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杭州樓市,就像一列高速行進的火車。熱鬧、瘋狂、冷靜、焦慮,轟隆隆裏,車窗外閃過不同的風景。

對車廂裏的有些人來說,無論風景如何,與他們的關係,似乎並不大,

直到這兩天,他們獲得了一張“通行證”。

兩年前的3月3日,杭州限購升級,外地人需滿足“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社保的條件,才具備在這座城市購房的資格。

換句話說,那段時間剛進杭州,或者剛開始在杭州交社保的外地人,最近,陸續有資格買房了。

他們可能加入搖號大軍,又或者出現在週末熱鬧的售樓處裏,沒準,也開始關注激烈的土拍大戰了。

同時,車廂裏也有一些人,早已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將自己從觀衆變成主角。

對那些風景的意義,他們理解地更爲深刻。

佳佳

1

全款買下公寓房,將作老破小首付

三月晴空萬里,卻壓得佳佳透不過氣來。

“又到了半年一交房租的時候,剛發的年終獎還沒捂熱,就到房東賬戶上了!”

原來,佳佳和室友合租了萬家星城的一套89㎡,租金5500元/月。

雖然有人一起分攤,但半年一交也是一大筆支出,16500大洋嘩啦啦地就沒了。

佳佳算過賬,要是沒有房租這回事,這筆錢可以添置幾套春裝,買上一套心水已久的La Mer,或者買一個大牌包包。

但當下,無論如何這都是內心的假設。

好在房租雖然不低,但佳佳也是一個小包租婆。

2017年初,佳佳從廣東剛來杭州時,疼愛她的父母第一時間要求爲她置業買房。

不過,因爲是外地戶口,也沒有社保,佳佳買不了住宅。

於是,退而求其次買了下沙寶龍城市廣場的小戶型,45㎡的平層,一共65萬,父母幫忙一次性付清了。

怎麼說,佳佳在杭州也算是有房一族了。

還記得剛來杭州那會兒,同學羣裏有人跳出來問佳佳,這是準備在杭州定居麼?

佳佳幽幽的回了句,我已經在杭州買房了。

誰知好事的同學還不死心,繼續追問道,那房貸的壓力肯定很大吧!

“是全款買的。”只回了這五個字,同學羣裏就鴉雀無聲了。

想看佳佳在大城市揹負房貸奔波不堪的笑話,炫耀自己在小城安逸生活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去年,這套小戶型交付。交房的第一天,佳佳就帶了提前約好的驗房師,氣場十足得前去收房。

在收房現場,佳佳腦海裏就像拼圖一般的把硬裝軟裝貼了上去。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她沉浸在裝修打理上,小到客廳角落裏的一盆大葉傘,也要好好的挑上一番。

但因爲工作地點在市區,無奈的佳佳只能把這套小戶型租掉,挑租客的時候也挑了兩個看上去幹淨得體的女孩子,

而2600元/月的租金,也基本和現在的房租打了個平手。

佳佳人生中的首本房產證,被她安置在衣櫃的一個小抽屜總,還套上了牛皮紙袋,剛拿到的那幾個月,她還會時不時拿出來摩挲一下。

按理說,房租都轉嫁了,佳佳怎麼算都不虧。但每半年一大筆房租支出時,總提醒着她不能再爲房東打工了。

近一年來,買房的念頭也閃現了無數次,但礙於社保沒有到期,連進售樓處的勇氣都沒有。

佳佳還有一方面的顧慮,父母已經給她65萬買房了,下一筆房款可不能再伸手問父母要了。

手頭的積蓄不過一二十萬,習慣住在主城區的佳佳,又不想買郊區。

唯一的辦法,就是賣掉手上那套小戶型,然後在朝暉大關這一帶置換老破小。

佳佳查過寶龍城市廣場的成交價,自己這套賣個80萬朝上不是問題,剛好可以做個首付。

雖然5月社保才滿兩年,但上個週末開始,佳佳已經在中介門店物色奔走了。

程傑

2

意外升級做爸爸,無奈買房在環杭

前兩天,程傑在朋友圈曬出了女兒週歲的寫真,在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下,程傑配文:

“寶貝生日快樂,爸爸今年會更加努力,讓你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

父母對孩子的希冀,大概率是自己現在所缺失的。就好像程傑,這兩年來,一直是憂慮不斷的。

和單身的佳佳不同買酒店式公寓不同,拖家帶口的程傑選擇了另一條路。

2017年初,程傑帶着女朋友,以及在大連賺到的第一桶金,轉戰來到杭州,他喜歡這座城市的生活態度,更喜歡這座城市的互聯網創新氛圍。

不到30歲的他,第一份在杭州的工作,就是濱江的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運營總監,月薪25k。

沒夠購房資格的程傑,租住在公司旁的龍禧boss港,3500元/月,算上水電物業,妥妥的戳破4000。

按照當時的政策,程傑只要再捱上1年,就能和女朋友買房結婚。

誰知道,這個想法在他腦海中才翻騰了兩天,杭州限購就進一步升級,需要兩年社保纔可有購房資格。

“等唄,當時想正好多攢點錢買個地段好點的大房子。”

