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事的重要性來說,重要程度的排序應該是亞洲杯,東亞杯,中國杯。亞洲杯四年一屆,是亞洲最高級別的足球賽事。

但是重要性最高,不等於含金量最高。從含金量來說,應該是中國杯,亞洲杯,東亞杯。

本屆中國杯,有中國,威爾士,捷克,烏拉圭四支球隊參加。儘管中國杯只是相當於邀請賽性質,但是另外三支參賽球隊無形中提高了這個賽事的級別。

烏拉圭是2018世界盃參賽球隊,現世界排名22位,世界盃小組分組中,烏拉圭與俄羅斯、埃及、沙烏地阿拉伯一組。隊中有蘇亞雷斯,卡瓦尼等名將,儘管中國隊與沙烏地阿拉伯打法不同,但是對於烏拉圭來說,在世界盃前參加中國杯,也同樣能了解亞洲足球,這是一次極好的練兵機會。

威爾士儘管沒能打進世界盃,但卻是上屆歐錦賽季軍,歐錦賽含金量並不比世界盃低,並且威爾士世界排名第19位,本屆中國杯威爾士盡遣主力,貝爾,拉賽姆,伍德伯恩、本·戴維斯和喬·阿倫皆在隊中,吉格斯擔任主帥,相信沒誰會認為這樣的一支球隊要比亞洲杯、東亞杯那些亞洲球隊弱吧?

捷克現世界排名48位,在羅西基、切赫逐漸老邁,淡出國家隊後,目前的捷克應該是三支中國杯參賽的國外球隊中最弱的,但是捷克在歷史上也從來都是東歐勁旅,也曾經獲得過歐洲杯冠、亞軍的戰績!

對於中國隊來說,本屆中國杯同樣重要,如果能取得不錯成績,就能獲得排名積分,在亞洲杯分組中佔有優勢,因此相信里皮不再會像東亞杯那樣,純粹練兵。

威爾士、烏拉圭、捷克這樣的球隊如果參加亞洲杯,會不會包攬冠亞軍?

一句話,並不是洲際大賽就是含金量最高的,得看參賽球隊,如果我說中國全運會乒乓球比賽比乒乓球世錦賽和奧運會含金量還高,相信沒人有疑問吧。當然,含金量跟重要性是不同的。


哪個的含金量更高,這從里皮帶隊的中國男足對賽事的重視程度就能看出來。對於4年一屆的亞洲杯賽事,里皮必定會派出最強陣容出戰,而將於3月舉行的中國杯賽事,里皮早在去年底就承諾也將派出最強陣容出戰。至於2年一屆的東亞杯,比如去年12月在日本進行的東亞杯,日韓兩隊都派出了二三線隊伍,而中國也同樣只是派出二線線陣容,鍛煉隊伍的目的十分明顯。

所以,從含金量來看,中國杯和亞洲杯明顯要大於東亞杯。至於誰含金量最高,要看對誰而言了。對國足而言,自然是亞洲杯最重要,而對萬達而言,自然是中國杯更重要,含金量也更高,畢竟是他們自己掏錢請別人來的。

另外,亞洲杯畢竟是亞足聯舉辦的全亞洲範圍內水平最高也是最重要的大型杯賽,其重要性僅次於世界杯。而且,各隊通過參加亞洲杯這樣的正式大賽,不但可以獲得相關榮譽,還能獲得比賽獎金,更重要的是,亞洲杯屬於國際A級賽事,同樣有FIFA積分,會對每個國家的世界排名產生影響。

而東亞杯僅是東亞足聯創辦的在東亞區域舉辦的一項熱身賽性質的賽事,它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東亞國家的足球水平,不管參賽球隊的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如亞洲杯,甚至中國杯。

最後,中國杯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對手的球員名單上。

第2屆中國杯將於今年3月22日到26日在南寧舉行,參賽的對手包括歐洲勁旅威爾士和捷克、南美勁旅烏拉圭。而在此前對手公布的球員大名單來看,不乏皇馬球星貝爾、阿森納球星拉姆塞、巴薩球星蘇亞雷斯、大巴黎球星卡瓦尼這樣的國際足壇頂級大腕,可謂星光閃耀。雖然他們來參加中國杯不會盡全力,但他們只要出場,對於國足將士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收穫了。

附中國杯賽程:

3月22日 中國VS威爾士

3月23日 烏拉圭VS捷克

3月26日 三四名決賽&決賽

如果你認同我觀點,歡迎點個贊!了解更多中國足球犀利點評,請拉到上面點擊右上角「關注」,謝謝!


