用且无效的防制策略。

提供教师及家长反霸凌知能研习、分析霸凌防制策略实施之成效以利后续改进等,是有效但少用的防制策略。

至于张贴反霸凌海报、定期实施问卷调查霸凌现况、举办以防制霸凌为主题的漫画、海报、作文或标语等比赛,则被认为是无效却常用的校园防制策略。

陈利铭也指出,有效却少用的策略,或许是改善校园霸凌的合适切入点。学校可由增加防制霸凌知能培训来著手,提升教师及家长防制及介入校园霸凌的能力。

  • 中山大学教育所副教授陈利铭研究显示张贴反霸凌海报、定期问卷调查霸凌现况、或举办漫画、海报及作文比赛防制霸凌,却被认为是无效却常用的防制策略。(记者方志贤摄)

    中山大学教育所副教授陈利铭研究显示张贴反霸凌海报、定期问卷调查霸凌现况、或举办漫画、海报及作文比赛防制霸凌,却被认为是无效却常用的防制策略。(记者方志贤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