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e Service at Sea of Soviet Navy’s Seventh Operational Squadron


文/SevMo

分艦隊的創立、人事及編制

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在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領域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全面對峙。而在美蘇海上軍事對抗最爲激烈的時期,如日中天的蘇聯海軍共有5支駐外戰役分艦隊(Operational Squadron),分別是以美國海軍第六艦隊爲假想敵的第5戰役分艦隊、負責大西洋方向的第7戰役分艦隊、主要在印度洋水域活動的第8戰役分艦隊、以租借的越南金蘭灣爲基地的第17戰役分艦隊以及負責太平洋方向的第10戰役分艦隊。

大西洋常備分艦隊

1968年1月18日,蘇聯海軍總司令部下達了組建第7戰役分艦隊的命令。同年2月1日,北方艦隊第7戰役分艦隊在摩爾曼斯克州的北莫爾斯克正式成立,番號爲70195。2月10日,以戈洛塔海軍少將爲首的分艦隊司令部成立,由卡拉切夫海軍上校任分艦隊副司令。

第7戰役分艦隊的任務海區覆蓋整個大西洋,進入大西洋水域活動的任一蘇聯海軍艦艇都會自動歸入分艦隊司令部管轄,因此第7戰役分艦隊在很多時候也稱爲“大西洋分艦隊”。該分艦隊的主要任務有:

搜索、跟蹤假想敵的戰略核潛艇、航空母艦及艦艇編隊,隨時準備從戰鬥行動一開始就對其實施打擊;

確保己方艦船的航行安全並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

掩護北方艦隊的核潛艇由挪威的北角-熊島前出到冰島-法羅羣島附近的指定戰鬥陣位。

顯而易見,第7戰役分艦隊的直接對手就是以諾福克爲母港的美國海軍第二艦隊,而能否圓滿完成上述戰鬥使命,取決於分艦隊指揮人員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和他們的軍事素養。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北方艦隊的臂章

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部指揮班子是由一批經驗豐富且精通各項業務的高級指揮員組成的:其中有參謀長拉片科夫海軍上校、副參謀長波比寧海軍中校、參謀長主任助理扎卡托夫海軍少校、分管機電部門的分艦隊副司令費奧克蒂斯托夫海軍上校(兼任機電業務長)及其副手奧列霍夫海軍中校、分管物資技術保障的分艦隊副司令季托夫海軍中校、航海業務長克里莫夫海軍上校、導彈武器業務長薩福諾夫海軍上校及其副手戈盧比茨基海軍少校、分艦隊對空防禦科長阿肯特耶夫海軍上校、水魚雷業務長努西羅夫海軍中校、觀通業務長葉爾紹夫海軍上校、特種通信業務長濟裏亞諾夫海軍少校、無線電技術部門業務長齊布利斯基海軍上校、無線電電子對抗業務長蘇哈諾夫海軍上校、化學業務長希紹夫海軍上校以及衛生業務長西多羅夫上校。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北方艦隊第7戰役分艦隊的臂章

指揮員和業務長在分艦隊司令部中承擔着不同的職能,因此必須掌握其職能範圍內的專業知識。根據1965年版的蘇聯海軍《司令部工作條例》,分艦隊參謀負責制定分艦隊的作戰訓練,研究敵我兵力的對比,提供執行規定任務的建議並保障作戰行動和組織指揮工作的展開;航海業務長負責監控艦艇的航行安全,確定戰術迂迴動作,保障分艦隊兵力隊形的展開;通信業務長承擔着繁重的日常通信聯絡任務,其轄下通信小組要同海軍總司令部以及分艦隊任務海區內的所有己方艦艇保持通信聯繫;衛生業務長則負責分艦隊的醫療勤務保障工作。

在分艦隊司令部內還設有由分艦隊偵察科長博亞林採夫海軍上校和他的副手索博列夫海軍少校帶領的偵察指揮小組,任務是無線電監聽小組不間斷地對美國第二艦隊的活動進行記錄和分析。爲了指揮分艦隊責任區內海軍航空兵的行動,司令部還下設一個由四人組成的航空兵指揮小組,組長是司令部分管航空兵事務的副參謀長、蘇聯英雄列別傑夫上校。艦載殲擊航空兵指揮引導站長爲布拉基特內上校,另有兩名制導控制軍官謝爾久克少校和加夫里科夫少校。

在執行海上高強度戰鬥勤務過程中,海軍政治工作人員雖不參與軍艦和部隊的戰鬥指揮,但對於調整艦員心理狀態和提高部隊戰鬥力會起到重要作用。爲此,第7戰役分艦隊下設一個專門的政治部,第一任政治部主任和副主任分別爲羅夫內伊海軍少將和米特羅欣海軍上校。分艦隊黨委書記由戈盧別夫海軍上校擔任,宣傳員爲伊利琴科海軍中校,政治部共青團委副書記是索哈中尉。分艦隊人事處處長爲波波夫海軍少校,負責分艦隊官兵的體能訓練和體育鍛煉的爲莫辛少校。第7戰役分艦隊還配有一支隨艦軍樂隊,隊長爲伊戈爾尼耶克斯中尉。

