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汀這樣的女人是可憐的,可我總覺得她的不幸是由於她壞的不夠徹底,她的一生,沒有辦法用好或壞來界定,我只能說,她是個善良的女人。她的命運是有很多反轉機會的,可惜都被一種叫善的東西耽誤了。在她未婚先孕的時候,如果她放棄那個小生命,她的生活肯定會不一樣,可是她卻生下了她;在她選擇回家鄉時,如果她把孩子帶在身邊,也許日子苦點,但至少母女都能快樂點;在她被辭退,她不是帶著怨恨離開而是直接去找馬德蘭老爹的話,情況也會不同;在她實在過不下去淪為妓女時,如果她早一點,在自己還美麗的時候,而不是在剪掉頭髮、賣掉牙齒變的醜陋不堪時如此選擇,她也還會過下去……可是生活卻在一步步逼著這個可憐的女人往前走,不能猶豫,不能回頭,然而越往後,選擇的權利也會越少,直至死亡。

可這就是現實,一步一步的逼著你走向絕望,芳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代表了我們普通大眾面對苦難時的心路歷程。我一直堅信「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來就是惡人,後天的成長環境以及我們遭受的苦難纔是塑造我們成型的關鍵因素。


芳汀是《悲慘世界》裏的女主角珂賽特的母親,她有著雪白的皮膚,一頭美麗的長髮,還有潔白的牙齒。原本是一個工廠女工,原本有一段很美麗的青春,可是就在那個最美麗的年齡裏,她將自己的青春和愛情獻給了一個貴族青年,也就是自己當時的男友,可是那只是男友而不是丈夫,對於愛情的幻覺導致了芳汀的悲慘結局,最後她被男友拋棄了,可是她已經懷上了男友的孩子。本來,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窮人家孩子的命是很單薄的,很多母親都放棄了自己的孩子。但芳汀為了珂賽特剪掉了自己的美麗長發,敲掉自己潔白的門牙,還當上了妓女。每次我看到那一章的描寫時,都經不起那一句句深刻入骨的描寫,淚水迎眶。最後芳汀抱著幻想將自己的孩子寄養在了蒙佛梅一位酒館老闆的家裡。正是因為將自己的希望和最美好的愛交給了一個連自己都無從知道的人那裡,悲劇也因此隨之而來,芳汀的命運被自己的孩子牽制著,自己的孩子又被酒店老闆控制著。酒店老闆和自己的老闆一次次的對於芳汀進行要挾和欺騙,一次次勒索錢財。這種被動的接受也成就了芳汀最感人和最偉大的母愛。芳汀為了孩子幾乎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正是因為種種的罪惡和芳汀母愛的對抗對於人類愛的壓迫才致使芳汀最後的死亡。

這部電影是以音樂劇的形式演示,當我看到芳汀為了珂賽特去賣掉自己潔白的牙齒的時候,她的每一滴眼淚,旁人說的每一句話都給人以深深的感觸。當時的革命社會、當時的黑暗,讓一個孤苦無依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不得以賣掉自己所擁有的所有的一切。這樣的做法是悲慘的也無疑是無助的。作為一個母親,她為了孩子甘願奉獻一切;作為一個女人,誰有願意賣掉自己潔白的牙齒、光亮的頭髮,甚至自己的身體。然而她不得不這樣做,內心的悲傷無人可知。芳汀是善良的,然而卻被黑店老闆欺騙被這個社會以惡意對待。

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法國大作家雨果通過《悲慘世界》反應整個19世界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那些窮苦人民,長期遭受壓迫的人民都英勇的站起來積極的投入到戰爭中去。電影中芳汀看上去雖然美麗但是也抵擋不住沒有食物、沒有錢所帶來的艱苦生活。芳汀被趕出工廠也完全失去了收入來源,而她被趕出工廠的原因多種多樣:不與人同流合污,外貌出眾,不回應管理者的勾搭,

這些都最終造成她的流落街頭,而私生女正式給這些人一個欺侮她的藉口,其實就像她自己說的,她有一個孩子,孩子父親拋棄他們跑了,這跟其他人無關的。裡面有一段是整部電影帶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芳汀為了攢夠給女兒珂賽特看病的錢,先是賣掉了自己的頭髮,後來又賣掉了自己牙齒。看電影的時候,一方面是震驚的悲傷的一方面又表示不理解:為什麼當時可以賣牙齒換錢呢?賣掉頭髮還可以理解,即使現在有人的長頭髮也會有人買來做假髮,那麼牙齒也可以拿來賣嗎?誰會買呢,買去做什麼呢?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在看完電影后我下去查了一下資料,原來是因為那個年代能用的起金牙的人很少,所以會有一些人買年輕人的牙齒來補牙。那年頭的假牙和假髮基本全是用真牙真發做的。過去歐洲貴族都把假髮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而這些假髮假牙都來自貧民甚至屍體。每個人都是愛美的,更何況是一個年齡不大的美麗女人呢?捨棄自己的美麗捨棄自己的尊嚴為了攢夠給女兒看病的錢,這樣一份母愛無疑是沉重的。從古至今,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社會,母親對自己孩子所保留的一份愛永遠都是從骨子裡發出的,為了自己的孩子,翻山越嶺刀山火海也甘願赴身。正是這樣的一份母愛,貫穿著芳汀的一生,這一生來,為了珂賽特能夠好好的活下去,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願望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人生,最後甚至自己的生命。

三、芳汀對珂賽特的愛

米爾說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武者小路實篤說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芳汀對珂賽特的愛是單純的,雖然這份愛來得艱巨來得不易,這份愛甚至搭上了芳汀的生命。可芳汀是願意的,為了珂賽特她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在那樣的社會生活中,儘管貧窮,儘管艱難,儘管飽受壓迫,儘管收人污衊,她依舊沒有放棄珂賽特。這樣一份深沉的母愛直逼人心,讓人難受,讓人心痛。母愛是深沉的,母愛是細膩的,母愛是無私、偉大的。我用心去體會,去感覺纔能有資格接受這份愛,這份無價的愛。母愛是偉大的,同時也是悲涼的,母親是偉大的也是脆弱的。母親的偉大在於總是用自己最大能力去呵護自己孩子,在困難面前,母親無法用自己最大能力去呵護自己的孩子,給孩子生的希望。這是一切生命的本能。即使是弱小的動物也會有自己的母性,這是一切生命的本能。呵護弱者是一切母親的本能。聽老師講,芳汀的扮演者安妮·海瑟薇為了這部電影演繹好這

個角色暴瘦,我想這也是一個優秀的演員為了演繹這個角色的精髓所做出的犧牲。這部電影無疑是部震撼的電影。所謂震撼,不僅是一種暫時的心靈感受,更是一種長久的無法緩神後的恍然大悟。曾經有另外一部電影裡面有一句話是:我終於結束了和自己一生的鬥爭。芳汀何不可以以此形容呢?她終於結束了和自己尊嚴,和這個社會的鬥爭。這部電影讓人感觸良多,而每一個人的感受又不相徑同。也許這就是一部好作品所帶來的震撼。


《悲慘世界》這部電視真的是悲慘到了極點,不光那女人可憐,另外有一個為了生活,偷盜了一點點東西,從此過上逃亡的生活。這部電視不忍目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