這個問題要看從哪個角度出發了,如果說是從賽事等級,受關注度,榮譽方面來考慮最高的是亞洲杯。而從對中國隊的鍛煉角度出發,含金量最高的是中國杯。

亞洲杯是亞足聯的傳統賽事,是亞洲範圍內的足球最高水平的比賽。雖然亞洲杯在影響力、比賽質量上無法與歐洲杯、美洲杯甚至是與非洲杯相比較,但是畢竟是亞洲最高榮譽,亞洲各國還是會非常重視,但是所有的對手都是來自亞洲,比賽質量不敢恭維。對中國隊的鍛煉價值一般。

中國杯是新興的一個賽事,由萬達贊助,而且與亞洲杯一樣是國際A級賽事。因為剛開始舉辦,所以目前的影響力比較差,但是邀請的球隊現在質量比較高,今年的中國杯會邀請到烏拉圭、威爾士、捷克三支世界勁旅參賽,而且這三支球隊都保證是全主力來參加中國杯,這對中國隊的鍛煉價值非常高。中國隊很難通過世界盃預選賽衝出亞洲與世界勁旅過招,而通過中國杯提升球隊能力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

東亞杯也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賽事,主要參賽過就是中日韓加上香港等東亞區的球隊。東亞杯日韓一般會派出二三線球隊參賽,並不會派出全主力陣容,所以東亞杯的實際鍛煉價值不高,而且東亞杯的影響力也非常有限。所以東亞杯是受關注度最低的一個賽事。

大鵬老師堅持原創!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評論!


由於國足衝擊2018世界盃失利,眼下他們能參加的成年隊杯賽賽事就只剩下了中國杯、東亞杯和亞洲杯三項,這三項賽事的含金量分別如何呢?

要說這三項賽事中含金量最高的,無疑是亞洲杯。因為亞洲杯是亞足聯舉辦的洲際性大型賽事, 16支(2019年擴軍至24支)隸屬於亞足聯的球隊通過預選賽的層層選拔,參加賽會制的比賽,冠軍可以參加世界盃年之前的聯合會杯。在西方球隊獨步世界足壇的背景下,亞洲杯幾乎是亞洲球隊能爭奪的最高榮譽,所有球隊都盡遣精英出戰。從賽事組織來看,預選賽加小組賽加淘汰賽的賽制偶然性低,執法裁判也都是國際級裁判,更為公正。值得一提的是,亞洲杯的FIFA積分是普通友誼賽的3倍,2015年國足在佩蘭的帶領下小組賽三連勝,世界排名上升很多,在四十強賽中獲得了種子席位。國足想要走向世界,在亞洲杯上拿到好成績也非常重要。目前,國足的最好成績是1984和2004年的亞軍。

東亞杯是一項東亞足聯主辦的區域性足球賽事,至今已經舉辦了七屆。和亞洲杯類似,東亞杯也存在預選賽,但是由於港澳台、關島、蒙古等球隊水平實在有限而且澳大利亞加入東南亞足聯,東亞杯(正賽)基本就成為了中日韓朝四國的比賽。東亞杯現在採取的賽制是單循環,但是由於是非國際比賽日的賽事,日本和韓國一般不會招入旅歐球員,這使得比賽的精彩程度會有所折扣。中國男足在2005和2010年兩次奪冠,而且是迄今唯一每屆參加東亞杯都能打進前三的球隊(日本韓國朝鮮都有過單屆正賽墊底的紀錄);此外東亞杯迄今為止還沒有東道主能夠奪冠。

中國杯是由中國足協主辦的國際邀請賽,今年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杯和東亞杯一樣,都是友誼賽性質的國際A級賽事。每支球隊參加兩場賽事,以決出最後的冠軍。去年,冰島、智利和克羅埃西亞獲邀參加。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球隊都派出二隊甚至是年輕球員參賽,中國男足也是派出了練兵性質的一支隊伍,最終獲得第三名。但是今年,中國杯邀請到了烏拉圭、威爾士和捷克三支勁旅,而且他們都派出了主力陣容出戰,含金量遠高於去年。隨著中國杯的發展和成熟,以及未來可能的擴軍,中國杯的含金量會很快超過區域局限性比較明顯的東亞杯。但是亞洲杯,仍然是國足必須全力爭奪的錦標。


