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A股上演了一出氣勢如虹的逼空大戰,大部分基本面並不好甚至業績爆雷負面纏身的個股卻漲勢驚人。比如東方金鈺,華映科技。在這種行情下,側重於白馬權重投資的公募基金卻有點踏空了。然而,隨着公募基金的發行提速,行情可能在悄悄的發生轉變。

這輪A股小牛行情,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遊資主導,公募看戲。而公募在看戲的同時,卻錯過了很多機會,關於公募踏空A股的討論也是不絕於耳。

不過,近期的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終於有所轉變,不光是規模還是新基金“提前募集結束”,都顯示出公募基金正在積極佈局。

公募終於動作了,這會改變目前遊資主導的行情麼?而公募基金一向偏愛藍籌白馬,公募基金的介入,可能將改變A股目前的投資風格。

其實,不管是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的那兩份看空研報,還是監管層近期的舉動,都有打壓瘋牛的傾向。而慢牛,纔是監管部門真正想看到的。此時,A股重回3000點以下,瘋牛回頭。或許,也是公募基金開始佈局的機會。

公募基金開始入場,慢牛真的要來了麼?

//

公募基金被完美逼空

//

開年以來的前兩個月,滬指大漲17.43%,深指大漲24.07%。2018年的套牢盤有似乎迎來了曙光,運氣好的甚至已實現盈利。

每當行情轉暖,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的表現都會成爲市場熱點,有沒有賺到錢,跑沒跑贏市場都會成爲被熱議的話題。而公募基金作爲資本市場最大的參與者之一,對於剛剛到來的2019,似乎還沒從2018年黑天鵝不斷的A股中緩過神來。

截至今年1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合計達到13.78萬億元。偏股基金份額規模在1月份卻不增反減。

2月以來,A股迎來大漲行情。截至3月12日,滬指累計上漲18.41%,深成指累計上漲31.58%。經測算,一個月約有1000億元左右資金選擇贖回,這也意味着這1000億未能享受到2月以後A股進一步大漲帶來的收益。

而年後的這波行情,從個股漲幅分化可以看出,一大部分基本面並不好看,甚至業績爆雷負面纏身的個股卻漲勢驚人。而公募基金偏愛的一些藍籌白馬的表現卻遠遠被他們甩在身後。

目前公募基金重倉的,仍然是中國平安、萬科A和恆瑞醫藥等白馬股。在這波行情中,白馬股漲幅落後於題材股,因而公募基金受行情提振並不明顯。

截至3月11日,2368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爲15.62%,有多達1647只基金收益不足20%,即70%的偏股基金沒有跑贏上證指數的漲幅。即使在滬深指數的漲幅已超過20%的基礎上,仍有33只基金爲負收益。其中,九泰天寶A 今年以來的收益爲-3.42%,排名倒數第一;中郵景泰A和諾德新享收益分別爲-2.36%、-2.07%,排名倒數第二、第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數據是,140只基金的收益都不足1%,382只基金收益不足5%。

與之相比,爆雷垃圾股卻大放異彩。比如大股東資金鍊斷裂、預虧9-11億元的東方金鈺,經歷了10個交易日股價暴漲超過七成。預計2018年虧損37-55億元的華映科技,開年以來兩個月上漲了90%;至少預虧17億元的安信信託,開年以來前兩個月上漲了80%。就連曾經把豬都餓死,因而預虧30億元的雛鷹農牧,開年以來前兩個月都上漲了60%。再如華業資本、盛運環保和商贏環球等,都是業績預虧的大戶,這一輪都漲幅喜人。

Wind顯示,截至3月5日,業績爆雷板塊漲幅已達36.83%。而彼時的“二八行情”,頭部大藍籌、大白馬接連上漲,中小創幾乎連湯都喝不上。沒有業績的公司不是牛,是風口上的豬。公募基金在與遊資的這波博弈中,行動遲緩,說是“踏空“一點不爲過。

//

春季躁動,前海開源成最大贏家

//

但在這波春季躁動行情中,前海開源基金卻成了最大贏家。數據顯示,從去年底就一直大喊加倉前海開源基金,刷屏了今年以來偏股、混合基金收益率排行榜。

目前業績超過 40%的基金中,前海開源旗下基金達到 10 只,佔比超過 6 成。此外,銀華、國泰、博時、金鷹、財通旗下也各有主動偏股基金收益率超 40%,大幅跑贏了大盤指數。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綜合整理

而隨時行情的火熱,公募基金也開始積極發行新基金。Wind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總共新成立了14只偏股基金,合計募集159.6億元。其中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的就有5只,合計吸金 130億元。

