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軍政大權的渴望,

宇文護是實實在在的實權派絕對不想要與人共享權力扶植一個傀儡皇帝自己大權在握可以監督百官有誰不滿意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幹掉;北周時期世家門閥大族勢力龐大,宇文護要弒君奪取皇位困難很大,萬一與大臣們不合紛紛造反局面就不好掌控了;宇文護認為自己聲望不夠,年齡太大了再去奪取皇位有些不划算。

宇文護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宇文泰的侄子,從小天賦異稟能力超群擁有令人臣服的威信力,宇文泰是西魏時期的權臣病重之時讓他輔佐自己的兒子,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就逼退西魏皇帝拓跋廓退位將他殺掉立了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為皇帝,改國號為北周。宇文護擁主有功黨羽眾多必然要與皇帝宇文覺皇權之間展開激烈競爭,宇文覺不願意當一個傀儡皇帝想要剷除掉這個大奸臣,無奈姜還是老的辣被宇文護察覺毒死了他。宇文護一直堅定一個信念只要皇帝乖乖做一個傀儡不妨礙自己實行政治權利就好,皇位在他眼裡就是一個擺設。於是後來有立了宇文覺的哥哥宇文毓,

想讓他安安分分的扮演好這個角色就好了,後來才發現宇文毓野心不小雖然懦弱但是治國理政治的能力很出眾,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又故技重施毒死了宇文毓。接著來唄,最後立了宇文邕,他是個聰明人開始裝瘋賣傻取得了宇文護的信任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十多年之後宇文護放鬆警惕來到皇宮中被宇文邕幹掉了。

宇文護沒有自己稱帝是因為自己得勢完全是依靠的宇文泰的權利,宇文泰才是真正的曹操,司馬懿類的政治家,必須立一個宇文泰的兒子才能名正言順的奪取軍政大權,結果宇文泰的兒子們一個個都太要強了,不滿足當一個沒有實權的無能皇帝只好把他們都除掉了。

毒死宇文毓之後宇文護本身是有意當皇帝的但偏偏給他樹立了一個絆腳石立了自己的弟弟宇文邕,這樣就不好在強求了而且此時宇文護率領大軍與齊軍作戰接連失利威望大損只能暫避鋒芒。宇文護對於實權的渴望,將所有權利集中到自己手裡面之後皇位基本沒什麼誘惑了,身為監國可以隨時掌控對自己不滿的大臣排出異己。宇文護對於門閥氏族的勢力還是有所忌憚,因為隨國公楊忠掌握軍隊,還有其他幾大家族都不好控制,再加上宇文護年老不想再大動干戈只求保全自己。


宇文護早年跟隨著叔叔宇文泰與東魏多次交戰,屢建戰功,而在宇文泰臨死前,因為他的兒子們都還年幼,於是決定將自己的權力讓給宇文護,由宇文護接手統籌大局。宇文護在宇文泰死後秘而不宣,等到時機成熟才安葬宇文泰,此後便安撫文武大臣,手中的權力逐漸膨脹。

後來,宇文護便委婉的傳話於西魏恭帝拓跋廓,逼其退位讓賢,拓跋廓迫於來自宇文護的壓力,只能無奈的將皇位讓給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覺(宇文護的意思),改朝換代,建立北周,而宇文覺上位後,便拜宇文護為大司馬,封晉國公,食邑一萬戶。

但是,宇文覺一直忌憚宇文護的勢力,不甘心就這樣當傀儡皇帝,便在親信的規勸下決定組建自己的勢力,並且多次讓武士在後園講習擒拿動作。宇文護知道了宇文覺的打算,便有了廢帝的打算,在王公大臣面前數落宇文覺,並且當場廢帝,將其幽禁,另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為帝,是為北周明帝。

北周明帝宇文毓是個英明的君王,「治有美政,黎民懷之」並且在他的努力下,已經逐漸有了屬於自己的勢力,對宇文護的權勢產生了威脅。宇文護逐漸開始忌憚宇文毓,便買通了宇文毓的膳部下大夫,趁宇文毓進食之際下毒,於是明帝中毒而死。

接著宇文護又擁立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為帝,是為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有著雄心大略,不忍就這樣受到宇文護的節制,但是宇文護勢力龐大,鑒於兩個哥哥的下場,所以宇文邕只有隱忍不發,等待時機,偷偷的組建自己的勢力。最終,宇文護在宇文邕的預謀之下,被宇文邕的護衛給殺死。

那麼,宇文護廢了三個皇帝,為什麼自己卻沒有登上帝位呢?

時機未到,實力不足

在宇文泰剛死的時候,宇文護只有儘力的去收攏群臣,安撫人心,所以這個時候他沒時間去考慮稱帝的事情。而且,雖然宇文泰將權力交給他了,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宇文護還遠遠沒有那個實力去應付稱帝所形成的阻力,所以他只能發展自己的勢力。

一心掌權,不圖虛名

我們知道,從宇文泰死後,宇文護就一直捏著軍政大權,所以無論怎麼樣,宇文護雖然沒有皇帝之名,但是卻行皇帝之實。他深深的明白,只有掌握了權力才掌握了一切,其他的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挾天子以令諸侯

畢竟宇文護是宇文泰的侄子,而他所立的那些皇帝都是他的堂弟,同是宇文家的血脈,如果宇文護篡位,那就是篡自己堂弟的皇位,這事傳出去也不好聽。而且宇文護選皇帝的時候盡量的都是選擇看上去比較弱的,誰知道一登上地位,個個都那麼牛,讓宇文護傷透腦筋,只能換了又換,就是沒有考慮自己當皇帝。他所考慮的是,行使皇帝的權力,出了差錯,責任就由皇帝來當。


因為愛情電視劇就是這麼演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