顯而易見,亞洲杯大於東亞杯大於中國杯。這三類杯賽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亞洲杯

亞洲杯是有亞足聯主辦,亞足聯各成員國參賽的大型洲際比賽,可以說是亞洲球隊在本大洲內所能拿到的最高集體榮譽。屬於國際A類賽事,對於提升球隊積分,在世界足聯的排名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東亞杯

而東亞杯就要比亞洲杯低上一個等級了。基本上每屆東亞杯都是有中日韓和澳大利亞或者朝鮮足協共同承辦的賽事。參賽隊伍也都是固定在以上這四隻球隊。屬於東亞足協只要成員國之間的小杯賽。而且各支隊伍對於東亞杯的重視程度也明顯不夠,日韓隊伍基本上每次都是派二隊,或者三隊參賽,主要目的在於鍛煉新人或者鍛煉本國聯賽中的球員,旅歐球員一般不予召回參加東亞杯的比賽。因此精彩程度也跟亞洲杯沒法比。

中國杯

中國杯則是由去年剛剛開始舉辦的,固定在中國主辦的國際足球正式比賽,每年一屆,也是由國際足聯批准的A級比賽,參加該項賽事的隊伍可以獲得國際足聯的比賽積分。但由於知名度小,且剛剛舉辦,能邀請到的參賽隊伍並不多,大多不是世界頂尖隊伍。因此個人感覺更像是邀請賽性質的比賽。或許隨著中國杯開展的越來越成熟,中國杯的含金量也會也來越高,但是現階段毫無疑問,還無法媲美東亞杯和亞洲杯。


如果按含金量來說話,這界的中國杯是最高的,但要認可度來說的話,還是亞洲杯最高了。東亞杯可以什麼都不如的杯賽了。

這界的中國杯由於參加隊伍有烏拉圭和威爾斯的參加,參加的球隊實力之強,沒有亞洲任何一個國家隊能相比的。

烏拉圭是2018世界盃參賽球隊,現世界排名22位,隊中有蘇亞雷斯,卡瓦尼,戈丁等明星球員,單他們三個的身價都比任何亞洲內的球隊要高得多了。

威爾士世界排名第19位,只是在世界盃上戰績不好無緣決賽周,但都是上一界歐國杯季軍,隊伍中大聖貝爾,拉姆塞等出色中場參加,同樣含金量十分。而捷克世界排名第48,只是現在的捷克在新老交替,很多球員大家可能不認識,但我們不能忽略他的實力。

當然了,參加隊伍的身價就會決定杯賽的含金量,但如果說認可能,他還是沒有和亞洲杯相比的,畢竟亞洲杯參加的國家就是所有亞洲加澳大利亞。在國際足際的地方只是比世界盃稍差,所以中國杯在認可度上還是沒辦法超越亞洲杯的。

這是我的觀點,點贊一個是我的動力,關注一下是我成長的步伐,謝謝各位!


謝謝邀請。

好無疑問肯定是亞洲杯的含金量高。

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是由中國足球協會、萬達集團、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以及南寧市政府主辦的唯一以「中國杯」命名的國際足聯A級賽事,參賽國家隊可獲得國際足聯正式積分。每年組委會均會邀請三支國家隊齊聚南寧與國足組成四支球隊,而且以後會逐步將隊伍擴張到8支國家隊。

相比首屆的球隊均是派上二隊或者年輕球員參賽,本屆邀請的威爾士、烏拉圭和捷克,都會帶上主力來中國。

中國球員均會與蘇亞雷斯、卡瓦尼、吉格斯和貝爾等世界聞名的球星過招。首屆中國隊獲得第三名,顯然本屆中國杯,國足實力是最弱的。

「東亞杯」是2012年東亞足球聯盟成立十周年之際,將在2003年舉辦的「東亞足球錦標賽」正式更名為「東亞杯」,旨在進一步提升東亞足聯的影響和東亞足聯「東亞杯」足球賽的品牌價值。每兩年舉行一次,第二屆開始設男女組。而在2017年在日本舉行的東亞杯,名稱再次變更為E1足球錦標賽。屬於國際足聯A級賽事。

