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自己還是很享受孤獨的。最孤獨的時光已經過去。我依舊忙碌著。

大學二年級時期我有一段時間是非常孤獨的。感覺自己有了抑鬱的情緒。

那個時候正直大學睡在上鋪的姐妹犯了錯誤。就是旁邊宿舍失竊了。學院報警,派出所的人每個人都單獨談話,調查。

到我時他們問的我所有問題都是直指我上鋪的姐妹。我很冷靜的給姐妹兒做了不在現場的證明。

但是我說謊了,看到這裡的網友們大概都猜出來我說謊了。是的,那個時間段我的姐妹並沒有和我一直在一起,有一個時間差。但是我下意識的說謊了,證明姐妹一直和我在一起,其他的不記得了。

世界上沒有真實的謊言。經過一個多月的的調查,睡在我上鋪的姐妹被勒令退學了。

我們這麼要好,我當然是站著她一邊,還去找了院長,固執的解釋姐妹不會做這樣的事兒。

系裡很多要好的同學暗示我是她。我的固執讓她們甚至躲避我。

她離校後我變得沉默,很少說話,我的世界觀被顛覆,我不相信家境不錯的姐妹會做出這種事情。這個世界還有真實嗎?還會有可以相信的人嗎?我自己像個傻瓜,善良愚蠢。

實習採風兩個月,我沒有和任何人結組,自己去各地遊盪,獨自完成報告,完成企劃書。

被這個世界拋棄,不,不是,是自己選擇被拋棄。

好在這種孤獨甚至選擇孤獨的時期很快就被打破,每日裏繁重的各種設計各種報告讓人無暇顧及其他。

所以如果你感覺孤獨那就讓自己忙碌起來,無暇「為賦新詞強說愁」,無暇顧及自己「孤獨的感受」。忙碌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所以,會有自己的孤獨期。如果那個時候去唱歌,或者和同事在一起,也是不能緩解我的孤獨的。狂歡是一羣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這句話有道理。

孤獨的時候,什麼都做不下去,找不到一首合適的歌表達心情,更找不到一本合適的書詮釋世界。我就那樣,孤獨地躺在沙發上,想哭,沒有淚水,想笑,卻笑成哭聲。

找一個無人的角落,喊出來,或許好一些。可是,一個成年人,我做不來。

只好,寫日誌,把自己當成一個朋友。我會說:「親愛的中子,你永遠記住,在這個世界上,我愛你。」「中子,你一定要幸福,不要辜負我對你的期望。」「保護好自己,是你的職責,也是對我負責…」

就這樣,我和另一個自己隔空對話,我安慰他,開導他,然後,打開電腦,把孤獨當做一種靈感,宣洩在屏幕上。這時候的文字,只是說給自己聽的,無關風月,無關愛情。

也許,恰好是黃昏,也許,恰好一個人在家。夕陽透過窗欞照進屋裡,擁著陽光,我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訴自己:「看,陽光還記得你。」

如果偶爾,響起若有若無的音樂,我就感恩這世上真的有靈犀,音樂,就是我此時的心情。

一個成年人說孤獨,有人說,是可恥的。但我感覺,正是那樣的一種孤獨,讓我能夠和自己相處,和自己對話。愛自己,是一種多麼可貴的品質!