但計劃跟不上變化,2017年8月的那個早晨,驗孕棒上的兩條槓,讓程傑肩上的擔子一下子重了起來。

女朋友的父母要求他們馬上結婚,還得在杭州備上婚房。

這可怎麼辦呢?杭州是有錢也買不了住宅。

重壓力下,早已不是網癮少年的他,開始迷上了手遊,我看着他往遊戲裏充大把的錢,一個勁的上分,做遊戲裏的MVP。因爲回到現實,他又重新被夢想和責任所包圍。

在這種半夢半醒的狀態下,程傑不知道從哪裏聽來小道消息,說是餘杭那裏有中介可以代理落戶,突破限購。

一激動之下,像是見到了黎明的曙光,捧着錢就去了。

結果可想而知,錢打了水漂,程傑也是敗興而歸。

好在關鍵時候,有朋友點醒了他,爲什麼不去看看環杭樓盤呢。

可是環杭那麼大,究竟是柯橋、安吉、德清,還是諸暨海寧呢?程傑還沒來得及理順頭緒,就半醒半懵的被中介拖到了海寧。

從當時售樓處現場的地圖看,這裏和杭州只隔了一塊高爾夫球場,就好像是一體的。

而且一面是江,一面是果嶺,景觀也相當不錯,當即程傑就心動了。

不過,已經開盤了好一段時間,連89㎡的小戶型都沒有了,無奈之下,程傑選了一套115㎡的三房二衛,總價170萬。

不管是好是壞,至少買房這個結果是有了,程傑的內心也稍顯踏實。

兩年社保就在這個月要滿了,程傑的房子今年也要交付了。

購房資格有了,手上的現金卻已經在兩年前交了首付,這兩年的積蓄大部分也花在了月供和房租上,連一輛代步車都沒買。

而接下來,到底是賣掉海寧房子置換,還是安心裝修自住,程傑一家也很糾結。

有了孩子畢竟怕折騰,更重要的是,在濱江上班的自己,要去連地鐵都沒有的大學城北,也太遠了!

每每想起這個,程傑又回暗戳戳的開始假象,要是早點有購房資格,搖個江灣城就完美了!

程傑告訴我,大概率上,還是會先自住幾年,之後買不買房,就押在自己的工作發展上了。

陸放

3

大齡單身備婚房,至今首付銀行躺

和佳佳和程傑一樣,陸放也是被限購攔下的人。

但不同的是,陸放既沒有買酒店式公寓,也沒有買環杭,手上的70萬首付,安安耽耽的躺在理財賬戶上。

陸放是一個隱忍的人,所以這筆錢既沒有放到p2p爆雷,也沒有在股市裏轉一轉,單車變摩托。

他承受不起風險,也從不輕易下賭注。

就和他每天早上固定在同一家早餐店,一成不變的吃着拌麪+餛飩,一樣的保守。

作爲大齡單身男青年,買房在陸放眼中更好像是一個“政治任務”。在家中老人的思想裏,先買房才能找得到女朋友,然後穩定的娶妻生子。

陸放倒是反駁過,難過我就這麼一無是處,非要揣上房本纔有姑娘瞧得上我麼?

但父母不爲所動,拿出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只求兒子感覺買房。好像一買房,第二天就能抱上孫子似的。

無奈的陸放,好歹也是遵從了父母命。

只是,這兩年杭州的樓市膨脹的厲害,從託關係到萬人搖,心儀的樓盤,哦不,是預算內的樓盤一個個清盤。

雖然,沒有親身跑過幾個售樓處,但新聞倒是都關注的緊。

陸放翻過各個公衆號“200萬買得到的住宅”,本來符合要求的就不多,沒等到他有購房資格,2月底3月初就噼裏啪啦開了一大堆。

時間上的錯過,概率上的爭不過,陸放差不多已經繳械投降了,至少是在當下。

銀行利率現在太高,等等或許還能有折扣。而且不是說會有康波週期麼?反正買不起,索性再等等,可能熊市撿波漏呢?”

陸放這套有條有理的說辭,是對父母一本正經不買房的解釋,更是內心深處的自我安慰。

結束語

近兩年,杭州一躍成爲全國範圍內的“網紅”城市,像一塊磁石般的吸引着各地的年輕人。

像佳佳、程傑、陸放這樣的年輕人,如潮水般的涌向了這座城市。

如果沒有限購,他們或許都買到了不錯的房子,速度快的或許已經交付入住。

只不過,生活從來不會把穩贏的結局,直接擺在你面前。

佳佳的小戶型雖然略有漲幅,但遠不能和住宅的漲幅相比。以至於到了今天,她只能置換一套老破小。

而程傑買的海寧,現在周邊新盤的房價在2萬上下盤桓,而且戶型更好,89㎡就能做到三房兩衛,總價也只要170萬上下。

至於陸放的理財收益,根本是無法跑贏房價上漲的速度。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欣賞他們的努力!

列車還將一直向前,衷心祝福像他們一樣,在這座城市努力生活的年輕人,都早日實現居家的夢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