分艦隊司令略傳

首任司令戈洛塔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第一任司令格里戈利·葉梅利亞諾維奇·戈洛塔海軍少將(1923~1981)是烏克蘭人,1923年1月27日出生於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尼古拉耶夫州的克里沃耶奧澤羅鎮,1939年進入黑海高等海軍學校領航系學習,衛國戰爭爆發後隨學校緊急疏散至頓河畔羅斯托夫,之後又撤往東南邊的礦水城。在那裏,戈洛塔被動員入伍並派往西北前線作戰。在一次戰鬥中,戈洛塔的背部受傷,被後送到阿爾漢格爾斯克的醫院接受治療。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格里戈利·葉梅利亞諾維奇·戈洛塔海軍少將

康復出院後的戈洛塔又回到海軍隊伍中,1942年11月被任命爲北方艦隊T-907號掃雷艦的大副,時任艦長是後來成爲蘇聯海軍副總司令的弗拉基米爾·瓦西裏耶維奇·米哈伊林。1944年,戈洛塔被派往遠東,在太平洋艦隊的掃雷艦上服役。1945年,他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負責接收根據《租借法案》轉讓給蘇聯海軍的美製掃雷艦,同年從列寧格勒的高級軍官專門學校畢業。

1946年,戈洛塔成爲30比斯型“警惕”號驅逐艦的副艦長,同時在以納希莫夫命名的黑海高等海軍學校進修,之後又被任命爲30比斯型“無忌”號驅逐艦的艦長。1954年10月8日,戈洛塔海軍中校奉命出任68比斯型輕巡洋艦“米哈伊爾·庫圖佐夫”號的第二任艦長。1958年,該輕巡發生了100毫米炮彈爆炸事故,導致2座副炮受損和1名水兵重傷,戈洛塔因此於當年9月被免職,重新回到黑海高等海軍學校進修,並獲得函授文憑。

1961年,戈洛塔從海軍學院畢業,擔任北方艦隊駐奧列尼亞灣的潛艇總隊參謀長,1964年又升任北方艦隊潛艇第16總隊的總隊長,並於1967年晉升爲海軍少將。1968年2月10日,戈洛塔擔任第7戰役分艦隊的首任司令,但不知爲何在僅僅工作一年多後就於1969年8月22日去職(任期最短的一位戰役分艦隊),改往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埃及與敘利亞合組的泛阿拉伯國家)任軍事顧問。1972年,戈洛塔回到國內,負責領導黑海艦隊的國家軍艦驗收委員會。1981年9月8日,戈洛塔海軍少將在塞瓦斯托波爾自殺,終年58歲,生前曾獲衛國戰爭勳章和2枚紅星勳章。

第二任司令索洛維約夫

比起軍旅生涯處處不得志的前任,第7戰役分艦隊第二任司令尼古拉·瓦西裏耶維奇·索洛維約夫的經歷就要豐富得多。索洛維約夫1923年11月8日出生於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裏寧州卡利亞津地區,1941年7月進入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下屬的海軍學校學習,隨後被編入海軍預備學院獨立營參加了當年9月至12月在列寧格勒前線的戰鬥。

戰局穩定後,索洛維約夫又回到軍校繼續學習,1945年3月從以基洛夫裏海海軍高等學校畢業後被任命爲T-589號掃雷艦(隸屬於太平洋艦隊主基地獨立掃雷艦第7大隊)的第2和第3戰鬥部門長,參加瞭解放千島羣島和南薩哈林島的戰鬥。1946年2月,索洛維約夫被調到T-596號掃雷艦上任第2、第3戰鬥部門長,1948年6月升任T-595號掃雷艦(隸屬於弗拉基米爾-奧利金斯科伊海軍基地獨立掃雷艦第12大隊)艦長,次年9月又被任命爲DK-32號登陸艦(隸屬於第5海軍獨立登陸艦中隊)的艦長。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第7戰役分艦隊第二任司令尼古拉·瓦西裏耶維奇·索洛維約夫海軍少將

1950年6月,索洛維約夫開始出任7型驅逐艦“機靈”號(隸屬於第5海軍警戒艦中隊)的艦長,1953年9月又調到同型艦“勤奮”號(隸屬於太平洋艦隊艦艇分艦隊下轄驅逐艦第179支隊)任艦長,1954年10月又成爲56型驅逐艦“憤慨”號(隸屬於太平洋艦隊警戒艦第80支隊)的艦長。次年11月,索洛維約夫升任26比斯型巡洋艦“拉扎爾·卡岡諾維奇”號(隸屬於太平洋艦艇分艦隊,1957年8月3日改名爲“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的副艦長,時任艦長是後來升任海軍上將並最終官至黑海艦隊司令的霍夫林海軍中校。1957年11月,索洛維約夫接替已晉升爲海軍上校的前任艦長開始指揮“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在火炮巡洋艦時代謝幕前過了一把指揮官的癮。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正在展開炮術訓練的“拉扎爾•卡岡諾維奇”號巡洋艦,照片攝於1956年1月,當時索洛維約夫任該艦副艦長。