中國隊在東亞杯的歷史戰績不錯,並且在05和08年奪得過此項錦標。不過東亞杯賽事主要目的還是以鍛煉球隊為主。雖然積分計入國家隊FIFA排名,但近幾屆參加的球隊都是以二隊或者年輕球員參加為主。

「亞洲杯」是由亞足聯舉辦的國際性成年男子足球賽,是亞洲地區內最高級別的國家級賽事,每四年舉辦一次。並且亞洲杯冠軍代表亞洲參加國際足聯聯合會杯。

亞洲杯的舉辦是除了美洲杯以外最悠久的洲際國家隊比賽,比第一屆歐洲杯還早上四年。

亞洲杯見證了亞洲足壇里許多國家隊的成長,像日本隊,更是獲得最多的4次亞洲杯冠軍。而中國國足分別在1984年與2004年獲得亞軍。04年作為東道主決賽惜敗給日本,奪亞。並且獲得過兩次季軍。但是在最近的兩次亞洲杯,中國隊均止步小組賽。


謝謝小悟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亞洲杯??東亞杯??中國杯(簡單來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名字的地域性

這應該是最顯著的一個特徵了吧。亞洲杯,顧名思義是由亞足聯舉辦的國際性足球比賽,參賽範圍自然是面向全亞洲的國家開放;而東亞杯(又稱東亞足球錦標賽)由東亞足球協會主辦的足球賽事,自然只能是東亞各國參賽;至於中國杯,是面向全世界的足球國家開放的,像3月底的第二屆中國杯,參賽的幾支球隊就有美洲的烏拉圭、歐洲的捷克、威爾士。

比賽周期和意義不同

其中含金量最高的亞洲杯和世界盃一樣,每四年舉辦一屆。而且亞洲杯冠軍還將代表亞足聯參加國際足聯聯合會杯。

東亞杯則是每兩年舉行一次,由東亞足球協會的所屬會員派隊參加,最後獲勝的隊伍會贏的巨額獎金。

而中國杯是每年一屆,是由中國主要操刀主辦。從今年的第二屆開始參賽國家隊可獲得國際足聯正式積分,是提升國家隊排名很好的機會。而且參賽國家還能拿到價格不菲的出場費。

參賽球隊數額不同

亞洲杯的參賽球隊是16支;而東亞杯是11支參賽,但最後決賽圈是四支球隊比賽;中國杯目前是四支球隊,但聽說從下一屆開始會逐步擴大到8支國家隊參賽。怎麼樣是不是有點小期待~

歡迎關注我「小公舉談球論道」,喜愛足球的一切,與君共勉之~

沒空點個贊,有空留個言吧^_^


對於中國隊來說,價值意義大小順序是中國杯、亞洲杯、東亞杯,可能會被噴,就目前的國足來說,只有中國杯練級價值高。

中國杯雖然是新舉辦賽事,和亞洲杯一樣,也是國際A級賽事,由於與參賽球隊有規定,需主力出戰,這樣的對手水平高,對於很少有機會與高水平球隊同台競技的國足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亞洲國家足球水平比不過歐美勁旅。

亞洲杯是亞足聯舉辦的賽事,也是傳統賽事,國足在亞洲杯上最好成績也就是亞軍,看著水平挺高,放到中國杯隊伍里,除了幾支強隊可能不會被狂虐,其他亞洲球隊只有受虐的份,國足能夠與歐美勁旅過招,真的是非常難得。

至於東亞杯,含金量最低。由東亞足聯舉辦,11個成員參賽,中日韓三國輪流東道主,決賽圈的球隊一般不會派出主力陣容,甚至二三流陣容,練級的意義一點也不大。

對於國足水平提升,小言認為中國杯價值最大,亞洲杯次之,東亞杯可以忽略不計,你認為呢?


亞洲杯,中國杯,東亞杯依次遞減。

亞洲杯就是洲際型賽事,在亞洲範圍內只低於世界杯,怎麼可能會差?肯定排第一。

東亞杯其實也就是東亞幾個國家之間的友誼賽性質,這次東亞杯日韓都沒有派遣主力來踢就知道人家都是熱身和練兵。

中國杯雖然也是友誼賽性質,但是三個對手都是歐美實力派,瘦死駱駝比馬大,怎麼說也應該比日韓厲害很多,再加上承諾主力都會來,就更加沒道理比不過日韓了。

所以應該是亞洲杯大於中國杯大於東亞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