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早晨,我到水湳經貿園區還未完工的工地去健走,恰巧碰上鄰居秋香正在彎腰撿拾工作人員丟棄的飲料罐;於是我放慢腳步,協助她搜尋可回收的瓶罐,一邊閒聊起來。

秋香這人命運多舛,自小給人當養女,小學畢業就開始賺錢養家。結婚後,小兒子尚未出生,先生就因故往生,她只能獨力撫養兩個兒子,除了在印刷廠上班,也起早做資源回收,還得接送孩子上下課。

當我專心撿起發現的瓶罐,秋香的聲音打破短暫的靜默,她問我是否還有在投稿,希望我能幫她寫下為她接生婦產科醫生的故事。原來,十四年前她剖腹生小兒子時,失血過多,接生的黃醫師知曉她手頭拮据,不只免費幫她打了一劑兩千元的補血針,還替她減免住院的費用。

「黃醫師是我的救命恩人,每年年節我都會帶點禮物去問候,但黃醫師總是要我帶孩子去看他就好,不要花錢。今年我想用賣回收的錢再買點應景的禮品去探望,可惜我不會寫文章,如果妳能幫我寫下他助人的故事,也是一份特別的禮物。」我笑著告訴她,假使文章真被錄用,我要把稿費拿來贊助她,秋香卻搖搖頭:「我可不能拿妳的稿費,這是妳用腦力賺來的,我用勞力賺來的錢買禮物給黃醫師,纔算是禮輕情意重啊!」

秋香邊說邊俐落地將回收物打包綁在腳踏車上,離去前開朗地告訴我:「妳看!我既鍛鍊了身體,又做了環保,一舉兩得吧?」

望著她騎車遠去的堅毅背影,我的視線漸漸模糊起來,相信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裡,依舊蘊藏著許許多多如秋香和黃醫師這般令人動容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