1959年9月,索洛維約夫被派往海軍學院,接受更爲系統的高級指揮官進修科目的學習,1962年7月畢業後首先在北方艦隊反潛艦第2總隊任參謀長,到1966年2月又升爲總隊長。1968年2月19日,索洛維約夫晉升爲海軍少將,次年9月4日接替戈洛塔海軍少將擔任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在他就任期間,蘇聯海軍的水面艦戰術和反潛戰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74年6月,索洛維約夫被任命爲海軍作戰訓練部副部長,1975年9月3日在任上逝世,享年51歲。索洛維約夫生前曾被授予紅旗勳章(1971年)、紅星勳章(1945年和1955年)和其他獎章,身後又被追授了蘇聯武裝力量爲祖國服務三級勳章。

第三任司令加裏寧

1973年8月17日,時任第7戰役分艦隊參謀長的阿列克謝·米哈伊爾羅維奇·加裏寧海軍上校完成了與索洛維約夫海軍少將的工作交接,正式開始履行分艦隊司令的職務。加裏寧1928年8月1日出生於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沃洛格達省科斯京斯科伊的一戶集體農民家庭,衛國戰爭時期由於年齡不足而未能參軍報國。1946年,18歲的加裏寧中學畢業後就報名參加了海軍,1950年9月從伏龍芝高等海軍學校畢業後直接被授予了中尉軍銜,出任“卡爾·李卜克內西”號驅逐艦的第2戰鬥部門長。1952年2月,已晉升爲海軍上尉的加裏寧又在黑海艦隊的30比斯型驅逐艦“同情”號上擔任相同職務,同時又完成了在高級軍官專門學校的學習。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第7戰役分艦隊第三任司令阿列克謝·米哈伊爾羅維奇·加裏寧海軍上校(1975年晉升爲海軍少將)

1954年11月,加裏寧海軍少校被任命爲30比斯型驅逐艦“反映”號的副艦長。1958年11月,加裏寧參加了高級軍官專門學校的艦長訓練班,進修完成後以海軍中校的軍銜出任56型驅逐艦“博學”號的艦長。1966年9月,加裏寧海軍上校出任列寧格勒海軍基地在修和在建艦艇第13支隊的參謀長,1969年11月又擔任北方艦隊反潛艦第2總隊下轄反潛艦第10支隊的支隊長。1971年3月,加裏寧接替弗拉基米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拉片科夫海軍上校擔任第7戰役分艦隊參謀長,並於1973年8月成爲分艦隊司令。

1975年,加裏寧晉升爲海軍少將,同年9月8日調任波羅的海艦隊參謀長。1977年,加裏寧完成了以伏羅希洛夫命名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軍事學院的高級進修班學習,並於1978年晉升爲海軍中將,1981年7月擔任波羅的海艦隊第一副司令。據加裏寧的朋友和同事介紹,他的記憶力非常好,在擔任分艦隊參謀長職務時能清晰地對己方和敵方兵力的位置、態勢和作戰能力做出判斷和決定,保障作戰行動和組織指揮的順利展開。同時,這位農民出身的海軍將領有着溫和的脾氣,即使在波羅的海艦隊第一副司令任上受到上級領導的不公正對待,也不會公開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

正是出於對加裏寧的品性讚賞有加,蘇聯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才動用自己的權力將加裏寧調離波羅的海艦隊,並推舉他擔任黑海艦隊司令一職。1983年5月,加裏寧以海軍上將軍銜成爲黑海艦隊司令,但卻因一次中風而早早地離開海軍領導崗位。1985年7月,加裏寧海軍上將被任命爲蘇聯國防部總監察組顧問,後於1987年11月以年齡爲由宣佈退休。2004年9月1日,72歲的加裏寧在莫斯科去世,生前曾獲蘇聯武裝力量爲祖國服務三級勳章(1975年)、紅星勳章(1981年)、列寧勳章(1985年)以及16枚各類獎章。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

第四任司令祖布

維塔利·伊萬諾維奇·祖布海軍少將是繼加裏寧之後的第四任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祖佈於1929年4月20日生於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切爾尼戈夫州瓦爾溫地區的奧澤爾亞尼村,1946年在巴庫完成中學學業後進入裏海高等海軍學校學習,1950年11月以海軍中尉軍銜擔任122比斯型大型獵潛艇BO-190號的第2和第3戰鬥部門長。1951年5月18日,BO-190號大型獵潛艇從裏海區艦隊轉隸北方艦隊,祖布海軍上尉遂開始了其近40年北方艦隊的服役生涯。

1951年12月,祖布升任BO-190號的副艇長,次年11月開始擔任艇長職務直至1953年12月。1954年9月,祖布海軍大尉結束了高級軍官專門學校艦長班的進修,被任命爲68K型巡洋艦“夏伯陽”號的副艦長。1955年11月,他又被調到北方艦隊30比斯型驅逐艦“活躍”號上任大副,1957年11月轉任該艦艦長,同時晉升爲海軍少校。

