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名或者俗名叫「夜來香」的植物有好幾種,題目中配的圖片其實是其中的一種——月見草(Oenothera biennis),這是一種原產北美的柳葉菜科草本植物。而中文正式名叫做夜來香的植物,其實是蘿藦科的Telosma cordata,也常常被叫做夜香花,是一種藤本灌木。除此之外,石蒜科的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茄科的夜香樹(Cestrum nocturnum),甚至是我們常見的紫茉莉科的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也會被不同地方的人稱之外「夜來香」。這幾種花確實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的花朵都集中在夜間開放,白天花關閉、萎蔫,或者極少開放,因而在夜晚香氣尤甚。當然,白天仔細聞也是可以聞到一絲香味的,不過和夜晚比起來,實在是很淡。下面,為大家大致介紹一下這幾種都被稱之為「夜來香」植物。


①夜來香Telosma cordata,又名夜香花

這是一種原產我國南方的藤本灌木,葉片卵狀長圓形至寬卵形,基部略帶些心形。它的花期在5至8月,一般很少結果。它的花朵較小,白綠色的圓筒狀的花冠內有五枚淡黃色的副花冠。華南地區常常用它的花和肉類一起烹飪,煎炒或是燉湯,將它的香味沁染進食物中。

(↑夜來香,即夜香花)

②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

晚香玉也是一種較為知名的觀賞植物,它原產墨西哥,後在我國廣泛引種栽培。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著生的葉片呈線形,在花莖上的葉片則呈苞片形。它的花期在7至9月份,花序呈穗狀,花朵呈乳白色,在長筒狀的花冠上,有六枚花冠裂片。

(↑晚香玉)

③夜香樹Cestrum nocturnum

這是一種原產南美熱帶的攀援狀灌木,現在在我國兩廣和滇閩等溫暖地區有栽培,它的葉片矩圓狀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花極小,呈黃綠色或白綠色,極不起眼但極多,聚集成聚傘花序。花謝後,會結出矩圓狀的果實。

(↑夜香樹)

④月見草Oenothera biennis

月見草是原產美洲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不過早就是城市裡老舊小區裏的常客了,在很多地方以及逸為野生。月見草的花期在6到9月份,花序穗狀上長出一朵朵淡黃色(有時略帶點紅色),有四枚花瓣的的花朵。花謝之後,會結出錐狀蒴果,裡麪包裹著諸多的具明顯的棱的種子,成熟後呈黑色。

(↑月見草)

⑤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這同樣也是一種美洲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甚至比月見草更為常見。它的葉片呈卵狀三角形,每年的8到11月,它會開出紫紅色的喇叭狀小花,也常常有大紅色、黃色、白色和雜色。花謝後,它會結出一顆顆像小地雷一樣的瘦果,其中的種子的胚呈白色粉質,古代女子常常用以塗臉。

(紫茉莉)


題主你好,百花雜壇希望希望與您交流。夜來香,原產南美,又叫月見草。每噹噹月上樹梢時,夜來香就悄然綻放,飄散出陣陣清香。人們經常把夜來香栽植在門前窗下,因為夜來香的花香令蚊子聞風香喪膽,是天然驅蚊利器。同時,夜來香的花香對人體也是不利的,所以,不能在室內栽培觀賞。夜來香之所以在夜間放香,是因為其花瓣與一般白天開花的花瓣構造不一樣,花瓣上的氣孔,在空氣的濕度大的條件下,就張得大,氣孔張大,散發的芳香油就多。夜間沒有太陽照曬,空氣比白天濕度大,氣孔就張大,放出的香氣特別濃。夜來香的花,在陰雨天,香氣也比晴天濃,因為陰雨天空氣濕度大的關係。實際上,夜來香夜間放香,也是其生存的一種本能,夜來香散發出強烈香氣,引誘昆蟲傳送花粉,夜來香的這一習性也是它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