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價9.98萬元-21.58萬元,當3月11日吉利嘉際售價公佈的時候,發佈會現場經銷商區域傳來了沖霄般的歡呼聲。然而,從嘉際的定價來看,價格要比宋max高,而同價位的別克GL6和傳祺GM6銷量也就在3000輛左右,爲何經銷商的信心會如此強?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林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嘉際目標是月銷過萬,目前10-20萬之間家用精品SUV數量非常有限,這是吉利認爲嘉際能夠佔領市場的重要原因。而從現場經銷商的反應來看,嘉際或許真的有可能會成功。

  有趣的是,就在嘉際上市的第二天,比亞迪宋MAX也上市了2019款車型(指導價區間:7.99萬元-12.99萬元),不但配置有所提升,而且次頂配的價格反而降了3000元。雖然宋MAX並非嘉際的直接競品,但很難說這是否真的是湊巧,還是說比亞迪宋MAX就是要“挑逗”一下吉利嘉際?不論如何,作爲MPV市場關注度最高的兩款車型,我們還是比較樂意看到這種有意無意的互動。

  無論比亞迪抱着何意,對於吉利汽車而言,嘉際無疑是一款非常重要的車型,除了它是吉利汽車第一款MPV車型之外,也是吉利汽車佈局轎車、SUV和MPV市場,打造“三駕馬車”的重要車型。從現在的熱度來看,嘉際上市後的熱銷是可以想見的,但是它的市場體量能達到多大量級依然存疑。

  近兩年,無論是廠家還是媒體,幾乎都在熱炒MPV市場,每年都有不少全新的MPV車型上市,但是MPV市場真的會是下一個藍海嗎?在狂歡背後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危險?吉利嘉際的定價區間在這個市場中到底合理嗎?今天,我們就來解答一下這些問題。

  是真“藍海”?還是陷阱?

  “MPV市場會是中國車市下一個風口。”不只一次從各大主機廠那聽到這個貌似必然的結論。但從目前的跡象來看,MPV浪潮依然沒有到來,甚至有點退潮的跡象。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累計乘用車銷量爲2235.1萬輛,同比下降5.8%。轎車和SUV下降比例與整體車市的下降相差不大,唯獨MPV的下降比例巨大,達到了17.4%。去年是MPV市場繼2016年達到歷史最大年銷量之後,連續第二年銷量下滑了。MPV在乘用車銷量中的佔比也從2016年的10.5%,下降到2017年的8.6%,再到2018年的7.4%。

  那麼,難道汽車廠家不知道這個趨勢麼?很明顯他們知道,而且肯定有非常詳盡的市場調研報告,但是爲何這兩年上市了這麼多MPV車型?

  首先,因爲汽車研發週期是比較長的,記得第一次見到吉利嘉際MPV僞裝車的時候是在2015年,而且它的立項時間也要早於比亞迪宋MAX。那時候,中國車市包括MPV市場的增長勢頭依然比較迅猛,無論是主機廠還是媒體都樂觀地認爲MPV會成爲SUV之後又一個風口,因此那段時間上馬了很多MPV項目。不過很明顯的是,雖然2017年中國車市銷量依然在增長,但MPV市場卻早於轎車和SUV市場提前一步進入了下跌通道。

  其次,雖然MPV市場的銷量在下滑,但這主要是因爲10萬元特別是8萬元以下,以五菱宏光和寶駿730爲代表的低端MPV市場呈現了銷量腰斬的情況。而在20萬元以上的高端MPV市場,以別克GL8、本田奧德賽爲代表的車型銷量卻在增長。這就體現了一個趨勢,那就是MPV市場的消費升級現象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雖然國家放開了二孩政策,並且在2016年和2017年二孩出生率快速增長,但奇怪的是MPV市場體量卻在2017年出現了同比下跌的趨勢。更重要的是,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各地二孩出生率增速出現了明顯下滑。也就是說,從現在的局面來看,想依靠“二孩政策”來推動MPV市場的爆發是不太現實的。

  此外,就我身邊的人而言,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生二孩,甚至有些年輕人還推崇“丁克”的生活方式。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如今養育孩子的成本太高,培養一個就已經會讓大多數年輕家庭縮衣節食,更遑論第二個孩子了。而且,如今的家庭也與以前不同,現在的年輕家庭不太願意與父母一同居住,除了想要享受兩人或三人世界之外,還想讓父母能夠享受難得的晚年生活,因此會請保姆或月嫂帶孩子,而這也導致了這部分人羣對MPV的需求不是特別旺盛。

  綜上所述,從現有的市場數據、社會環境和二孩增速下降趨勢來看,MPV市場很難成爲大家口中的“下一個風口”。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吉利嘉際就沒有機會,雖然MPV市場銷量在跌,但是10-20萬元這個市場空白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依然有着非常大的潛力。

  誰會統治10萬元-20萬元市場?