1960年9月至1963年6月,祖布海軍中校(1961年晉升)在海軍學院接受進修,當年6月至12月曾短暫出任過56型驅逐艦“謙虛”號的艦長,後於1964年1月至1967年7月擔任北方艦隊驅逐艦第170支隊參謀長一職。1967年11月,祖布以海軍上校軍銜進入蘇聯國防部總參謀部下屬的總局工作,不久被派往埃及擔任海軍顧問。1970年7月回國,1972年完成了總參謀部軍事學院的高級進修後被任命爲北方艦隊反潛艦第170支隊的支隊長。

1975年9月,祖布以海軍少將軍銜就任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後於1979年晉升爲海軍中將。1982年7月,從戰役分艦隊司令位子上退下來的祖布海軍中將開始擔任海軍作戰訓練部第一副部長,1990年8月18日因病去世。祖布一生所獲的頭銜甚多,包括北莫爾斯克市蘇維埃代表和參事、軍事科學院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名譽會員和海軍科學副博士等。在國外擔任軍事顧問和海軍高級將領的經歷更是讓他得到了各種榮譽和稱號,除了戰功獎章(1954年)、2枚紅星勳章(1970年)、蘇聯武裝力量爲祖國服務三級勳章(1976年)、十月革命勳章(1984年)、保衛蘇聯國家邊界獎章(1985年)等勳章和20枚各類獎章外,祖布還被授予了“國際主義戰士”稱號。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維塔利·伊萬諾維奇·祖布海軍中將,其在海軍少將銜時擔任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而且也是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任司令。

第五任司令科爾馬格羅夫

第五任分艦隊司令瓦迪姆·亞歷山德羅維奇·科爾馬格羅夫是俄羅斯人,1934年5月19日出生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1957年,科爾馬格羅夫從北莫爾斯克高等海軍學校畢業,先後在北方艦隊擔任56型驅逐艦“平靜”號第3戰鬥部門魚雷大隊長和戰鬥部門長,1962年成爲“平靜”號的副艦長,1965~1966年又被調到159型反潛艦PLK-5號上擔任艦長。在完成艦長班的學習後,科爾馬格羅夫於1967年被任命爲159型警戒艦SKR-7號的艦長,次年又升任1134型大型反潛艦“塞瓦斯托波爾”號的艦長。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瓦迪姆·亞歷山德羅維奇·科爾馬格羅夫海軍少將

1973年從海軍學院完成進修後,科爾馬格羅夫開始擔任反潛艦第10支隊的參謀長,1975年成爲該支隊的支隊長,1979年又升任反潛艦第2總隊總隊長。1982年7月29日,科爾馬格羅夫海軍少將接替祖布海軍中將擔任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1985年至1989年出任波羅的海艦隊參謀長,之後又被任命爲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人民海軍顧問,1991年退休。

第六任司令沃伊諾夫

1941年出生的第六任分艦隊司令德米特里·巴甫洛維奇·沃伊諾夫的個人履歷資料屈指可數,曾擔任過1134A型大型反潛艦“鐵木辛哥元帥”號的艦長(1974~1977年)和導彈艦第120支隊的參謀長和支隊長(1980~1983年),1985年5出任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1989年6月出任波羅的海艦隊參謀長至1991年,2006年逝世。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擔任1134A型大型反潛艦“鐵木辛哥元帥”號艦長時的德米特里·巴甫洛維奇·沃伊諾夫海軍中校

最後一任司令葉廖明

蘇聯解體前第7戰役分艦隊的最後一任司令瓦西里·彼得羅維奇·葉廖明於1943年1月2日生於坦波夫州的納肖基諾,1962年進入以伏龍芝命名的高等海軍學校,1967年畢業後就任驅逐艦第2戰鬥部門防空連和大型反潛艦第3戰鬥部門指揮官。1971年至1972年,葉廖明結束了高級軍官專門學校的學習,出任訓練巡洋艦的副艦長,1979年後又先後被任命爲61型大型反潛艦“靈敏”號的大副和同型艦“紅色克里木”號的艦長。

1977年,葉廖明在以蘇聯元帥格列奇科命名的海軍學院接受進修,1979年畢業後擔任獨立導彈艦支隊的參謀長,1983年升任支隊長,1987年又被任命爲黑海艦隊反潛艦第30總隊總隊長,同年進入以伏羅希洛夫命名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軍事學院高級進修班學習。1989年6月25日至1991年10月29日,葉廖明海軍少將接替沃伊諾夫擔任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1992年,升任北方艦隊第一副司令的葉廖明晉升爲海軍中將,同年被提拔爲海軍副總司令,1994年晉升爲海軍上將,次年又被任命爲以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命名的海軍學院院長,直至2003年。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瓦西里·彼得羅維奇·葉廖明海軍上將,在海軍少將銜時擔任第7戰役分艦隊最後一任司令。

