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但婚姻的經營過程中,如果分不清主次,有過多的人來干涉的話,那麼這份婚姻就會偏離方向,甚至搖搖欲墜。尤其是現在人的思想觀念比較開明,不願意守着一份低質的婚姻生活苟延殘喘,而是追求高質量的婚姻和幸福。所以,如果父母對子女的婚姻生活過度干涉,就很容易造成子女婚姻的不穩定,甚至導致子女離婚。

林強和前妻晴熙離婚已經三年了,可是他的母親卻還沒有放下,三番兩次的去晴熙家鬧。說起母親,林強也是一臉的無奈。他是家裏的獨子,母親把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他一個人身上,也因此對他非常的強勢霸道。

林強在讀大學以前,就連自己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不能自己做主,都是母親幫他選好。而他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反對了母親的決定,母親就哭天抹淚的說他不孝,說白養了這個兒子。

後來林強交了女朋友,母親總是瞞着他去跟人家女孩子見面,提出一堆讓人家遷就她兒子、孝順她的要求,嚇得女方第二天就跟林強提分手。在母親的潛意識裏,兒子是她的私有財產,兒子的女朋友必須得讓自己滿意纔算過關,至於兒子喜不喜歡那不重要。她甚至覺得兒子是屬於她一個人的,她接受不了有其他人來分享。

眼看着林強已經三十多了依然單身一人,親朋好友開始替他着急,也幫着勸說母親不要太過干涉。林強這纔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晴熙,並且結了婚。可是母親並沒有改變自己想掌控兒子的習慣,甚至要求晴熙也必須對她言聽計從。不僅如此,每每看到林強對妻子體貼一點,她就會特別生氣,覺得自己的兒子只能對自己好,晴熙搶走了兒子對她的愛,於是她對晴熙百般苛責和刁難。

晴熙眼看着自己的日子將要永無寧日,而林強也不可能離開母親跟自己去另外一個地方生活。自己總不能把餘生的精力都浪費在跟婆婆糾纏上吧。於是她便提出了離婚。林強也對母親的干涉心生怨念,也覺得對不起晴熙,便心平氣和的簽了離婚協議。

林強的離婚讓母親變得更加歇斯底里,她覺得是晴熙害了兒子,如今兒子不僅對她忤逆不孝,還變成了一個被離婚的中年男人,這以後再找媳婦都困難了。於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去找林強的前妻鬧,想要讓他們復婚。可是她越是這樣鬧騰,晴熙越覺得離婚的決定是對的,又怎麼肯復婚呢。

晴熙受不了前婆婆的糾纏與打擾,只得找林強讓他勸勸母親。那天,林強哭着對母親說:“媽,您別去找我前妻了,我們爲什麼離婚您不知道嗎?”母親看着這個第一次在自己面前流淚的兒子,一時間有些茫然,她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裏,她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兒子好,兒子怎麼就不理解她呢?

情感解析:母親的強勢是林強婚姻不幸的根源之所在,對兒子愛情、婚姻的過度干涉,讓林強沒辦法爲自己的感情做主,他既不能忤逆母親,也不能讓妻子無原則的忍讓,只能選擇放棄婚姻。

林強也是有錯的,錯在過於懦弱,沒辦法爲自己的婚姻和愛情承擔應有的擔當。當然,這份懦弱,也是源於自小的成長環境,說白了還是母親性格的影響。所以,一個開明的通情達理的女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意義深遠的。

父母愛子女,應該是學會放手的去愛,而不是把子女的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千萬不要打着爲子女好的旗號替子女包辦一切。只有把子女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的思想和喜好,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他們才能更好的爭取和把握幸福。也才能成爲一個更有擔當和有作爲的人。

而至於林強的婚姻和愛情,如果他不能改變自己的懦弱,不能讓自己成長起來,成長爲一個敢於擔當的男人,那麼,即便再次走進婚姻,也只不過是在重複上一段婚姻的路。只有自己成長了,懂得自己的幸福要自己做主,才能真正意義上把握自己的婚姻和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