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認知中,汽車企業一直扮演著「土豪」角色。

不管是規模龐大且裝修豪華的4S店、每年銷售出去的海量汽車,還是讓無數廣告企業為之狂熱的天價廣告費等,都證明著汽車企業強橫的實力。但就目前來看,傳統車企正面臨著屬於自己的「劫難」——風光已經一去不復返。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乘用車累計共銷售2235.1萬輛,同比下滑5.8%——這是中國車市連續增長28年後首次同比下滑。

面對「寒潮」,傳統車企正在憑藉深厚底蘊展開積極的「自救」舉措。通過投資、合作、發力新領域等,傳統車企嘗試打造一條花樣「求生之路」。在「求生之路」上矇眼狂奔的傳統車企,正在帶來一連串連鎖反應,讓多個行業有望呈現全新發展態勢。

投資造車新勢力、聯手後起之秀:傳統車企做好充足準備

傳統車企的自救手段有很多,畢竟自身的資金非常充沛。因此,投資成為了傳統車企的共同選擇。就在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拜騰尋求融資約5億美元。而一汽集團接近達成協議,對拜騰投資1億美元。即使一汽本身也在研發、推出新能源汽車,但雞蛋顯然最好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通過投資造車新勢力,一汽或許能夠換來更好的回報。

此外,寶馬之前成立了風險投資公司BMW iVentures,並不斷投資自動駕駛、電動汽車、人工智慧與車聯網等創業項目。比如在2017年BMW iVentures就向Shift 的 C輪投資3800萬美元、以1.59億美元投資Nauto——前者是一家二手車交易平臺,後者則專註通過深度攝像頭來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而在去年12月,BMW iVentures對機器智能方案公司Graphcore也進行了戰略性投資。

就在今年4月,無人駕駛技術公司AutoX首次披露,數月前已獲得由東風領投的數千萬美元A3輪融資。算上此前已經戰略入股的上汽集團,AutoX成為傳統車企眼中的香餑餑。再加上戴勒姆等傳統車企頻頻做出的投資動作,它們已經在投資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同時,傳統車企正在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甚至與體量差距較大的後起之秀聯手。數月前小牛電動和大眾集團在歐洲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城市出行解決方案層面開展合作。而近日有消息稱,大眾將與小牛電動合作,生產電池驅動的滑板車。兩家公司將共同打造StreetMate滑板車,最高時速為45公里,續航里程為60公里。與小牛電動的合作,將讓大眾在滑板車的生產、製造上更具活力。

整體來看,傳統車企正在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充足準備。只要值得一試的手段、策略,傳統車企都樂於嘗試。

不斷入局出行領域,傳統車企的應對之策繁多

事實上,早在之前眾多傳統車企針對低迷的車市,就已經有了很多應對之策。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傳統車企入局出行領域。不管是國際品牌,還是國內自主品牌,傳統車企紛紛推出獨立或合作的出行平臺。甚至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傳統車企還聯手騰訊、阿里、蘇寧等企業,共同出資97.6億元成立合資出行公司。

除了不斷探索出行領域的新玩法外,傳統車企還亮出了一系列「戰略組合拳」——重點為新能源、智能互聯、無人駕駛等。比如福特中國計劃在三年內推出30+款新車型,其中超過10款為新能源車型。此外,福特將在智能互聯網方面持續發力,深化與阿里、百度的合作,且今年起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新車100%配備智能互聯繫統。別克也高度關注車聯網領域,嘗試打通車內支付平臺、智能家居平臺及全新的語音助手,進一步豐富多樣化的雲互聯生態。

可以說,傳統車企在面對更加錯綜複雜的市場走向時,正在進行量身定製的差異化戰略。如果能夠順利應對市場的負增長,那麼就能夠為未來的爆發成功蓄力。只要傳統車企的「戰略組合拳」有幾招打破目前的不利局面,那麼它們的「求生之路」就會走得更加順暢。

花樣求生之路背後:傳統車企的焦慮與未來

就目前來看,傳統車企所面臨的下滑態勢在今年不僅沒有得到遏制,甚至愈演愈烈。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車零售總銷量僅為507.8萬輛,較去年同期下跌10.5%。此外,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4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1%,環比上升5.7個百分點,同比上升6.47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警戒線之上。傳統車企的焦慮,已然顯現出來。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傳統車企也不必為低迷的車市過分擔心。因為銷量的下滑,其實是車市整體消費向上、消費者愈發理性的集中體現。當然,這也是中國車市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在這個階段,傳統車企將經歷大浪淘沙的殘酷考驗。只要熬過了這個階段,那麼傳統車企將有更美好的未來。

傳統車企能否度過難關,並讓期待成為現實,與它們對市場動態、走向能否深入洞察,又是否可以制定合理策略有直接關係。既然傳統車企已經打出了一系列「組合牌」,那就讓時間去驗證成功與否吧。(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