第7戰役分艦隊的編制構成

戰役分艦隊爲海軍戰役-戰術集團,在作戰上由海軍總司令部直接指揮。在編制關係上,第7戰役分艦隊隸屬於北方艦隊,分艦隊司令同時兼任北莫爾斯克海軍基地司令。第7戰役分艦隊最初是以隸屬於北方艦隊反潛艦第2總隊的驅逐艦170支隊(部隊番號20460)爲基礎組建的,後來晉升爲海軍元帥並擔任北方艦隊副司令的伊萬·馬特維耶維奇·卡皮塔涅茨海軍中校曾於1966年至1969年任170支隊的支隊長。

該支隊負責戰鬥組織的支隊長還兼任分艦隊司令的第二副手,一旦第7戰役分艦隊司令部陷入癱瘓,驅逐艦第170支隊應立即擔當起指揮分艦隊剩餘兵力的責任。驅逐艦170支隊當時擁有5艘56型驅逐艦,包括“牢靠”號、“謙虛”號、“莫斯科共青團員”號、“自覺”號和“老練”號,而在第170支隊由反潛艦第2總隊轉隸分艦隊之前,該支隊還清退了4艘老舊的30比斯型驅逐艦“神速”號、“猛烈”號、“明亮”號和“必應”號。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1969年拍攝的30比斯型驅逐艦“猛烈”號,該型魚雷-火炮驅逐艦在導彈核海軍時代早已落後。

此外,北方艦隊司令部還從反潛艦第2總隊抽調出了由戈林楚科海軍上校任艦長的68比斯型輕巡洋艦“摩爾曼斯克”號,作爲第7戰役分艦隊的直屬艦。該總隊的前身是1956年3月31日在北莫爾斯克組建的巡洋艦第2總隊,當時該總隊編有3艘68比斯型輕巡洋艦,分別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摩爾曼斯克”號和“十月革命”號,另下轄擁有11艘7型驅逐艦、30K型驅逐艦和30比斯型驅逐艦的驅逐艦第121支隊(主基地設在摩爾曼斯克州的波利亞爾內)。1959年6月5日,巡洋艦第2總隊又兼併了驅逐艦第170支隊以及轄有數艘42型和50型警戒艦的反潛艦第10支隊。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68比斯型輕巡洋艦“摩爾曼斯克”號

隨着“十月革命”號輕巡洋艦於1960年12月16日調入波羅的海艦隊,巡洋艦第2總隊於1961年4月1日更名爲反潛艦第2總隊。1962年2月,另一艘68比斯型輕巡洋艦“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也被編入新組建的水面艦第6總隊。此後,缺乏一級水面艦的反潛艦第2總隊於1968年1月將編有多艘159/159A型警戒艦的反潛艦第130支隊納入編制,徹底轉變爲在海軍基地周圍活動的近海防禦部隊,隨後又1982年被劃歸科拉海區艦隊。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68比斯型輕巡洋艦“十月革命”號

繼驅逐艦第170支隊之後,隸屬於北方艦隊的導彈艦第120支隊(部隊番號20475,前身爲1951年7月成立的驅逐艦第120支隊)也於1971年1月15日被劃歸第7戰役分艦隊。該支隊由裏亞布採夫海軍上校任支隊長,下轄4艘1134型大型反潛艦“佐祖利亞海軍上將”號、“符拉迪沃斯託克”號、“德羅茲德海軍中將”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以及1134A型大型反潛艦首艦“喀琅施塔得”號。同月,驅逐艦第170支隊又補充了一艘完成現代化改裝的57A型大型反潛艦“轟鳴”號。到1971年底,又有1艘新建成的1134A型大型反潛艦“伊薩科夫海軍上將”號進入第7戰役分艦隊序列。

1972年6月24日,1134A型大型反潛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駛抵北莫爾斯克軍港,被編入第7戰役分艦隊下轄的導彈艦第120支隊。同年8月1日,驅逐艦第170支隊改名爲反潛艦第170支隊。1973年1月22日,1134A型大型反潛艦四號艦“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也被列入第7戰役分艦隊戰鬥序列,服役於反潛艦第170支隊。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1134A型大型反潛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1974年10月25日,61MP型大型反潛艦的“火焰”號回到第7戰役分艦隊戰鬥序列,該艦是最早進入導彈艦第120支隊服役的3艘61型大型反潛艦之一,另兩艘是1967年4月進入北方艦隊的“整齊”號和1969年1月服役的“伶俐”號。“火焰”號於1971年從波羅的海艦隊調入北方艦隊,但同年又進入列寧格勒的日丹諾夫造船廠接受了爲期三年的升級和修理。70年代中期以後,另兩艘艦也都按照61MP型大型反潛艦的技術規格接受了現代化改裝。

1975年3月19日,又一艘1134А型大型反潛艦“伊薩欽科夫海軍上將”號從利耶帕亞駛抵北方艦隊基地北莫爾斯克,被編入反潛艦第170支隊。同年12月28日,1143型重型載機巡洋艦首艦“基輔”號宣佈正式移交給蘇聯海軍,編入北方艦隊反潛艦第170支隊開始服役。