中子,你也在成長,路上會有孤獨,但是,有世間萬物相伴,你還是幸運的。


1

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只是孤獨的時期有長有短。

孤獨時,有人會抽煙、會喝酒,找人聊天,或者旅行,總之不讓自己閑下來。

人,害怕孤獨,特別是無牽無掛,無所事事的時候,孤獨能吞噬人的心靈,內心會有些許恐懼。

我曾經的孤獨,長達整個大學時期,在這漫長的時期,我苦悶、彷徨過。

每個夜裡,躺在宿舍上鋪的牀上,臉上流著淚,卻害怕哭出聲,怕吵醒宿舍的同學,怕被她們當成笑柄。

每一天都活得煎熬,個體的孤單與內心的孤單夾雜在一起,我形單影隻,獨來獨往。

我時常想家,很孤獨,給父母打電話的時候,卻忍著淚,沒有說出來。

孤單造成了我更加孤僻、敏感,大學校園裡,一整天不說一句話,竟是常態。我彷彿與世隔絕。

2

我成長在豫西南一個小縣城,通過自身努力,考入北京一所大學。我最孤獨、最黑暗的時期,便從踏入大學校園開始。

軍訓教官讓大家做自我介紹,我的一口方言、土語,在開學軍訓第一天,便引得同學們的鬨堂大笑。我低著頭,面紅耳赤地揉搓著褲角。休息時,我躲在樹下,遠遠望著他們閑聊。

他們像看怪物一般用眼角瞥我,有個女同學還模仿我的腔調,在幾個同學面前搔首弄姿,他們不時爆發出尖笑。

我迎上去,質問她,為何嘲笑我。她說,沒有啊,她轉頭望向其他同學,你們誰聽到了。邊上幾個同學,默不作聲,笑嘻嘻地盯著我看。

我很尷尬,輕輕推了她一下。她又反手推向我,把我推倒在地,其餘同學則幸災落禍地大笑。我忍著淚水,爬起來,跑了。

3

校園生活多姿多彩,內心的煎熬與日俱增。

去餐廳打飯,我說要買那個菜,打飯師傅卻聽不懂,我只能指著菜告訴他。

我無法忍受其他同學,嘲笑我的目光,只等大部分同學都喫過了飯,餐廳沒多少人的時候,溜進餐廳,獨自躲在角落裡,匆匆喫。

我來自雙職工家庭,爸媽都有工作,但縣城的收入,哪能跟大城市相比。

原本還算溫飽的家庭,在北京這座城市,基本算貧困。在縣城掙錢,在北京花,永遠趕不上。

平日的喫飯、買日用品等開銷,我都縮手縮腳,就連件像樣的衣服都不敢買。我去商場裏看過,那些衣服動輒上千塊。爸媽給的生活費,除了喫飯、日常開銷,沒剩下多少。

大學四年,我一直在學校餐廳喫,從來不敢去外面,而且挑最便宜的飯菜喫。我自卑的很。

4

適逢週末,課外活動,我一貫避開。所有的社團、興趣小組,我拒絕參加。終日泡在圖書館裡,與書籍相伴,我的眼鏡片每年都在變厚。

校園裡,蟲草蛙鳴,在我眼中,都很美好,也曾羨慕小樹林裏,那一對對情侶緊緊相擁。

我手裡捧著書,與嬌艷的花朵、流淌而過的小河相伴。不敢奢望有朋友,只能離他們遠遠的。

孤獨令我沉思,我常常思索人生的意義。迷茫的時候,就從書中尋找答案。

我的人生目標是當一名作家,我寫文章,投在校報,收穫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譽。但我的心依舊封閉,因為我害怕受傷,並不和他們交往。

我嘗試自學普通話,隨身帶著收音機,模仿新聞聯播上主持人字正腔圓的聲音。從圖書館借來標有拼音的世界名著,一個字一個字來讀。

5

大四那年,同學們逐漸接受了,我這個有些怪癖的「獨行俠」。我的獨來獨往,在他們眼中成了時尚。

因為我的不合羣,大學期間,讀了很多的書。我的成績是全校最好的,連續三年都得了獎學金,父母以我為驕傲。

若是守住本心,方能得以始終。我孤獨,但沒有墮落,更沒有自暴自棄,我始終是個好學生。

同學們開始陸續開始找工作,也有考研的,更有情侶鬧分手的,人人都在為前途擔憂。我鎮靜自若,帶著長篇小說作品,很快在北京找到工作。

這篤定的背後,是我大學四年暗無天日的孤獨。我在書中找回自信,與書相伴。

這個世界人來人往,誰都有過迷茫。我的青春迷茫我,也從孤獨中走來,再次迎來人世繁華。

我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篇天地。

書,陪我,走過落寞、孤獨。感謝大學的孤單生活,讓我深刻懂得,人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人,只有自救,才能救人。


謝謝邀請,日常孤獨的我,很少不孤獨。我很少向別人傾訴,如果傾訴了,那就是全盤托出,毫無保留,我會喜歡一個人去河邊轉轉,這是我一個特殊的喜好,河邊能讓我心情舒暢起來,看著水流緩緩或湍急,退潮了還可以去平時去不了的地方轉轉,在家的時候,會來來回回往返家裡和馬路兩頭,距離不到一百米,一天我可以走好幾十趟,現在呢,孤獨在我這已經習以為常了,我試著把它享受,享受孤獨,既然喧囂熱鬧可以享受,孤獨,為何不可呢,一個人,或許能活的更好,換一種方式對待孤獨,或許會很輕鬆。


孤獨在我這裡也是分等級的,有些人人品差,沒人來往也是孤獨,而有人是看透世態炎涼,屏蔽了大多數無聊沒意義的聚會或者社交,孤獨者學習,踐行,提升自我,終生學習,並且以充實自我,照亮別人為目標,這種孤獨就是一種境界了,高尚的人孤獨著,只因他找不到自己的同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