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落地開花,取得了積極進展。據統計,2018年前11個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6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129.6億美元。在此過程中,有些人擔心,如此大量的投資何時纔是盡頭,以後會否出現收不回來的情況。

  按照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一國企業能否開展國際直接投資,取決於企業本身是否具備所有權優勢、內部優勢、區位優勢三個基本要素。這可以爲“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理論支撐。“一帶一路”倡議不是投資“無底洞”,也不會打水漂,而是互惠互利、收益可期、風險可控的持續性投資活動。

  首先,“一帶一路”是互惠互利的投資,是雙向開放。同是去年前11個月,在中國對沿線國家投資同比增長4.8%的同時,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也同比增長了18.4%。“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夠藉此獲得資金以及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拓寬本國商品銷售市場,改善東道國民生和基礎設施條件,帶動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

  對中國來講,“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了全球投資貿易便利化,一是支持中國相關行業擴大服務、技術、標準的輸出。比如隨着支付結算與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持續完善,以中國銀聯爲代表的中國金融技術逐步成爲亞洲支付聯盟的統一跨境芯片卡標準。二是優化對外投資結構,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等實體經濟領域。三是創新對外投資方式,跨境併購、直接投資、境外融資等投融資方式有序開展。

  其次,“一帶一路”是收益可期的投資。這種收益包括經濟上的和非經濟上的。經濟上,對中國參與境外投資的企業來講,這是擴大市場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生產經營收益的機會。尤其是對部分投資邊際收益下降的民營企業來說,要實現產業轉型、技術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勢必要在外向型經濟中尋找拓展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推動企業變革和盈利增長。非經濟收益上,有助於中國加快西部地區建設,增加境內外就業機會,維護中國乃至全球的安全和穩定。另外,“一帶一路”建立在民心相通的基礎上,中國與沿線國家開展了文教、旅遊、衛生醫療、科技等方面合作,這爲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着積極作用。

  再次,“一帶一路”是風險可控的投資。不可否認,“一帶一路”建設中必然會面臨一些風險或不確定因素,但“一帶一路”深化了中國與全球關鍵地區在基礎設施、經濟、政治、組織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繫,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一帶一路”建設風險管理能力。在匯率波動方面,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規模日益擴大。雙邊本幣互換能夠降低匯兌成本,穩定匯率波動,便利國際融資和貿易,穩定國際金融市場。在風控能力方面,沿線部分國家或地區金融體系健全、監管法制完備、專業人才充足,能對中國企業建設海外產業基地、分散和降低海外投資風險提供豐富經驗。(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