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红火耀过大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欢度新春佳节的一种传统民俗。每逢过年我特别喜欢去各地拍摄灯会,喜欢追逐那份流光溢彩的视觉,更享受那欢天喜地的情景带给我的感动。

前些天,我应邀到河南三门峡参加“2019陕州灯会的点灯仪式”,没想到在这个偏于一偶的黄土塬举办的灯会却令我震撼不已,那直径28米的“世界第一穹顶”灯组,规模之大,据说只有中东迪拜出现过一次;更新奇的是那一个个光影奇幻的地下四合院,让我不由地啧啧称奇,连连叫绝。

“三姐姐,陕州在陕西什么地方?”有朋友看到我发的陕州灯会图片感兴趣地问道,也难怪,因为一提到“陕”人们通想到陕西的简称是陕;但殊不知,其实,“陕”在河南的三门峡,古时称为陕州,陕州以西才谓之陕西。

陕州,独特的陕塬,南有重峦叠嶂的崤山,北邻雄浑荡气的黄河,古道险崛,沟壑纵横。千百年来,极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陕州人,用勤劳的双手,竟然将成一个个村落,潜伏于地平线下,成为天下奇观。

2019陕州灯会开启了地平线下“灯火盛宴”,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未知的奇妙世界。陆地上的花灯不足为奇,水面上的花灯我也赏过,但地平线下的灯会我却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由衷地感叹“新春彩灯多相似,唯有陕州独不同”。

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建筑,“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

“地下可观秦晋风,坑中能赏崤函月”。所以,只有下到坑院里,才能读懂陕州的故事;赏灯也是如此。

地坑院,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对于我们来说是偏远的、深藏的,然而在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陕塬人眼里,春有百花秋有月,一年都是好时节。他们依偎着黄土地,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地坑院,不用一砖一瓦,却有顶天立地的风骨;只有走进地坑院,才会感受到人与自然能够贴切的如此真实。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国家保护古民居和发展乡村旅游政策的推进,地坑院就像尘封的酒窖掀开了醇香的盖子。

地坑院里,藏着华夏中原的质朴,藏着民间艺术的孤绝。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地坑院探秘寻宝,越来越多的人在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中找到了久违的乡愁。

地坑院里赏花灯,妙趣横生,别有洞天。己亥年金猪送福,就连“广寒宫”也灯火通明,天蓬元帅戏嫦娥引来人们阵阵开心的笑声。

走出坑院擡头看,一条腾飞的巨龙,正在为改革开放而起舞。四十年的沧海桑田,四十年巨变无限。

拖拉机,曾经是那个年代里最具马力的机械化标志,那时候陕州人开着它在的黄土台地的三道塬上辛勤耕作,开着它日夜兼程才能走出塬上。

而如今,风驰电骋的复兴号,日行几千公里不是梦,全国各地的人们乘坐朝发夕返的高铁便可直达三门峡南站,不费周折地轻松走进地坑院。

如今的陕州,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生态宜居,一个魅力无限的陕州城已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今的陕州,天鹅翔集,和谐自然,天鹅湖上圣洁的白天鹅翩翩起舞,吟唱着陕州大地的美妙乐章。

门外的灯笼露出红红的光景,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今年又是丰收年,家家户户晒上五谷庆吉祥。

陕州城内灯似海,地坑院前人如潮。国泰民安的好日子,陕州人怎能不歌唱,怎能不张灯结彩,致敬这40年巨变带来的蒸蒸日上好生活。

新的春天,新的希望。2019陕州灯会,让我记住了这一片古老又充满希望的热土。

【三姐姐温馨贴士】2019陕州灯会举办时间:1月25日——3月9日。

【作者简介】三姐姐: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旅行家。

【版权声明】本图文版权归三姐姐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