而從單隻基金成立規模看,3月份偏股基金的平均募集規模已達到11.4億元,打破10億元大關,平均募集規模創下2018年11月份以來近5個月的高點。

據瞭解,2019年至今,市場已經新成立了42只主動偏股型基金,吸金171億元。

而今年以來漲幅最多的一支偏股型基金是銀華內需精選,在3月12日該基金淨值也達到了開年的最高點1.8070,今年以來收益率已經超過 50%。從銀華內需精選2018年四季度的持倉看,該只基金四季報持股倉位爲 83.8%,前十大持倉股佔淨值比例爲57.32%,其中就有四支農業股:聖農發展(開年前倆月漲幅:52.37%),益生股份(117.29%),民和股份(88.95%),仙壇股份(57.84%)。佈局農業板塊搶眼的表現,成爲該基金今年收益最大的來源。

相比於提早佈局已實現盈利的偏股型基金來說,近期的募集數據也在悄悄發生轉變。“同樣是發行新基金,如果在去年年底,可能大家的目標是保成立,而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這種擔憂,5億元乃至10億元的募集規模都可以憧憬。”某基金人士表示。

3月13日,南方智誠混合基金髮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該只基金在19個認購天數中募集37.9億元,平均單日吸金2個億,認購戶數也達到了5.43萬戶,成爲今年以來新設基金中規模最大的偏股基金。

與此同時,富國生物醫藥科技混合也發佈基金成立公告,該基金以2.64萬認購戶數募集21.13億元,也成爲今年以來僅次於南方智誠混合募集規模的主動偏股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與2018年下半年權益類基金慘淡行情相比,權益類基金又再度出現提前結束募集的現象。華夏科技成長、富國消費升級、金信消費升級、海富通研究精選、農銀穩進多因子等10餘隻權益類基金陸續發佈提前結束募集公告。

根據最新公募基金的持倉來看,公募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是銀行、家電和房地產,配置倉位分別爲6.05%、4.89%和4.68%;但類似歐菲光、三安光電、中興通訊等各領域優質稀缺標的,仍然是主動偏股基金的最愛。

而今年開年以來的這波行情,可以說是“遊資”主導的,其偏好沒有基本面的 “績差股”。若公募發行提速,可能會重新奪回定價權,白馬藍籌可能佔優,而市場風格切換的可能性也將大幅增加。公募基金新發行規模持續回暖表明居民風險偏好持續回升。

//

歷史上的被逼空

//

環球老虎財經整理了公募基金被逼空的幾次歷史。而每次面對逼空行情,倉位是加還是不加,行業配置調還是不調,也成了公募基金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綜合整理

2010年10月10日,資源股發力,有色、煤炭板塊領漲。2010年9月30日、10月8日、10月11日三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的漲幅分別達到了7.52%、8.98%和10.61%,而166只納入統計口徑的標準股票型基金的淨值只上漲了3.72%。而在10月8日在指數大漲的背景下,公募基金面臨倉位不足和重倉股與市場熱點嚴重脫節這雙重壓力,甚至下跌了0.11%。

2015年牛市前夕。2014年11月15日,由於,藍籌股在公募基金的倉位並不多,金融、地產板塊的快速崛起讓公募基金不知所措。2014年11月10日以來至12月2日,上證綜指從2436.63點一路上漲到2777.74點,區間漲幅達到13.99%。同一區間內,全市場主動股票基金的淨值增長率平均僅爲7.26%。

在藍籌股行情下,主動股票型基金跑輸指數型基金,說明目前公募基金對金融板塊調倉幅度有限。而當時這波行情被基金經理認定爲是由遊資主導,並對此保持謹慎態度。

當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牛市來臨時,牛市悄然啓動。後來,便是2015年上半年瘋狂的牛市行情,在此輪行情中,得益於併購重組的利好政策,傳媒板塊更是大放異彩,漲幅接近翻倍。在2015年,公募基金超配計算機,醫藥,國防軍工等行業。自2015年年中開始,公募基金持倉重新回到增配大盤藍籌的軌道上,這一趨勢目前仍在延續。

而最近一次公募基金被逼空則是在2017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當時創業板指數觸及2015年股災以來最低點1641,而偏愛成長股的公募基金卻在此前對創業板大幅減倉。創業板倉位由2015年接近30%降到2017年2季度的14.83%。

然而就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創業板一改此前連續下跌的頹勢,一路緩步上漲至1821點,漲幅達11%。面對創業板的如此連續上漲,公募基金似乎是被“逼空”了。在這期間滬指漲幅2.52%。而在之後的一個月,鋼鐵(8.35%)、計算機(8.32%)和非銀金融(7.02%)則開啓領漲模式。

相關文章