  如今的MPV市場呈現了一種奇怪的趨勢,那就是熱銷的車型兩級分化非常明顯。過去幾年,購買MPV的消費羣體分爲兩類,一種是瞄準10萬元以下的產品,而這個市場的主力車型爲五菱宏光和寶駿730等;另一種就是瞄準20萬元以上的產品,以別克GL8、本田奧德賽爲主。

  而在10萬元-20萬元區間,雖然也有一些MPV,但一直都沒有擁有統治地位的車型,直到比亞迪宋MAX上市。宋MAX上市後第二個月開始,便以月銷過萬的迅猛姿態佔據8-13萬元的市場。但是,很明顯這個市場依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10-15萬元市場。從宋MAX的定價和配置級別來看,依然沒有完全擺脫中低端MPV(即使級別比五菱宏光和寶駿730更高)的定位。

  當然,10萬元-20萬元這個區間是一個很大的區間,如果將它再次細分可以分爲10萬元-15萬元區間和15萬元-20萬元區間。在這兩個細分區間內,廣汽傳祺相繼推出了兩款車型,分別爲傳祺GM8和傳祺GM6。

  其中第一款傳祺GM8上市的時候,的確吸引了衆多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大家都認爲指導價爲17.68萬元-25.98萬元的它,能夠對別克GL8和本田奧德賽的市場產生衝擊,奠定其自主中高級MPV(主要爲15萬元-20萬元區間)的統治地位。然而,事實卻是,如今傳祺GM8的月銷量在2000-3000輛徘徊,雖然銷量表現不算太差,但談不上統治地位。

  在傳祺GM8“勉強”獲得成功之後,廣汽傳祺推出了傳祺GM6這款車型,它的指導價區間爲10.98-15.98萬元。很明顯,廣汽傳祺看上的就是10-15萬元這個尚待開發的細分市場。當然,由於這款車是2018年12月才上市,因此它的銷量還沒有趨於穩定,但從增長趨勢來看,它的表現很明顯沒有達到廣汽傳祺的預期,同樣沒有迅速奠定這個售價區間的統治性地位。

  那麼,同樣將市場定位在10萬元-20萬元區間的吉利嘉際呢?它是否能奠定這個細分市場的統治地位?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畢竟市場纔是檢驗一款車的最終標準,不過從如今吉利對嘉際的策略來看,它是有那個野心,也有那個實力的。

  出色的產品力和“後發”優勢

  之所以說吉利嘉際擁有爭奪10萬元-20萬元細分市場統治地位的實力,原因在於它的產品力夠強,同時也因爲它“後發”優勢(比傳祺GM6晚上市)。

  首先,這次嘉際上市的車型不僅僅有燃油版,更有對消費者比較有吸引力的48V輕混和插電混動版。通過傳統燃油版和48V輕混版來贏得二三線城市的消費羣體。同時,一線限牌城市的消費者家裏一般都已經有一輛車了,如果再入手一輛MPV肯定會考慮牌照問題,而新能源的插電混動版則是他們解決牌照問題的最佳方案。此外,嘉際雖然上市較晚,但插電混動版的搶先上市則能夠迅速佔領這個級別MPV插電混動版的空白市場。

  其次,再來看看價格。不看插電混動版的話,嘉際9.98萬元-14.88萬元的售價要比傳祺GM6 10.98萬元-15.98萬元的價格便宜近1萬元,消費者會非常看重這一點。這也就是所說的“後發”優勢,對於吉利而言這也算是一種“陽謀”了。

  此外,如果擁有更低價格的同時,配置也比競品更高,那麼這種優勢會更加明顯。首先來看空間問題,雖然嘉際的車長要比傳祺GM6小74mm,但軸距僅比後者小5mm,也就是說在乘坐空間方面,其實嘉際與傳祺GM6並不會差太多。

  而在配置方面,同樣以入門版爲例,嘉際要比傳祺GM6多了前排側氣囊、胎壓監測、倒車影像、發動機啓停、無鑰匙進入/啓動、仿皮座椅、智能語音識別系統、自動頭燈、全車車窗一鍵升降、雨量感應雨刷、自動空調等配置。很明顯,在價格更低配置更高的情況下,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嘉際。

  到了頂配版本同樣如此,嘉際的頂配版不但搭載了1.8T發動機,同時配置方面也要比傳祺GM6多了後排側氣囊、發動機啓停、電動後備廂、副駕駛電動調節、後排獨立空調等。可以說,嘉際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這就回到了前面的問題,作爲兩款最直接的競品,在傳祺GM6還未奠定這個細分市場的統治地位時,嘉際的入場,會讓傳祺GM6非常難受。吉利嘉際的策略很明顯,就是通過更有吸引力的價格和更強的產品力,迅速佔領這個尚未被完全發掘的市場,並奠定其優勢。

  寫在最後

  雖然從市場數據來看,MPV市場很可能不會像很多人認爲的,會是繼SUV市場之後下一個藍海,但在10萬元-15萬元、15萬元-20萬元這兩個細分市場中,仍然缺乏具有統治地位的車型,在別克GL6銷量不如人意和傳祺GM6優勢不明顯的情況下,吉利嘉際的出現無疑讓大家看到了這個級別出現統治地位MPV的可能性。

  — THE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