根據蘇聯海軍總參謀部於1977年8月3日出臺的新分類規範,1134型大型反潛艦從當年9月13日起被重新歸類爲導彈巡洋艦,而裝備有P-15M“白蟻”反艦飛航導彈的61MP型大型反潛艦則改稱大型導彈艦。大型導彈艦這一艦種在蘇聯海軍中存在的時間並不長,60年代初期建成的9艘57比斯型驅逐艦以及4艘56M/56EM型驅逐艦由於裝備了第一代艦載導彈“狗魚”而在1966年5月19日被分類爲大型導彈艦。70年代以後,57比斯型大型導彈艦批量改裝爲57А型大型反潛艦,而完成改裝的5艘61MP型大型導彈艦和1艘61M型大型導彈艦也在1980年10月1日重新改回了大型反潛艦的稱呼。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上世紀70年代後,裝備“狗魚”反艦導彈的57比斯型大型導彈艦(上)經過改裝後成爲57A型大型反潛艦(下)

1977年12月26日,“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被從反潛艦第170支隊調入導彈艦第120支隊,而1976年4月22日進入北方艦隊服役的同型艦“鐵木辛哥元帥”號則從導彈艦第120支隊轉入了反潛艦第170支隊。同日,“摩爾曼斯克”號巡洋艦從第7戰役分艦隊的直屬艦轉入分艦隊下轄的導彈艦第120支隊。到了1985年8月,“摩爾曼斯克”號又與姊妹艦“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一起編入北方艦隊新組建的海軍兩棲第37總隊,充當火力支援編隊的旗艦,直至退役。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

1980年10月19日,在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結束五年中修工作的1134型導彈巡洋艦“塞瓦斯托波爾”號從北方艦隊調入太平洋艦隊繼續服役。1981年7月,“塞瓦斯托波爾”號導彈巡洋艦在“葉爾馬克”號破冰船的陪同下,從摩爾曼斯克出發,經北方海路前往位於符拉迪沃斯託克的阿布雷克灣錨地,航渡期間曾在普羅維傑尼耶灣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稍作停靠。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塞瓦斯托波爾”號導彈巡洋艦在“葉爾馬克”號破冰船的陪同下沿北方海路前往太平洋艦隊駐地,照片攝於1980年。

驅逐艦第56支隊

1978年4月24日,最後一艘1134A型大型反潛艦“尤馬舍夫海軍上將”號從波羅的海航渡至北莫爾斯克基地,編入第7戰役分艦隊下轄的反潛艦第170支隊。當年10月1日,北方艦隊組建了一支隸屬於第7戰役分艦隊的新戰術單位——驅逐艦第56支隊,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弗羅洛夫海軍上校被任命爲支隊長,帕維爾·伊里奇·波波夫海軍中校擔任支隊參謀長,負責政治事務的副支隊長爲法林海軍中校。

組建之初,驅逐艦第56支隊編有57А型大型反潛艦“銳利”號(艦長普拉維連科海軍少校)、“果敢”號、“活潑”號(艦長阿韋林海軍少校)、“熾熱”號(艦長基布卡洛海軍少校);56型驅逐艦“平靜”號(艦長謝列布裏亞科夫海軍大尉)、從反潛艦第170支隊調出的56PLO型驅逐艦“老練”號(艦長扎梅斯洛夫海軍少校)、“莫斯科共青團員”號(艦長季諾維耶夫海軍大尉)和“謙虛”號(艦長加納斯海軍少校),支隊司令部設在“銳利”號大型反潛艦上。1979年4月11日,完成大修的57A型大型反潛艦“轟鳴”號(艦長是由“莫斯科共青團員”號調任的季諾維也夫海軍少校)也從反潛艦第170支隊調出,加入驅逐艦第56支隊。同年,該支隊還接收了一艘56A型驅逐艦“牢靠”號(艦長什馬特科海軍中校)和30比斯型驅逐艦“危險”號,兩艦先後於4月16日和9月15日編入。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57A型大型反潛艦“轟鳴”號和1155型大型反潛艦“無畏”號在海上合練,照片攝於1983年。

驅逐艦第56支隊成立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該支隊編制內的艦隻基本都是即將退役的戰後第一代水面艦,服役時間大多超過了20年。再加上各艦經驗最豐富的軍官和業務能力最好的戰術專家都已經被提拔到兄弟單位或其他更適合他們的崗位上,因而無論是艦隻的技術狀態還是艦員的專業技能都無法與反潛艦第170支隊和導彈艦第120支隊相提並論。1980年3月14日,艦齡已達25年的“謙虛”號驅逐艦從驅逐艦第56支隊轉入儲備艦第176支隊。同年7月3日,入編還不到兩年的“牢靠”號和“危險”號兩艦也被轉入儲備艦第176支隊,退居二線。

