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漫威電影宇宙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又一個英雄崛起的史詩,無論他們是意氣風發還是被陰謀環繞,似乎總是繞不開一個主題:無法挽回的遺憾。美國隊長與佩姬的約會、星爵聽不夠的勁歌金曲磁帶、雷神看着毀滅的阿斯加德等等,失去的總是更珍貴,也最能激發觀衆的同理心。這一切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達到頂峯,當小蜘蛛在鋼鐵俠的臂彎裏化作灰塵時,所有人都等不及要看《復聯4》了。而此時出現的《驚奇隊長》可謂“重任在肩”。

《驚奇隊長》需要在《復聯4》上映前抓緊時間,在已有20部電影做鋪墊的前提下,令觀衆信服並接受這個新角色,成爲漫威電影宇宙的重要一環,尤其還是一位前所未有唱主角的女性英雄。從角色本身看,曾失去記憶的卡羅爾如何成爲驚奇隊長是焦點,以此衡量,她努力了,卻做得還不夠。

作爲漫威電影宇宙的一員,驚奇隊長這個角色也來自漫畫,而她與其他女性的聯繫,比任何人都更加緊密。在漫畫裏,她能激勵年幼的小女孩,同齡人會與她競爭,也同樣會愛她和支持她,年長的女性則會給她激勵。可以說,電影忠實重現了這些感情。當把主要精力放在“女性力量”之上時,力量全開的驚奇隊長可謂是字面意義上的光彩四射,從肉搏到宇宙空戰都揮灑自如,尤其是不同年齡時期的卡羅爾一次次從失敗中站起來,當觀衆與她產生共鳴時,自然會爲其感動與歡笑,這是《驚奇隊長》最大的亮點和賣點,但缺點也在此。

《驚奇隊長》不僅僅是驚奇隊長的起源電影,也是尼克·弗瑞乃至神盾局的起源,並將銀河護衛隊和神盾局等背景很好地串聯在起來,瑪麗亞與卡羅爾奮力成爲美軍第一代女飛行員的堅持,瑪麗亞獨自撫養女兒的勇氣等等,也都是令人欽佩不已的故事。它的爭議在於,不是說強調女性力量不對,只是“過猶不及”,在《復聯4》上映前這個承前啓後的重要節點,它選擇了更具爭議的表現方法,而不是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穩妥過渡。在短短一部電影的時間裏,它需要表達的東西太多,表現起來也就難免簡單、粗暴。卡羅爾自身沒有像樣的糾結與挫折,也就沒有成長的不易與感動,角色形象塑造顯得單薄。

也許是導演有意爲之,尤其是卡羅爾恢復了記憶之後,再面對朝夕相處的克里人戰友和導師,並與他們進行戰鬥時,竟然完全沒有心理障礙和情感起伏,並且配上了驕傲的神情與動作,全沒有面對戰爭的迷惑和打開心結的過程。也許是劇組認爲女強人不能有弱點,但就算是漫威“頭牌”鋼鐵俠,也正是他的軟弱和自我懷疑讓角色更有魅力。影片結尾,卡羅爾與克里人導師的戰鬥,劇情似乎就是爲了讓她能說出那句:“我並不需要向你證明什麼”,這種刻意對本就薄弱的故事是一種傷害,如果說驚奇隊長的強大是自幼就發自內心的,她也就沒必要存有和男人或者和外星人對着幹的執念。

由此帶來的引申效應,就是沒有一個明確而強大的敵人做對手。地球上的男飛行員,只是活在記憶裏的片段;漫畫裏大出風頭的斯庫魯人,“洗白”後看起來更像是友軍;導師和其他隊友爲代表的克里人,完全不堪一擊;《銀河護衛隊》裏亮相的羅南甚至直接被嚇跑……即便套路再俗,超級英雄的對手依然是很重要的,而驚奇隊長的對手又能是誰呢?也只有等下部電影的滅霸了。只是如此舉足輕重的故事主線,卻只在彩蛋中猶抱琵琶半遮面,未免過於草率。

劇情、角色、特效,是漫威電影宇宙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觀衆愛它的原因,可惜的是《驚奇隊長》在這些方面都乏善可陳。貓貓很可愛,風格迥異的局長充滿魅力,但這些畢竟不是電影的核心。對於“驚奇隊長”,她本該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講一個好故事上,她本該更高更快更強,而不是在某種程度上成爲各方勢力與思潮角力的遺憾產物。

文 | 餅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