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法说会登场,执行长林恩平乐观到8月业绩成长动能延续,并透露光学镜头新技术将导入新厂。(摄影/黄威彬)

去年12月初以来,股王大立光股价跌破5000元整数大关,让外界质疑声不断,尽管每股获利表现依旧是台股佼佼者,但短期的业绩波动与市场竞争消息,让外资有调节持股理由。

12日大立光举行法说会,执行长林恩平维持一贯的调性说明未来展望,「7月比6月好,8月比7月好,只看的到8月」,「毛利率看良率及产品组合而定」。只不过,随苹果新手机预计第3季亮相,加上非苹手机需求回流,外资对旺季效应「买单」,法说会当日,让沈潜近半年的股价,又重新见到5000元价位。

大立光上半年每股赚近71元略低于同期

大立光第2季营收 122.96 亿元,毛利率 68.61%,季增5.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多1.93 个百分点,税前盈余 81.59 亿元,税后纯益 55.01 亿元,季增 36.87%,年增 16.69%,每股纯益为41.01 元。上半年营收211.74 亿元,毛利率为 66.4%,年减2.36个百分点,税后纯益95.2亿元,年减 0.81%,每股纯益为 70.97 元。

延续股东会与6月营收公布时的看法,林恩平对未来2个月的营收成长动能正面看待,虽然「9月看不到」,但第3季预期会比第2季更好,也透露,苹果或非苹阵营动能都与公司原先预期差不多。

良率表现上,林恩平说仍不满意,但也暗指有具挑战性的机种还在努力中,供不应求的状况还是一样,产能还是满载状态。惟上季毛利率回升,但第3季的毛利率表现,他如过往回应,还是需架构在规模、良率表现、汇率与产品组合等因素。

林恩平透露7片塑胶镜头将出货

这次法说上,法人依旧关心产业新技术应用趋势,如同股东会时,林恩平对于手机采塑胶镜头有信心,当时他认为,玻璃镜片在车用、户外有优势,但「完全看不到模造玻璃在手机上的优势」,法说会中,也再次重申对塑胶镜头在手机镜头上的优势,并说明,公司设计的潜望式镜头以全塑胶为主,且目前已开始出货。

然而,手机市场3镜头规格产品兴起,林恩平分析,2000万以上画素及3颗镜头设计,目前看来已越来越多,客户不外希望达到更高规格,3颗镜头亦有采用7P的产品,且3镜头单颗镜头规格都很高,7P或3镜头良率好坏得看规格,愈高规格生产难度愈高,只是会不会成为主流,省话一哥的回应,依旧还是要看感测器及手机厂规格设计决定。

至於潜望式镜头,林恩平认为,对于整体体积并未明显缩小,主要还是减少镜头高度,对镜头厂来说,难度不大,但因应手机薄型化与高倍光学变焦规格,对模组端来说,封装难度相对高。

股王猎地政府动起来

大立光产能满载,林恩平股东会时也抛出希望寻找土地扩厂的想法,当时低调说只能在脑子里想,并强调光学产业是干净产业,也希望政府帮忙。

据了解,行政院方面包括经济部、国发会已经启动帮大立光找地,林恩平也坦言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有帮忙,但猎地要时间,预计2020年即可见到。也透露,光学镜头全新开发新技术,到时就会在新厂导入。倒是,外界关心大立光拓展新客户三星进度,林恩平仅指出,还在努力,不是公司能掌握,「不太去想这事。」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