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今宵》這首歌從1984到現在,唱響了三十幾載春晚。本以為這首歌在1984春晚後會就此退出春晚舞臺,但讓人意外的是這首歌后來卻成了每年的壓軸歌曲。可以說,春晚沒有《難忘今宵》這首歌歌便是不完整的春晚。

《難忘今宵》是一首飽含情感的歌曲,著名詞作家喬羽和曲作家王酩聯手創作,從1984年開始,也就是第二屆春晚開始,李谷一便在春晚的最後演唱了《難忘今宵》這首歌。這首歌當初是由春晚的總導演黃一鶴想到的,他覺得對於春晚來說,還缺少一首與整個晚會相貼合的歌曲,所以找到了詞作家喬羽、曲作家王酩共同創作了這首名揚海內外的傳世歌曲。春晚之所以會從第二屆開始,一直在晚會的最後用上這麼一首老歌,其實和春晚的意義有關係。要知道,春晚的目的就是為全中國、全世界的中國人提供這麼一個大聯歡的時刻,它不僅應和了傳統的除夕佳節,更為重要的是,它讓現代中國人的心連成了一個整體。所以這首歌詞簡單但曲調悠揚的老歌,便是這種「統一」的體現,中國人本身就喜歡在重大節日的時候,用某個標誌性的歌曲、圖案或者儀式來對這個節日表示歡慶,春晚本身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儀式。所以《難忘今宵》這首歌就成為了春晚綿延幾十載的一個象徵和音樂圖騰,只要它一響起,我們便會像在聽國歌那樣,感受到民族的集體認同感。

每年春晚看到最後,在新年鐘聲就要被敲起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那首熟悉的歌。「難忘今宵,難忘今宵」,自從1984年以來,這首歌就很少缺席在春晚的最後時刻。可以說是一代人的記憶。也是一種情懷。預示著舊的一年到此結束。新的一年就此來臨。讓人們可以忘卻舊的一年裡所受到的苦難遭遇的一些挫折。在新的一年裡,滿懷著希望繼續進發。同時也預示著忙碌了幾個月精心準備的春節聯歡晚會到此結束,同時告訴我們,那些為春晚忙碌著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們,馬上可以回家好好和家人一起過個年了。

另外這首歌,歌詞寫的比較好,旋律也比較符合春節聯歡晚會這個舞臺。所以這首歌一直被奉為經典,在李谷一老師深情款款的演唱下,春節聯歡晚會就達到了高潮。大家都知道,春晚每年的節目都會變,不管是節目主持人,還是節目的形式本身,都在進行或多或少的變遷,但是唯有李谷一演唱的《難忘今宵》,成為了唯一一個貫穿始終的節目,僅憑這一點來說,意義重大。我相信,這首歌會傳唱久遠,經久不衰。


每年都是李谷一一人唱一首難忘今宵的歌曲,看了這麼多年都覺得煩,到了結束的時侯就知道是是誰唱的。可以換一下新面孔嗎,換一下別的風格唱法也可以的,中園名歌唱家那麼多,難道就不可以把機會讓給另外一些歌唱家來唱嗎,堅議每一年安排一個優秀的歌家來唱一首難忘今宵。


《難忘今宵》這首經典歌曲是王銘老師為春節晚會量身定做的一首結束曲,後經李谷一老師的精心演唱一直流傳到現在,這首歌讓人們感到去年幹了什麼,企盼著今年美好的嚮往,讓人有一種憧憬,有一種回憶,拿到春節晚上再合適不過了。


這是一首帶有年味的歌,一曲傳唱盛世的歌,一隻飽含情感的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