在支隊長弗羅洛夫出色的組織領導下,驅逐艦第56支隊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戰鬥力恢復到了最佳水平。而這支不起眼的“艦艇養老院”培養出的優秀指揮官更是不計其數,比如擔任支隊旗艦“銳利”號艦長的普拉維連科後來成爲1134A型大型反潛艦“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的艦長,在1980~1983年間任“轟鳴”號艦長的弗拉基米爾·格里戈裏耶維奇·杜布羅斯科琴科海軍中校更是先後指揮了“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反潛艦第170支隊、反潛艦第44總隊和第7戰役分艦隊,最終升任北方艦隊第一副司令。同樣從“轟鳴”號大型反潛艦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伊戈爾·尼古拉耶維奇·赫梅利諾夫於1987~1988年擔任了第7戰役分艦隊的參謀長,而杜布羅斯科琴科任“轟鳴”號艦長時的副手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羅加京海軍大尉日後也被任命爲了分艦隊參謀長。

新鮮血液

在老艦逐漸淡出的同時,新艦也在不斷地補充。1980年,第7戰役分艦隊盼來了蘇聯海軍當時作戰能力最強的一級水面戰鬥艦——由科瓦利丘克海軍上校任艦長的1144型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首艦“基洛夫”號。10月5日,“基洛夫”號根據海軍總參謀部的命令被編入第7戰役分艦隊下轄的導彈艦第120支隊。同年12月25日,956型驅逐艦首艦“現代”號(艦長雷任科夫海軍中校)也正式交付,爲驅逐艦第56支隊注入新鮮的血液。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基洛夫”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照片攝於1983年。

1982年1月7日,“牢靠”號和“危險”號兩艘驅逐艦從儲備艦第176支隊重返驅逐艦第56支隊。2月12日,大型反潛艦“喀琅施塔得”號、“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和“伊薩科夫海軍上將”號又從導彈艦第120支隊調回反潛艦第170支隊。同年8月6日,原屬黑海艦隊的61型近衛大型反潛艦“靈敏”號轉隸北方艦隊,編入第7戰役分艦隊下轄的導彈艦第120支隊。10月2日,由馬索林海軍中校指揮的956型驅逐艦二號艦“拼命”號建成使用,進入驅逐艦第56支隊服役。1987年至1989年,弗拉基米爾·瓦西裏耶維奇·馬索林晉升爲海軍上校,並被任命爲驅逐艦第56支隊的支隊長。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他以海軍上將的軍銜升任俄羅斯海軍總司令。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弗拉基米爾·瓦西裏耶維奇·馬索林

1983年至1990年,956型驅逐艦“優秀”號(艦長切卡林海軍中校)、“完美”號(艦長西姆金海軍中校)、“鼓舞”號(艦長巴託琴科海軍中校)、“轟鳴”號(艦長基羅年科海軍中校)和“機靈”號(艦長季莫申科海軍上校)先後建成,全部進入北方艦隊服役,並編入第7戰役分艦隊下轄的驅逐艦第56支隊。這一時期是蘇聯海軍在國家解體前的最後一輪新艦更替高潮,同時還退役了一部分到壽的老艦。1984年9月7日,“銳利”號和“活潑”號大型反潛艦因艦況不佳和無修理價值而退出海軍作戰序列。同年10月,剛建成不久的11442型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首艦“伏龍芝”號曾被編入導彈艦第120支隊,但在1985年8月又轉隸太平洋艦隊第10戰役分艦隊反潛艦第9總隊下轄的導彈艦第175支隊。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與1134A型大型反潛艦“伊薩科夫海軍上將”號停靠在一起的“完美”號驅逐艦

1986年10月9日,在喀琅施塔得海軍船廠完成大修和現代化改裝的“佐祖利亞海軍上將”號導彈巡洋艦就近編入波羅的海艦隊。1987年3月,1164型導彈巡洋艦的二號艦“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在“拼命”號驅逐艦的護航下從大西洋航渡至北莫爾斯克,被編入導彈艦第120支隊服役。1988年12月17日,11434型重型載機巡洋艦“巴庫”號建成交付,服役於反潛艦第170支隊。同年12月28日,11442型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2號艦“加裏寧”號也進入海軍服役,與“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導彈巡洋艦編入同一支隊。1989年12月30日,1155型大型反潛艦“哈爾拉莫夫海軍上將”號在加里寧格勒建成,隨之編入反潛艦第170支隊服役。

不過,長時間的戰鬥出航和航行間修理不足嚴重影響了第7戰役分艦隊艦艇的使用壽命,一些在60年代至70年代建成的艦隻不到規定的25年服役期就相繼退役。1989年夏季,經蘇聯國防部監察組的督察,1134A型大型反潛艦“喀琅施塔得”號、“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伊薩欽科夫海軍上將”號、“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尤馬舍夫海軍上將”號、“鐵木辛哥元帥”號和1143型重型載機巡洋艦“基輔”號被認爲不適宜出航,遂於90年代初期退出現役。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停泊在北莫爾斯克基地的蘇聯海軍艦艇,其中遠處像背景板一樣的是“基輔”號重型載機巡洋艦。

