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0年前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指出,在同一種羣中的個體存在着變異,那些具有能適應環境的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存活下來,並繁殖後代,不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就被淘汰。

這就是後來廣爲人知的進化論。根據該理論,在歷史過程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微小的變異就得到積累而成爲顯著的變異,由此可能導致亞種和新種的形成。

如果考察過去數年新金融行業的起落沉浮,進化論再貼切不過了。

以網貸爲例。據零壹財經統計,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零壹數據監測到的平臺共6063家,其中正常運營的平臺數量爲1185家(佔比19.5%),同比減少46.8%;異常平臺(不含轉型、爭議和良性退出的平臺)數量爲4672家(佔比77.1%)。

這意味着,總共6000家平臺,倖存者還剩下1000家出頭;僅2018年就淘汰掉了1000家平臺。

歷經來自市場與監管的重重考驗,從倖存者之中脫穎而出的頭部平臺,逐漸進化成爲新的物種。

就像我們在過去兩年所見到的一樣,任憑行業風吹雨打,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強者愈強,馬太效應顯著。

資本市場的反應同樣能夠說明問題。截至昨日收盤,今年以來,在美上市的樂信、拍拍貸的股價分別回升了44.69%、27.22%。

頭部平臺回暖明顯

拍拍貸等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剛剛披露的2018年財務報告,顯示了頭部平臺依然生機勃勃。

財報顯示,2018全年,拍拍貸總營收達42.876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第四季度的營收爲12.192億元,同比增長33.7%;全年實現淨利潤24.695億元,較2017全年增長了128.0%。

2018年全年,拍拍貸撮合借款金額達到614.98億元;在經歷了2018年夏天的爆雷潮之後,其在四季度的撮合額爲176.17億元,相較第三季度環比增長19.2%。

拍拍貸在財報中指出,去年年中,隨着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不斷深入,整個網貸行業成交量遇冷。但市場出清帶來的市場環境改善又同時爲健康運轉的平臺提供了發展機遇,四季度頭部平臺開始逐漸回暖。

可以看到,儘管網貸備案一拖再拖,儘管行業一度爆雷潮洶湧,儘管監管部門強制“三降”,頭部平臺們還是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對自身業務、各方面能力和長期市場潛力的信心,拍拍貸還在本次財報中公佈了其作爲上市公司的第一筆股息。

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樂信的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樂信錄得營收76億,同比2017年55.8億增長36%;經營毛利30.1億,同比2017年13.2億增長128%。

截至2018年底,樂信用戶達到3728萬,同比2017年2393萬增長55.8%;2018年全年促成借款總額661億元,同比上年同期447億增長38.5%。

趣店財報亦顯示,2018年趣店錄得總收入76.9億元,同比增長61.1%;調整後淨利潤26.8億元,同比增長19.7%,超額完成全年淨利潤25億元的目標。

截至2018年底,趣店累計註冊用戶數增長至7177萬,授信用戶數達3103萬,其中,累計借款用戶從去年同期的1452萬增長至1672萬,服務用戶增長至526萬人。

金融科技推動精耕細作

透過拍拍貸財報,我們還能看到的一個端倪是,新金融行業正在走向精細化運營,從而帶來了更爲強勁的盈利能力。

拍拍貸財報提到,在2017年第四季度,拍拍貸曾因行業整體風險上升出現了短暫虧損,隨後公司重點加強了以科技爲驅動的業務運營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在2018年中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盈利,其中第四季度單季淨利潤達到了7.746億元。

從全年來看,通過更有效的成本管理,去年拍拍貸市場營銷費用明顯下降,有力助推了淨利潤取得增長。

數據顯示,拍拍貸2018年第四季度的市場營銷費用爲1.809億元,與2017年同比減少了24.2%;2018年全年的市場營銷費用爲人民幣7.108億元,與2017年的7.883億元相比減少了9.8%,線上獲客等相關費用也出現了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拍拍貸累計個人出借用戶數達到66.77萬人,累計借款用戶爲1444萬人,復借率由2017年的68.9%增至73.6%。

這背後的邏輯是,在持續的科技投入下,拍拍貸客戶獲取、客戶運營日益精細化、智能化。

據披露,2018年拍拍貸自主研發了自動化營銷系統,能夠基於用戶畫像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對市場營銷活動的有效性加以計劃、執行、監視和評估,同時藉助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進行智能決策,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獲客效率與服務能力。

拍拍貸還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爲數千萬有借款和出借需求的個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目前拍拍貸智能客服機器人已經服務了近千萬用戶,每天回答上百萬業務相關的金融問題。

樂信在財報中提到,其已在風控、資產撮合以及客服運營等方面全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樂信金融合作夥伴更有效率地連接更多消費者。

數據顯示,2018年,樂信研發投入達3.2億,比去年同期2.35億增長36.1%,佔樂信運營支出的26.9%;其金融科技投入力度、研發人員佔比,均在行業裏處於領先地位。

機構資金加速進場

在強監管之下,頭部平臺的發展空間被嚴格限制,促使它們選擇“曲線救國”,通過向金融機構提供助貸服務實現增長。

2018年是助貸大爆發的一年。而主流金融機構資金的不斷進入,可以視爲新金融行業日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要想獲得金融機構資金的青睞,其前提是過硬的風險管理水平,而這又離不開金融科技能力。

據拍拍貸財報介紹,得益於“智牛”催收機器人等技術在貸後的廣泛應用,拍拍貸的逾期率長期處於行業較低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拍拍貸15-29天、30-59天、60-89天的逾期率分別是0.92%、1.63%和1.41%,相較於截至三季度末的數據分別降低了0.11、0.14和0.08個百分點。

而正是得益於金融機構資金的湧入,頭部平臺才得以在“三降”要求之下依然保持高增長。

據拍拍貸聯席CEO章峯介紹,拍拍貸第四季度的助貸業務取得很大進展,其中,通過撮合機構資金合作方促成的借款金額佔總撮合額的比例,已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14.3%上升至第四季度的20.4%。

章峯並稱,“展望2019年,我們有信心通過與機構夥伴的合作進一步實現業務模式的多元化。”

在樂信的財報口徑中,其將助貸業務收入歸爲金融科技收入。

2018年四季度,樂信通過爲各類金融機構服務而獲得的金融科技收入達到8.25億,同比2017年4季度1.91億增長331%,環比2018年3季度5.58億增長47.8% 。2018年全年,樂信金融科技收入達到20.8億,同比2017年3.8億大幅增長448%。

據披露,四季度,樂信進一步擴大了金融合作夥伴數量,加大了合作範圍與力度,將近70%的新增借款來自金融機構。

另據趣店財報介紹,去年趣店新增了19家機構資金合作伙伴。截至2018年底,趣店共與99家持牌金融機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