導彈艦第43總隊

如前文所述,北方艦隊在80年代集中裝備了多艘新一級水面戰鬥艦,第7戰役分艦隊麾下的三個支隊級(相當於旅級)單位即導彈艦第120支隊、反潛艦第170支隊和驅逐艦第56支隊已經無法維持原有的編制。因此從1991年10月1日起,導彈艦第120支隊和反潛艦第170支隊被解散,在原編制的基礎上組建了兩個新的總隊級(師級)單位:導彈艦第43總隊和反潛艦第44總隊(詳見後文)。

新編成的導彈艦第43總隊轄有1144型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基洛夫”號(艦長蘇哈諾夫海軍中校),11442型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加裏寧”號(艦長加拉寧海軍上校),1164型導彈巡洋艦“烏斯季諾夫元帥”號(艦長阿瓦基揚茨海軍中校),956型驅逐艦“優秀”號(艦長費奧多羅夫海軍中校),“完美”號(艦長格列京海軍中校),“急躁”號(1991年11月14日編入,艦長茨維克海軍上校)以及61MP型大型反潛艦“伶俐”號(艦長穆拉紹夫海軍中校)。該總隊的第一任總隊長是曾任導彈艦第120支隊參謀長的巴拉日尼克海軍上校,參謀長則是前面提到的羅加京海軍上校,戰鬥部門指揮官涅奇普任科海軍上校兼任副總隊長,負責人員教育工作的是米羅諾夫海軍中校,機電部門負責人爲斯特羅伊海軍中校。

隨着蘇聯政局的動盪和俄烏兩國相繼宣佈獨立,俄海軍於1991年決定將尚留在黑海水域的11435型重型載機巡洋艦“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緊急調往北方艦隊。在艦長亞雷金海軍上校的指揮下,“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在部分艦員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出航,突破重重阻力(途中遭遇包括美國航母編隊的跟蹤和英國航母編隊的監視)從黑海駛往北方艦隊,並於同年12月20日正式編入第7戰役分艦隊下轄的導彈艦第43總隊。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重型載機巡洋艦在北約艦艇的跟蹤監視下在從黑海駛往北方艦隊駐地,照片攝於1991年12月10日。

仔細觀察導彈艦第43總隊的編制構成可以發現,這支新編單位本身就是一支以重型載機巡洋艦爲核心,由2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1艘導彈巡洋艦、3艘驅逐艦以及1艘大型反潛艦爲僚艦和外圍警戒哨艦組成的航空母艦突擊羣。在出海執行戰鬥勤務時,還會配上若干艘北方艦隊麾下救生船第88支隊的拖撈救生船和來自潛艇第3區艦隊的新型多用途核潛艇。考慮到該總隊所有的戰艦都擁有一定的戰役戰術反艦突擊能力,“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上的艦載殲擊航空兵將主要承擔艦隊外圍防空任務。導彈艦第43總隊既稱得上是蘇聯海軍中第一支能夠在遠海獲得有效空中掩護的反航母艦艇突擊羣,也可說是蘇式航母編隊發展的最終形態。

反潛艦第44總隊

與導彈艦第120支隊的情況類似,第7戰役分艦隊下轄的反潛艦第170支隊也在1991年10月1日擴編爲反潛艦第44總隊,原支隊長杜布羅斯科琴科海軍上校升任總隊長,參謀長是曾任1155型大型反潛艦“無畏”號艦長的薩維切夫海軍中校,負責教育工作的副總隊長爲科列茨海軍中校,負責機電部門的副總隊長是科爾涅耶夫海軍中校,參謀團隊由34名軍官和准尉組成。

反潛艦第44總隊下轄1143型重型載機巡洋艦“基輔”號(艦長格盧先科海軍中校),11434型重型載機巡洋艦“巴庫”號(1990年10月4日改名爲“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號,艦長索洛緬採夫海軍中校)、1134A型大型反潛艦“喀琅施塔得”號(艦長奧魯傑夫海軍中校)、“伊薩科夫海軍上將”號(艦長日丹諾夫海軍中校)、“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艦長卡扎科夫海軍中校)、“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艦長舍甫琴科海軍中校)、“伊薩欽科夫海軍上將”號(艦長貝科夫海軍中校)、“鐵木辛哥元帥”號(艦長奧爾洛夫海軍少校)、“尤馬舍夫海軍上將”號(艦長魯德茲科海軍中校)和1155型大型反潛艦“哈爾拉莫夫海軍上將”號(艦長巴扎諾夫海軍中校)。

陌生水域  ——蘇聯海軍第7戰役分艦隊的海上戰鬥勤務

11434型重型載機巡洋艦“巴庫”號

反潛艦第44總隊是一支目的明確、以反潛爲主要任務的作戰集羣。換裝有URK-5“喇叭口-A”通用導彈系統的1134A型大型反潛艦和裝備“喇叭口-B”導彈系統的1155型大型反潛艦可在大量艦載反潛直升機的撒網式搜索配合下對敵方潛艇發動中遠程打擊,同時還能夠得到2艘重型載機巡洋艦提供的區域防空保護。(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